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你学得会:看盒马鲜生、马克华菲们怎么玩(《商业评论》2018年5/6月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用新机器提升你的劳动力

5,000年前,一个疲惫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开始使用轮子来减轻后背的疼痛。自那时起,科技就在不断地推动生产力发展。而近些年来,机器和软件在工厂中一直在辅助我们工作,为我们服务。

不同的是,现在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软件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当你在亚马逊(Amazon)购物,或者在奈飞(Netfix)接受推荐时,你就已经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同样的模型也被用于无数的业务流程当中。

当前人工智能威胁论的支持者担心机器人将会抢走人们的一切工作。有些工作毫无疑问会被抢走,但被抢走的数量并不像许多人想象得那么多,最常见的情形是员工在新科技的帮助下,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当你下次走进办公室时,思考一下大家到底在干什么。(当然,是工作方面,不包括刷Facebook或者玩英雄联盟)接下来再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公司或者事务所中有50%的同事能够将工作效率提高50%,结果又会怎样。这听起来可能过于极端,但是如果你能够正确设定目标,并对某些日常任务做自动化的处理,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我们要明白一点:每一项知识型工作都由不同的任务构成。可能你恨之入骨的那部分任务可以放心地交给人工智能来完成。当你选对了自动化的任务对象,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的——因为新机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解放我们这些工作者,推动我们去做更多更有价值的工作。这意味着生产率也将提高,而这正是我们的目标。

例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软件Blue Prism将人工智能应用于风险管理、欺诈识别和索赔处理等领域,帮助很多公司每年节省数百万英镑。医疗保健IT服务商TriZetto则帮助医疗保险客户引入流程自动化,实现了提速、增效、降成本的目的。这种例子不胜枚举,而且随着在工作中采用人工智能成为必备条件,这一趋势还将不断增强。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第一步,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准切入点。虽然各行业的情况不同,但是有一些共同的主题。(如果你真的想走捷径的话,不妨找一下有大量员工在一遍又一遍重复劳动的办公小隔间)

软件机器人永不会疲倦,所以就从高度重复性、劳动力密集的工作开始吧。(因为你总想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机器人擅长计算,所以那些涉及固定流程和大量数据的工作非常适合自动化处理。不要试图将自动化应用于那些复杂、模糊、需要直觉、同理心、好奇心、洞察力或判断力的工作。不要管那些科幻作品的痴人说梦,这类工作最好还是继续留给我们人类吧。

再说一遍:找准切入点至关重要。在某些乏味的任务中引入人工智能,然后将自动化解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更有价值的工作。比起一遍又一遍地填表格,总在事后撰写支出报告,制订一团乱麻的计划时间表,以及处理如海啸般冲来、令人发狂的电子邮件,这些高价值工作才是我们更青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