![大闹星空:读西游 识星座](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92/53286792/b_53286792.jpg)
恒星的命名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仅有极少数恒星拥有自己的名字,托勒密以恒星在星座图像中的位置来描述它们。中世纪的伊斯兰学者拉赫曼·苏菲在《恒星之书》中列出了部分恒星在阿拉伯星座中的代表事物,或将托勒密的位置描述翻译为阿拉伯语,后来这些阿拉伯语称谓被广泛采用,成为一些恒星的专用名,比如织女星Vega是阿拉伯语“坠落之鹰”的意思。
德国业余天文学家约翰·拜尔在1603年出版的星图中,使用希腊字母为星座内的恒星编号,比如狮子座α、猎户座β等,通常情况下编号顺序符合星座内恒星亮度的排序,比如α星是本星座内最亮的恒星,β星次之,γ星再次,但不符合的情况也很多,比如猎户座β比猎户座α更亮。拜尔命名法获得了广泛使用,是今天天文爱好者最熟悉的恒星称谓。本书后面的内容及“西游天宫”部分都会使用此种方法来称呼或标注恒星。
中国古代拥有专名的恒星也不多,它们要么是单一恒星构成的星座,星座名即为恒星名,比如:天狼、大角、北落师门等。要么是一些极重要星座中的恒星,比如北斗七星分别称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对于大多数恒星,古人以星座中的位置称呼它们,比如东星、西北星、南第二星等。有些星座中最亮的星会被称为大星,比如勾陈大星,是指北极星,因为它是勾陈星座6颗星中最亮的。
明末《崇祯历书》首次采用一、二、三、四等数字给星座中的恒星连续编号,清代延续了这一做法,比如狮子座α中国名称叫“轩辕十四”,本意是轩辕星座第十四颗星,猎户座β为“参宿七”即参宿第七颗星。还有一些星的数字序号前有一个“增”字,代表它们是早期星座体系中没有,为明清两代新增补的恒星,比如辇道增七,是辇道星座增补的第七颗星。恒星的中国星名我们在后面的文章和星图中也会用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EDD3D/317513372076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xzls17-1.jpg?sign=1739538941-yKCvGp7dxVVtFqjkbIIzLSCX9OSkxDHZ-0-44645f43ff1323175f5594ab678c2e80)
★ 1515年的丢勒星图使用阿拉伯数字给星座中的每一颗恒星编号,可以看到图中北斗七星的编号从斗口开始依次是16、17、19、18、25、26、27。这一做法源于《恒星之书》,但在欧洲并没有被普遍使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EDD3D/317513372076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6.jpg?sign=1739538941-EB9hFiOiDgJG7KhDSb6IZGd5ZwlxRzEO-0-b12a957dbf00ea1e62acdb331d401a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