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情绪我做主
1.人生必修课——情绪管理
为什么情绪管理是人生必修课?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可以不吃,不喜欢的地方可以不去,不喜欢一个人可以永远不见他,但情绪却是如影随形,伴随我们的一生的,它左右我们所有的喜怒哀乐。既然逃避不了,不如好好和它做朋友。所以,情绪管理是一堂人生必修课。
情绪不一定都指坏的,高兴是情绪,兴奋是情绪,痛苦悲伤也是情绪。我们现在讨论的是那些可能不够积极正向的情绪,对我们自身的平静和生活形成干扰的情绪。
那情绪从哪里来呢?
细细观察,你会发现,情绪的产生无外乎这几个方面:
·我所期待的东西没有得到,于是沮丧、失落、自怜;
·我得到了,我又失去了,于是或痛苦、懊悔或抑郁;
·我所期待的事没有以我认为的方式出现,于是抱怨、责怪、挑剔;
·我不知道我期待的是什么,于是茫然、焦虑、不安。现在很多人会得一种病,我更想说这是一种症状,叫作“空心症”。比如很多人以考上名牌院校为人生目标,但是真的考上了,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期待什么,于是就会产生茫然、焦虑、不安的情绪。
在这四句话当中,大家有没有发现同一个字是什么?就是我。
所有情绪的发生离不开一个“我”。我要得到,我不要失去。我要快乐,我不要痛苦。我希望获得赞美,我不想面对指责。我希望有所成就,我不希望默默无闻……一切都是“我”。我们那么想赢,我们那么怕输,我们天天盘算自己的得失利损,在围绕着“我”这样的一种状态下,人怎么可能没有情绪呢?
人都有固有的情绪表达模式。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外指。就是因为他(她),因为家人、同事不符合我的期待,我才有情绪,所以,这都是别人的错!是的,我们习惯了这样的情绪表达方式。于是一个人赞美我、认同我,我就开心。如果他指责我,不合我意愿,我就生气。我们从来不曾看一看自己的内在发生了什么,是自己内在产生了什么期待与外在不相符,才造成了情绪?
2.自我情绪管理,是情商管理的基础
大部分人对于情商高的了解就是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其实,一般来说,情商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方面,情商的基础是自我情绪管理;第二方面,与他人的互动能力与支持能力;第三方面,逆境管理,也就是当你遇到困境、产生压力的时候,你的抗压能力和调整能力有多快。
我们每个人都想提高情商,但是很多人对于情商基础——自我情绪管理却无能为力。
当一个人情绪爆表的时候,他的智商可以说为0。那些杀人犯杀人之后接受采访,都痛哭流涕地说:“我对不起我爸,对不起我妈,对不起我老婆,对不起我孩子……”但是在行凶的那一刻,他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吗?他知道。他为什么还会动手?原因就是情绪已经打败了他的理智。当自我情绪管理能够控制在一个有效范畴内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很少冲动,而是很容易进入“客观、中立”的理性思维状态,同时智慧会不断增长。所以自我情绪管理非常重要。
3.情绪的本质是能量
科学已经验证了宇宙中有三种形态的存在:
·可感知,可见的,叫作“物质”。
·可感知,但不可见的,叫作“能量”。
·不可感知,同时不可见的,但是真的存在的,叫作“信息”。
比如说无线电,我们打电话,你看不到信号怎么传递,把手放中间也感知不到,但是它确实存在。因为信息的振动频率超越了我们能感知的范围。当振动频率降低一些,我们就可以感觉到了,这被称为能量。当振动频率更低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了,这就是物质呈现。
情绪在哪个层面呢?我们经常有这种感觉,心跳加快,血脉偾张,但是肉眼不可见,“可感知,但看不到”,这是情绪的本质——能量。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能量层面问题的临床实践科学。
既然情绪本质是能量,那么有一个词就很重要——“能量守恒”。能量是需要守恒的。怎么解释呢?当你有情绪产生的时候,只要你不调整它,它就会有两个取向,向外或者向内。这个能量向外攻击就是暴力,包括语言和肢体上的。向内攻击,就会导致抑郁症。抑郁症现在特别高发。你的情绪不能守恒时,或者像江河一样,泛滥决堤,或者就像堰塞湖一样,死水一潭。
我们要不时地用四象限能量状态检视法检查自己的情绪能量在什么状态,然后再说到调整的方式。能量状态检视图有两个指标、四个象限,一个指标是从正向到负向,另一个指标是从低能量到高能量。
正向高能量:有活力、精力充沛、兴奋、热情、全神贯注、直面挑战、自我提升、提升他人等等。
正向低能量:安静、冷静、平静、宁静、放松、焕然一新、和谐、享受当下、充分休息、内外合一等等。
负面高能量:愤怒、怀疑、沮丧、担忧、急躁、压力、负面的挑战,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问题,等等。
负面低能量:怨恨、后悔、内疚、嫉妒、自卑、绝望、挫败、羞耻、尴尬、责怪等等。
能量状态检视图
哪种情绪状态是最好的情绪状态?有人可能会说,正向高能量特别好!既热情,又精力充沛。但是心理学上不认为这样的情绪状态叫作好的情绪状态。因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一个很“嗨”的值,必然有一个低落的值。在人群中属于兴奋型或者“热场型”的人,他们私下里多半不是这样的。比如很多喜剧和相声演员,回到家里面都不怎么说话。因为情绪能量自动处于守恒的状态,他们在舞台上已经“说够”了。心理学中认为“稳定”是一种好的情绪状态。所以正向低能量中有一个“静”字,静生定,而定生慧。静才是最好的情绪状态。
我一直提倡“睡前一个小时远离手机”,远离和外在事物的连接,回到自己的内在,静静地坐在那里,或听一段音乐,或进行一段冥想。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好的自我调节情绪能量的方法。
4.几种常见情绪调整方法
焦虑
焦虑是所有情绪类型中最轻的一种,但最为常见。它不像愤怒、伤心、嫉妒,让人非常抓狂,难以忍耐。但如果从现在开始,你什么都不要做,就坐着,不许看手机,不许聊天,把眼睛闭上,五分钟之后焦虑就产生了。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就是这样的。当你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头脑中的念头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即使很认真地在上课、在读书,也绝对会在某个刹那有一个念头:“待会我参加聚会时穿什么衣服比较好?”上班的时候,会想:“我回家之后要干点什么?”聚会的时候,也会想:“我有报告还没有写完。”上班路上可能还在想:“我周六、周日要不要去郊游?”
大脑就是这样,它要不然把你带到过去,让你产生后悔、遗憾、不舍得、不甘心、自责、愧疚等情绪;要不然就把你带到未来,因为未来还没有发生,所以它带有强烈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会激发一个人的不安全感,于是你的焦虑会迅速产生。
焦虑有什么改善方法呢?
第一,书写。主动把焦虑的事情写下来。写下坏处和好处,记得写的好处要比坏处多。
大家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就是用笔去书写。书写的原因是什么?用笔写出来是我们从潜意识到显意识的一个整理过程。潜意识中是没有逻辑的,它只是储存一些感受,是碎片化的。当开始动笔的时候,它就被调动到显意识层面了,就变成了有逻辑的和规范的,因此,书写对于焦虑这种情绪会有非常好的缓解作用。
我们对未来所有的思考,几乎都是建立在恐惧的基础上的。比如我们在联系另一半的时候,突然找不到他了,有多少人第一时间会想:我的另一半可能是中彩票领奖去了?一般不会,基本上都是在想他在干什么?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我们会很容易想到事情不好的一面。让我们把焦虑写出来,把好处写得比坏处多一点,潜意识中检索出来的就不再是负面的信息了。
第二,学会和潜意识对话。
我们先要了解一个定律,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即“我们越担忧的事情越会发生”。原因是什么?我们的潜意识是听不懂“no”的。譬如,“我不要生病”,结果你很快就生病了。“我不要失去”,结果你很快就会失去。潜意识只能听到最后的词“生病”“失去”,而潜意识的最大的本领就是全力以赴满足你的需要。
知道这个定律之后,你要记得当下的生活无论如何呈现,也不要抱怨任何人,不然潜意识就会根据“你的意愿”使生活呈现出你不想要的结果了。
如果你想要让你的生活越变越好,就要学会正面与潜意识对话。不说“我不要生病”,而是说“我要健康”。不说“我不要失败”,而说“我要成功”。掌握这个技巧之后,你就会发现,好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你的生命里。
愤怒
人为什么会愤怒呢?因为我们所期待的事情没有按照意愿发生或发生的与我们认为的严重不符。
遇到愤怒这种事别忍。你忍的结果是什么?情绪的本质是能量,能量如果总在一个压抑的高压锅里反复烹制,不给其一个减压阀,绝对有一件事会让你“爆”掉。
愤怒其实是一种极端情绪的表现,一般人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我就是这个样子,你们爱怎样就怎样,我脾气暴,我直接,我发完火就没事了”,这种方式会让别人很难受。第二种是,在公司所有的事都忍着,但是回家后跟家人发脾气。用第二种方式的人会让自己和家人难受。而且这些人长期没有其他疏通方法,很容易得抑郁症,要么就是身体产生器质性病变,比如得恶性肿瘤等。所以,如果这一刻你发现你是在憋着,赶紧发泄出去,因为所有的情绪积压对身体都是巨大的损害。忍不是办法,我们要学会化解。
那如何化解愤怒呢?可以通过改变思维角度或者是调整行为来达到。
第一,觉察。
“愤怒”具有即时性,可能短时间内就会爆发,而很多人一发完脾气就开始后悔自己说错了话,做事过于激动,等等。如果能在事先保有觉察,问题就会比较简单。我们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的身体、情绪的变化,时刻保持敏感和冷静。
第二,远离人或者环境。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的愤怒已经要喷薄而出,记得选择迅速离开刺激你的人或环境。如果不能长时间或彻底离开,可以说“不好意思,我去接个电话”,然后迅速离开。
第三,愤怒快速止息法。
眼球按压法。当愤怒上来的时候,心跳速度会非常快,机体已经做好“战斗”准备,人会感觉体内有一股无名火往上涌。所以暂时离开人或社会环境后,你要到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将食指和中指落在眉骨下方的位置,向里按压,每隔三秒钟抬一次,持续7到21次,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愤怒情绪在逐渐减轻。从技术层面分析,愤怒时的脑部血液流动速度很快,而眼睛后面是动脉血管,我们可以尝试用降低眼压的方式降低血压,平复愤怒。
颜色观察法。如果你暂时无处可去,可以尝试“颜色观察法”。
第一步,闭上眼睛做三次深呼吸,慢慢去感受愤怒正处在你身体的什么位置,一般情况下,很多人描述是在胸口的位置。
第二步,“观察”愤怒所在位置的颜色、大小、温度。通常人会觉得自己的愤怒是红色或者黑色的,是很热的,有的人觉得它有足球或篮球那么大。
第三步,尝试改变它,可以选择先改变大小,也可以选择先改变颜色。从你最为敏感的一项开始。比如颜色是红色,你就想象红色慢慢变成粉色,接着变成灰色,然后变成白色。比如你觉得愤怒的大小如篮球时,你可以想象它从篮球变为足球,再变成网球、乒乓球,而此时,你脑海里的温度也会明显下降。
第四步,可以再想象这个白色的乒乓球是一个透明的玻璃球,你用右手按住愤怒位置,并把它从身体里“拿”出来,抛向空中,它将化成任何你喜欢的“和平、美好的小生命”飞走,比如蝴蝶、鸽子等。
这四步完成之后,愤怒基本就会消失了。
第四,事后整理收获。
一时的疏解并不等于真正的化解,你需要在问题解决之后,及时复盘总结。你可以拿出一张纸写下事件始末,也可以准备一些弹球或小玩具,用力扔出去,直到自己平静一点时,再做客观的反思和整理,发现自己需要调整的部分,再深度思考改善方法,以便以后平和处理问题。
以上都是正向积极面对愤怒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攀比与嫉妒
嫉妒是如何产生的?嫉妒来自别人拥有了我们想有而没有的东西。
什么样的人容易嫉妒呢?小时候经常被比较的孩子长大容易嫉妒。嫉妒源于攀比,而攀比心理的形成要追溯到我们的原生家庭。很多从小就被迫和邻居、周围的同学比较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攀比心理。因为他们在被批评的环境中长大,容易形成评判别人的思维方式。如果自己比别人优秀,就会扬扬得意,反之就会嫉妒。
一般来说,正常人在比较过程中都有三种心理状态:
·比我们好特别多的人我们会羡慕,比如马云、李嘉诚,或者某位明星,或者某位王妃。
·比我们差得多的人我们会表示不屑:哼,这个人很差,没有教养,收入低,穿得不干净,等等。
·和我们差不多的人我们才会嫉妒。凭什么是她,凭什么不是我?这其实是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任何好处的一种情绪状态。
那如何克服攀比与嫉妒呢?
首先,用欣赏替代攀比。
女生A告诉我,她最近非常不舒服,因为发现自己和女生B同时出现在一个场合时,男生总是更关注女生B。所有人都喜欢和女生B聊天,她觉得自己并不差,但只要和对方一起出现,就会受到冷遇,所以又愤怒又嫉妒。
后来我问她:“女生B有什么优点吗?”
女生A不悦地说:“没觉得有什么优点,长得也没我好看。衣服穿搭也很一般。(努力想了想)反正,我没发现她有什么优点。”
我又问她:“如果是某一次你们在一个场合,她比较受欢迎,这是偶发事件。但每次你们一起出现,都是如此,她如果没有优点,你觉得大家为什么喜欢她呢?”
她冷静思考了一会儿,说:“我觉得她的表达能力的确是很好的,情商蛮高,能很快明白别人在想什么,知识面也广,可以迅速跟别人聊起来。”
我说:“那你呢?”
女生A说:“我的确不太行,比较内向,表达能力不好,这点不如她。”
在这个案例中,女生A最开始说“我没发现她有什么优点”,这句话从深层次讲,就是她平常根本没有观察到女生B的优点。所以我慢慢引导她,让她发现对方的优点,并且给了她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用欣赏去替代攀比。
之后,女生A和女生B的关系缓和了很多,俩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场合,女生A也不容易产生受到冷遇的感觉了。
雁涵主张
一直处于比较中,总会让我们心里很不舒服。换一个角度,开始欣赏对方,发现别人身上有的自己没有的特质,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训练,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不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吗?
其次,用赞美替代嫉妒。
嫉妒往往会燃烧我们的心力,赞美其实是一种能很好地化解嫉妒的方法。很多人觉得自己做不到,说:“天啊,我都已经嫉妒她到这个程度了,还要去赞美她?怎么可能!”可如果你能稍作观察,就会发现,让你嫉妒的对象一定有某些你想有而尚未拥有的特质。你能给予他一分赞美,嫉妒就会下降一分。长此以往,养成习惯,就可以成功地规避嫉妒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了。
再次,让自己更卓越,是超越嫉妒的方法。
你比别人优秀一小步,别人才会嫉妒你,如果优秀一大步,或者很多步,别人就会羡慕你了。
我们嫉妒的,大多都是和我们差不多的人。比我们优秀很多的人,我们很少会嫉妒,对他们的情绪更多是羡慕和崇拜。
很多女性会嫉妒一个和自己条件差不多的却嫁给富豪的人,但她们却会羡慕一个女明星嫁给富豪。我们会嫉妒一个身边貌似没什么本事却买了别墅的人,却会羡慕王健林先生这样以“1个亿”作为小目标的人。
所以,如果你不想嫉妒别人,请让自己“变得优秀”;如果不想被别人嫉妒,请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嫉妒和怨天尤人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使命,并全力以赴,你才能获得期待的一切。
那如果总被别人嫉妒该怎么办呢?
以我自己为例,从小到大,我总被施以一个挥之不去的“魔咒”——被人嫉妒。上学时,被老师喜爱;上班后,被领导欣赏;生活中,也时常有男性追求。所以我走到哪里,总有一个或者几个人嫉妒我。一开始,我尝试安慰自己:那是因为我为人善良,也算聪慧,长得不太丑,也算是读过一些书,她们不具备这些,所以才嫉妒我。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平常很沉默寡言的女性朋友忽然约我吃晚餐,我不明所以地赴约,她突然发问:“你知不知道很多人嫉妒你?”
我无奈地答:“我已经习惯了。”
她又说:“你知道为什么吗?其实你的优秀大家是认同的,而大家接受不了的是你的傲慢。”
我一时语塞:“我很傲慢吗?”
她告诉我:“你可能不知道,凡是你出现的场合,你总要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不管别人做什么,你总能挑出一堆问题,很少赞美、认同别人。”
那一刻,说实话,我很委屈,因为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想要成为焦点,于是马上反驳:“那是因为别人真的做得不完美啊,我在帮助他们,不是吗?”
她说:“大家的共识是,你帮助别人的方式会让人感到你‘不屑’,而不是‘支持’。”
我很震惊:“真的吗?”
她说:“这是大家的共识。不论出现在什么地方,你的脑门上就写着两个字——‘骄傲’,所以大家总是对你敬而远之。”
……
经过那次交流,我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为什么会给别人带来那样的感觉。而学习了心理学后,我逐渐意识到“骄傲”和“自卑”其实是情绪的一体两面。一个人内心越自卑,表面就会越傲慢。自小,太过优秀且严苛的父母就不允许我犯错误,这使我变成了一个完美主义者,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一路走来,无论是否符合大众的优秀标准,我总是自卑的。这导致我无论在什么场合,下意识地就想证明自己的优秀。
此后,我一直努力培养自信,学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面对他人保持恭敬、平和的态度,少有挑剔。一段时间后,果然很少遇到明显对我表达嫉妒的人了。
压力
压力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一种情绪感受。一个人的压力或者来自目标,或者来自人际关系,很多人甚至因为巨大的压力而影响睡眠,易怒,工作效率降低,抗拒与人互动,一直处于低能量的亚健康身心状态。
“既然逃不掉,不如处理好”,我们来看看如何处理生命中的那些压力。
在心理学中,关于压力的标准解读,叫“不胜任感”。用影视剧中的台词来形容就是:“臣妾做不到啊!”
下图是一个压力模型,可以让我们了解压力从何而来。图中有三个圆圈,最里面的圆圈代表事件A,中间的圆圈代表你的能力,外面的圆圈代表事件B。如果你的目标和具体的事件(事件A)在能力范畴之内,这个距离叫作轻松;当你的能力在你的目标和具体的事件(事件B)之内,这个距离叫作压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让我们举起一个杯子,我们会觉得很轻松;但如果让我们举起100千克的杠铃,那么焦虑就会迅速产生。这就是不胜任感所带来的压力。
那如何缓解压力呢?
第一,降低目标,管理欲望,与能力匹配。
我们的世界是充满欲望的,也是充满比较的。在无限度的被集体无意识裹挟的过程中,我们根本停不下来,也不愿停下对欲望和目标的追求。“我想要大房子。”“我想要豪车。”“我想实现一个小目标,先赚1个亿。”有目标是没有错的,但如果这样的压力让人不堪重负,甚至让人焦虑爆表,从而产生低价值感评价,导致身心进入亚健康状态,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如果现在的能力没法让你满足愿望,或者说能力暂时有限的话,怎么办?
第二,学会接受和欣赏当下的自己,然后带着匹配的目标前行。
以我个人为例:
我刚刚上班的时候,第一个梦想是有一辆宝马车,然而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才800元(1996年左右),一想到什么时候才能攒够钱买一辆宝马车的问题,压力就会非常大。当时我在大街上看到任何一辆宝马车,就会感到焦虑爆表。后来我意识到这样是不行的,于是我把目标降低了,希望自己未来有可以代步的车,这样一来,压力瞬间小了很多。当然,后来经过奋斗,我发现自己随时可以买宝马车了,但那时我已经不喜欢宝马车了。
这不是笑话。我们可以看到,欲望是如何作用于我们的压力的。
第三,管理自己的目标和欲望是一个重要能力。
我们时常都以为拥有物质能够让我们获得尊重,能够让人家高看我们一眼,甚至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其他的东西,但实际上,拥有物质只能解决物质问题。它或许可以带来短暂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但给不了我们长久的精神上的愉悦,更给不了我们轻松和快乐。
其实,适度的压力不是坏事。人不能没有一点压力,因为压力也是成长的催化剂。当一个人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再结合一个可执行的目标时,努力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但现在,很多人为目标奋斗的过程都是煎熬的:“我忍,我一定忍。”他们在付出的过程中没有享受。攒钱买大房子,攒钱换豪车,但他们从来没有享受到小房子带来的乐趣,享受到普通家用车带来的便捷。即使有一天他们实现了愿望,也会发现不过如此。所以,当我们感受到压力来自于个人的欲望时,降低目标是一个好的方法。
雁涵主张
有压力不是坏事情。很多时候,我们的成长会来自目标和适度的压力。但同时也要了解自己当下的能力边界,“降低过高期待”,管理好在个人欲望方面的目标,这样才能愉悦地享受努力的过程,收获圆满的未来。
5.不可抗拒的逆境
我们那么喜欢赢,我们那么害怕输;我们想要永远快乐,我们不想经历一点痛苦。我们嘴里喊着“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我们希望稍微努力就能看到成果,如果看不到,就觉得不公平。我们希望想要的马上能得到,并且越多越好;不想要的最好不要出现,永远不要来到。一旦事与愿违,我们会说,这是逆境,太可怕了!于是我们看星座,大喊“水逆快过去”;我们找风水大师,希望依赖他们改变当下。各种派别的灵魂导师应运而生。但我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自己!我们忘记了求助自己:“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好的事情发生?”
事情如何发生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解读
首先,“痛”和“苦”不是一回事。妈妈生宝宝的时候,据说是12级的疼痛值,痛吗?一定的,但她苦吗?不一定。对大部分妈妈来说,对一个新生命的期待和孩子到来的幸福感,已经使她们完全沉浸在“甜蜜的等待”中了。
其次,你的心情与外在无关。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同样是下雨,如果是在你和相爱的人一起漫步时,你会觉得浪漫;但如果是在饥肠辘辘的下班堵车时段,你就会抱怨。这是雨天的缘故吗?
同样是阳光明媚,如果刚刚升职加薪,你一定欣喜若狂,说“天气真赞”;但如果刚被批评完,或者刚刚失恋,你一定觉得阳光刺眼。这是阳光的问题吗?
同样是别人的一句调侃,你可能因为当天情绪不错,选择了自嘲;但如果赶上那天心情不好,你可能瞬间就会抗拒,认为别人是在奚落你,不尊重你。这是别人的问题吗?
事情发生之后,你的感受取决于你内在的认知。你是如何给自己讲故事的?如果“所有的事物都是两面的”这个哲学观点成立,那么你能否把一个坏故事讲成好故事?
你可以整理自己的过往,把你认为受到伤害的事件重新梳理一遍,把它们组成一个能令你有所成长和收获的好故事,讲出来,并加以感恩。
困境是一个蓄能的过程
首先,我来说一个心电图理论。
2003年“非典”期间,母亲因拔牙造成感染,高烧入院,我的心情糟糕到极点。我在病床前守候,看着监测器上的心跳指数,因为那几天没怎么休息,整个人都是恍恍惚惚的。但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每一次心跳曲线的上扬,必然伴随一段下弯的曲线。是的,如果一个人心跳曲线一直呈现出“更高更快更强”的态势,那就意味着他会猝死;如果一个人的心跳是一条直线,那么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总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或者一直平静,但自然之道告诉我们,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每一次下弯的曲线,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力的跳动。
如同你每一次起跳前,必须下蹲;每一次出击前,必然先收回手臂;忙碌一天,你必然要躺下睡眠。这一切的一切,不过都是为了积蓄能量,为下一次突破做准备。
其实,真正的成长,来自逆境。
我有过两次重度抑郁的经历(完美主义的人,渴望证明自己的人,是抑郁症高发群体)。在那段不堪的时光,我每一天都很无望、无助,给自己低价值感评价。自卑,自怜,与世隔绝,每天都在想:该如何死去,可以不过于难看?或者是,有没有人记得我?那些伤害我的人,会不会因此后悔莫及?这个过程不再赘述了。总之,在一次节目中,我如是描述:我穿过我的灵魂暗夜,我知道我是怎样跪着爬出了那段时间。但走出来之后,我突然发现我强大了,我不害怕了。因为我知道,一切会来,一切也终究会过去,只是需要一些时间。
在此之后,我发现我活得真实了,我不再对自己说谎,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接纳生命给予我的所有悲喜,且处之泰然。我开始更关注内在的感受和觉性的开发。我在助人的时候更加有力量,我所拥有的,不仅是完善的心理学体系和过往的知识积累,更是鲜活的体验!所以很多学生跟我见面后,经常会发自内心地说:“我想成为您那样强大自信温暖的人。”我说:“没有问题,你一定可以——只要你扛得过那些苦难。”
珍惜你生命中出现的逆境
我听过一句特别精彩的话,关于逆境。
“那是老天给你的一份大礼,只是包装有点丑陋。”你能不能收到这份礼物,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勇气打开它。
遇到逆境,抗拒、启动逃避模式是很多人的本能。只是更有智慧的人,会选择面对、接纳、学习,然后提升自己,攀爬上下一个高峰。
但是,凤凰涅槃,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每个父母都渴望子女出人头地,成龙成凤;我们也渴望自己可以活得令人尊重,与众不同。但没有经历过磨砺,以上都是绝无可能的事情。少听那些成功学的讲解,它们只能让你丧失理性。也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功史,因为无从复制!而且那些人前光鲜的人,不曾将背后的苦难讲给你听过,但我听了太多,知道这世界上的成功没有捷径。即使郎朗、泰森及各行各业的所谓天才,也是基于无数勤奋的累积方才成功。
如果你真的想成为凤凰,必须经得起淬火的洗练。困境就是最好的试金石,试试看。你可以选择逃避,可以选择放弃,安于做一只小鸟,每天飞飞停停,进食鸣唱,也没有什么不好。那你就不要羡慕凤凰飞在九霄之上。他的苦难你未曾经历,他的喜悦你便无从拥有。
珍惜你的困境,你会因此与众不同。
6.情绪管理三大法宝
运动
压力带来的焦虑是一种情绪,而情绪的本质是一种能量,无论哪一种情绪,都会在我们的身体中留下信息。我们肯定都有这样的体验,人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身体是收紧的,表情是凝重的。在这个时候,“运动是减压最为快速的方法”。当你觉察到身体紧绷、压力爆表时,快步走30分钟或者慢跑15分钟(如果时间和空间有限,可以原地开合跳30次,做5组),如此一来,焦虑状态会大大缓解。
冥想
大部分现代人睡觉前的模式都是刷手机,无论是玩游戏、看电影,还是聊天、刷朋友圈,实在困到不行了,再昏沉地睡去,其实这样的方式非常影响睡眠质量,会导致第二天起不来,上班的心情也会非常沉重。
我一直主张“睡前半小时关掉手机,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和自己待在一起”。我们可以放一段瑜伽音乐或者轻音乐,然后开始打坐。这是一种特别令人放松的方式。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入眠,睡眠质量会非常高。在这里,我请大家每晚坚持睡前10~20分钟的冥想,持续100天,你会发现身心宁静。
自由书写
自由书写的方法对于转化和整理潜意识特别有帮助,尤其是当我们无可避免地面对一些因职场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的时候。
人生活在群体中,因为对事物的认知角度不同,容易造成分歧,导致各种情绪问题的产生。职场更是如此。
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自由书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缓解方法。如何自由书写呢?
第一步,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譬如:我和某某吵架了。
第二步,描述过程和当时的心理感受(双方都说了什么,你当时是什么感受,你察觉到的对方的表情和状态)。
第三步,重新讲故事。以第三人称的角度重新描述过程,并在其中发现自己多做了些什么,少做了些什么,最终导致冲突的发生。
第四步,问自己“这件事情发生的好处是什么”,或者“我还能做什么让好的事情发生”,然后总结关乎自己可以成长提升的部分,并制订执行计划(和好,通过沟通缓和关系等)。
第四步的意义特别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你是活在过去的,当你说“我还能做什么让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你的目光就投向未来了。你不会一直在这个事件的细节当中纠结和挣扎。其实所有事件的发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你通过这个事件学会应该会而未曾学会的内容,然后迅速消除事件带给你的负面情绪影响。人不能一直背着包袱前进。我们会看到很多老人走路特别轻松,比如我妈妈80岁了,走路比60岁的人还轻松,因为她从来不活在过去,永远乐观地面向未来。
找到你生命中一件让你一直难以释怀的事情,用自由书写“四步曲”的方法,重新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