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性别研究(第三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姹紫嫣红”的回光返照

——“美化服装”运动(1955~1957)初探

张弛

一身蓝灰色的服装,衬托出一种温柔而又脆弱的冷淡,几乎不可逾越,它掩护着女人们的身体,就像狂轰滥炸的恐慌年代防护在屋顶上的帆布。

——〔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中国妇女》,赵靓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第148~149页。


服装作为人类内在精神的外铄,是社会人的文化符号,更在社会关系中发挥了认同和归属的作用。没有一种东西能比服装那样更具体、更贴切地表达一个人的归属,同时又作为一种日常需求而不可回避。袁仄、胡月:《百年衣裳》,三联书店,2010,第329页。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曾因为它“千篇一律”“男女不分”的服装给外国观察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几乎每一个在这一时期到访红色中国的“外国友人”,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对服装,特别是女性服装的描述评论。安东篱:《中国女性应该身着何物?:一个国族难题》(Antonia Finnane, “What Should Chinese Women Wear? : A National Problem”), 《现代中国》(Modern China)第22卷第2期(1996年4月),第100页。题记所引用的文字就是一例,尤其是其中暗示的服装与女性身体的紧密关系,更是值得研究者留心关注的面向。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我们不能只考虑服装而不考虑其覆盖下的身体,也无法只盯着身体而忽视服装”,借用伊拉斯谟的话说,衣服是“身体的身体”,从中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特质和状态。曾佩琳:《身在衣外:晚清上海的时尚和身份认同》(Paola Zamperini, “On Their Dress They Wore a Body: Fashion and Identity in Late Qing Shanghai”), 《多重立场:东亚文化批评》(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第11卷第2期(2003年秋季刊),第302页。

虽然本项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新中国50年代中期的服装改革现象大陆学界尚无对此问题进行专门探讨的论文,有所涉及的研究多偏于浮光掠影的介绍性质。如孙燕京、岳珑的《民众记忆与服装衍化》, 《当代中国史研究》第12卷第5期(2005年9月);宋卫忠:《当代北京服装服饰史话》,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秦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服饰变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历史系,2004;沈兰:《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历史系,2008。较新也较为深入的研究是袁仄、胡月:《百年衣裳》(三联书店,2010),但也仅是在“短暂的繁荣”一节中有所论述,仍留很大空间有待拓展。海外学界专论性质的文章仅见安东篱《郁风与1950年代的服装改革运动:时尚艺术中的全球霸权和本土中介》(Antonia Fiannane, “Yu Feng and the 1950s Dress Reform Campaign: Global Hegemony and Local Agency In the Art of Fashion”,游鉴明主编《无声之声(Ⅱ):近代中国的妇女与社会(1600~195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2003),但其以郁风个人角度为切入,缺乏对此一改革现象全面的梳理审视。此外,威尔森的《为中国的领袖而着装:革命年代(1911~1976)的妻子和丈夫们》(Verity Wilson,“Dressing for the leadership: Wives and Husbands in an Age of Revolutions(1911~1976)”, 《性别与历史》(Gender & History),第14卷第3期(2002年11月))以及陈庭梅的《女性图像,男女平等主义的肖像学?195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修辞和女性代理人》(Tina Mai Chen, “Female Icons, feminist Iconography?Socialist Rhetoric and Women's Agency in 1950s China”, 《性别与历史》(Gender &History),第15卷第2期(2003年8月))对此问题均有所涉及。,但会把焦点放在围绕服装所形成的“时装的书写机制”上罗兰·巴特认为,在考察时装体系时“很快意识到必须在真实的(或可视的)系统分析和书写系统分析之间抉择”。尽管实在的时装体系也具备同等重要性,但“没有(关于时装的)话语,就没有完整的流行,没有根本意义的流行。因而,把真实服装置于流行话语之前似乎不太合理”。所以,他“选择了书写的(更确切地讲就是描述的)服装,而不是真实的服装进行分析”。参见〔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前言》,敖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2~3页。。围绕当时各种女性时装的视觉呈述(Visual Representation)当然会有所涉及,但会着重分析在全新的“革命话语”中女性服装是如何被感知、讨论和规训的,从而揭示出它与身体、性别、身份乃至权力等议题的相关性。

如果我们对毛泽东时代女性服装的嬗变历史做一番粗浅的回顾,就会得出其基本上是由“多元化走向单一化”唐海迪:《新中国初期女性文化的演变(1949~1966)》(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004,第46页。的印象。概而观之,这种说法大体不错。但倘若详加考察,就会发觉此种线性逻辑会遮蔽掉许多丰富的历史线索,进而将原本多元变化、充满张力的历史进程化约并消解掉。本文所讨论的这个议题正是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上述线性叙述的“反常”现象,但恰恰透过这种“反常”,我们可以观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美学实践的“另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