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均衡(经济学名著译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货币收入和货币存量

第一节

为了完全清晰地描述我们的观点,需要对上一章所讨论的内容进行补充。当我们考虑经济运行过程时,不管我们是否继续进行因果关系的研究,我猜想多数人头脑中会出现有些类似下面情形的图景:每年的实际收入构成一系列的产出;形成的这些产出,或者用于人们的消费,或者因人们的使用而损耗,而后不久就消失了,或者,更严格地说,丧失了作为经济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每年的货币收入不是一系列不同的物体;除了时不时地增加一部分和提取一部分外,它们表现为一系列相同的物体,即货币存量,它们反复地构成每年的货币收入。可以说,我现在建立了两个舞台。一个舞台上不同的人们构成的无尽队列不停地经过;而另一个舞台上的人们,人数时不时地变化,但是大部分成员都来自一个单独的小组,队伍穿过舞台,离开,然后又登台。一个舞台上许多人被相继接替;而另一个舞台上,同样的一群人在“循环”。每一英镑总有一天会变成收入,如同我指出的那样,有时取出,有时新的英镑进入,以后再作为收入,如此进行以至无穷。

第二节

如果货币仅由金属硬币和纸币构成,它们仅存在外观方面的差别,例如,每个标注不同的数字,那么这个图景完全准确地反映了这个事实。货币流通应当如同汽车的流通一样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每个汽车部件都有完整准确的历史,原则上完全能够被弄清楚。我们能够从一般常识中学习到这些历史的某些事实。因此,一枚硬币,一旦作为收入出现后,直到过了一段时间后,才会再出现。这枚硬币不可能马上重新出现,因为作为收入收到的这枚硬币,如果不经过一段时间就离开收入,那么这意味着从来没收到过这枚硬币。理论上,人们认为现在的每枚硬币相继作为收入出现的间隔应该相同。但是,事实上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每枚硬币作为收入收到和支出的时间间隔肯定不同,同样,它们用作支出和作为收入出现的时间间隔也不同。首先,一些硬币在同一天进入积累,经过不同时期后,开始使用。现在,考虑下面这种情况:有许多人,每个人赚取的收入都没有立即使用,他们的年收入为365英镑,通过有规律地使用这些收入,安排支出,在最后一笔钱恰好用完时,下一笔钱才到。如果其中某个人的工资收入按周发放,那么,平均起来,作为收入,他攒的那些钱3.5天后才开始使用。相比之下,如果另一个人按季度发放工资,那么,平均起来,在收到收入后,他必须在1.5个月后开始使用。其次,当每个人都使用货币时,货币开始了一个旅程,最后它将再次变成收入,除非在结束旅程前,退出循环。部分货币直接用来购买服务,从而同时也就到达了旅程的终点;其他的货币在旅程中做了其他工作,比如说,购买了一处房产、一些证券、商店中出售的物品或者工厂未来后续阶段使用的原材料。因此,使用过的所有货币,作为收入再次出现的时间间隔,有的很短,有的稍长一些,有的更长。

第三节

正如我指出的那样,虽然凭常识我们就能够得到这种定性的分析结果,但是通过分析不同货币外观方面的差别,使用统计方法能得到更深入的结果。每枚英镑,不管什么时候作为收入出现,都会进行清点,其号码也会被记录;如果这种记录进行很多年,那么我们相信肯定能识别出那些旅程非常短的英镑。在结束调查后,很容易查清现有的货币中有多少英镑没有作为收入出现过(这类似永久地把汽车藏起来,逃避车船税),有多少出现过一次,有多少出现过二次,等等。不存在出现无限次的英镑。如果愿意,我们可以把从未出现过的英镑称为囤积的闲置货币,把其他的英镑称为活跃货币,或者处于收入—支出流通过程的货币。我们能够从记录表中得知有多少货币为活跃货币,而一旦我们知道货币的总数,我们当然就能推断出有多少闲置货币。我们还能够从记录表中得到每年各枚货币流通的频率,例如,假设某枚英镑在一个为期五年的观察期内出现一次,那么每年出现一次的频率为1/5。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进一步从记录表中得到每枚货币的完整流通过程,得到作为收入出现的时间间隔。

第四节

前面的整个讨论都是在货币由外观不同的英镑组成这个假设基础上进行的。实际上,现代国家的货币主要由银行账户中的贷方余额和透支项目构成。因此,货币不是由任何字面意义上的可流通的物理单位组成的。当A给B开一张1,000英镑的支票支付服务费用,而随后B开一张同样的支票给C时,确实,在两次交易中,交易的货币量相同;但是,谈论交易了相同的货币是没有意义的。显然,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进行第三节描述的统计分类。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以银行货币为主导所产生的影响是否不止于此呢?这使得货币流通的观点没有意义了吗?显然,这意味着就多数货币来说,流通不再是一个物理事实。这是一个什么意义上的事实呢?

第五节

可能有人提议,虽然某个具体的银行货币单位,现在作为某个人的收入出现,它与作为另一个人收入出现的某个货币单位外观不同,但是,二者出现的原因相同。的确,把它们联系到一起的,不是物质结构,而是根本的原因。如果我们接受这种观点,我们就会把每笔不同的银行存款用银行持有的不同纸币表示,并且在各个账户之间转移。这样,把银行货币看作不同的实物单位,事实上,硬币和纸币也进行了同样的划分。然而,这是一种非常不靠谱的方法。例如,如果C的收入一部分来自A,一部分来自B,那么,在C支付给D的货币中,需要估计从这两个来源中分别有多少?想必我们不得不这样说,在C支付给D的货币中来自货币A和来自货币B的比例相同。但是,这是一种随意的说法,没有经过事实验证。因此,原因相同这种说法对我们来说没有用处。

第六节

再者,这也可能意味着,尽管银行货币自身不会进入流通过程,但是通过指令,可以使其从一个人转手到另一个人,因此,从某人的收入,通过支出,再次转化为另一个人的收入。这个移交过程是通过支票这个工具实现的。通常,一旦对货币总额下达指令,这个指令不是对这枚货币或那枚货币的指令,而是针对货币数量的指令。这与表示某个人行李的行李寄存票不同,而与表示某个数量的肉或糖的定量供应卡类似,不是一些限定具体座位的戏票,而是一些没有限定座位的火车票。在这些情况下,显然不可能对第三节给出的各种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尽管如此,也能够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流通的银行货币。此外,对任何国家、任意某个时期来说,如果我们知道该期的平均总货币收入,并且也知道该期的平均货币存量,即银行货币加上银行以外的通货,那么,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以轻松算出这个存量在该期间的年平均收入速度——该速度用该年的平均货币收入除以平均货币存量来计算。另外,我们也可以把货币存量定义为收入循环的平均期限占一年的比例,即每年的平均货币存量除以平均货币收入。当然,它是年平均收入流通速度的倒数。粗略计算一下1938年英国的货币收入速度为1.71——用大众持有的发行在外的纸币加上通货以及伦敦清算银行活期存款除以估计得到的国民收入。1946年,通过控制、管制和宣传来抑制支出,相应的数字变为1.36。计算这些数值使用的数据参见1935—1946年《统计摘要》。

第七节

初步看来,这个纯粹的算术关系完全没有意义(对分析只有极少的帮助),我们肯定会问是否能够考虑一些更有用的方法控制货币流通过程。有一种方法值得考虑。一旦银行货币由外观不同的货币构成,那么我们就可能发现在给定的期限内某些货币从来没有在我们所谓的收入—支出循环中出现过,也从来没有作为收入出现过,而其他货币则总待在循环中。我们可能认为这些停留在循环中的货币的收入速度大约为常数,这个常数是由不同阶层的人们收入支付的间隔长短、商业习惯等这样一些事情决定的。流通中的货币量随流通过程以外已发行的货币而增长,或者随新产生的货币进入流通过程而增长。同理,在货币收入减少时,这可以通过减少流通过程中的货币来实现——不管是通过持续减少流通过程中的货币,还是通过偿还银行债务的方法,都可以使货币量达到现在的数量。由于事实上货币并不是由外观不同的通货组成,所以这种方法——正如我刚才描述的那样——在现实中并不可行。然而,是否有可能某个时期总货币存量的一部分与货币收入有关,而其余与货币收入无关?这是隐含在一些学者尝试把货币存量分为活跃存量和非活跃存量思想后面的基本观点。只有活跃存量是重要的,这意味着它们数量的变化将反映到货币收入的变化中;另一方面,非活跃存量(有时称为储蓄)的数量可能随意变化,而货币收入水平保持不变。现在,如果把两类货币存量中的货币数量用相反符号表示,例如,活期账户中的所有余额都是活跃存量,存款通知中的所有余额都是非活跃存量,那么我们应该对我们的看法确信无疑。但是,事实上,得不到相反的符号。当被问到有多少在上述意义上相关的货币存量时,答案无法通过统计检验,事实上,它只是一种猜测。

第八节

然而,即使如此,在货币外观有差别的世界中区分重要货币和非重要货币,最终可能也会被证明是有用的——这种差别就在于处于还是不处于收入—支出流通过程。因为尽管我们只能十分模糊地猜测任意时刻重要(活跃)货币的存量规模,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能够确定重要(活跃)货币的存量增长到某个确定的数量附近,不管是以非重要(非活跃)货币存量减少的方式还是通过产生新货币的方式;或者相反。虽然我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使用这个概念设法阐明收入波动问题,但到目前为止结果还不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