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紫嫣红”的回光返照
——“美化服装”运动(1955~1957)初探
一身蓝灰色的服装,衬托出一种温柔而又脆弱的冷淡,几乎不可逾越,它掩护着女人们的身体,就像狂轰滥炸的恐慌年代防护在屋顶上的帆布。
——〔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
服装作为人类内在精神的外铄,是社会人的文化符号,更在社会关系中发挥了认同和归属的作用。没有一种东西能比服装那样更具体、更贴切地表达一个人的归属,同时又作为一种日常需求而不可回避。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曾因为它“千篇一律”“男女不分”的服装给外国观察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几乎每一个在这一时期到访红色中国的“外国友人”,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对服装,特别是女性服装的描述评论。题记所引用的文字就是一例,尤其是其中暗示的服装与女性身体的紧密关系,更是值得研究者留心关注的面向。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我们不能只考虑服装而不考虑其覆盖下的身体,也无法只盯着身体而忽视服装”,借用伊拉斯谟的话说,衣服是“身体的身体”,从中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特质和状态。
虽然本项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新中国50年代中期的服装改革现象,但会把焦点放在围绕服装所形成的“时装的书写机制”上。围绕当时各种女性时装的视觉呈述(Visual Representation)当然会有所涉及,但会着重分析在全新的“革命话语”中女性服装是如何被感知、讨论和规训的,从而揭示出它与身体、性别、身份乃至权力等议题的相关性。
如果我们对毛泽东时代女性服装的嬗变历史做一番粗浅的回顾,就会得出其基本上是由“多元化走向单一化”的印象。概而观之,这种说法大体不错。但倘若详加考察,就会发觉此种线性逻辑会遮蔽掉许多丰富的历史线索,进而将原本多元变化、充满张力的历史进程化约并消解掉。本文所讨论的这个议题正是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上述线性叙述的“反常”现象,但恰恰透过这种“反常”,我们可以观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美学实践的“另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