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蓝屋回声”
东郊农场的铁门在夜色中泛着冷光。沈昭站在警车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配枪柄。祁墨正在不远处与特警队长交谈,他受伤的手臂吊在胸前,却丝毫不减凌厉气势。
“准备好了吗?“祁墨走回来,声音低沉。
沈昭点点头,喉咙发紧。五年了,她终于站在了可能找到妹妹的地方,却害怕即将看到的一切。
特警队迅速包围了农场主楼。这是一栋破旧的两层砖房,窗户都被木板封死,只有大门上的新锁暗示这里仍在使用。祁墨示意爆破组准备破门,同时将沈昭拉到身后。
“无论看到什么,保持冷静。“他低声说,眼神在月光下格外锐利。
沈昭咬紧下唇。她知道祁墨的警告不只是职业提醒——作为法医,她见过太多惨状;但作为姐姐,她从未准备好面对妹妹可能遭遇的一切。
爆破组一声令下,大门应声而开。特警迅速突入,强光手电扫过黑暗的室内。沈昭紧随祁墨进入,刺鼻的霉味混合着某种化学药剂的气味扑面而来。
一楼看似普通——破旧的家具,积灰的地板,墙上挂着早已停摆的时钟。但沈昭的目光立刻被地板上的痕迹吸引——几道深深的划痕,像是重物被反复拖拽留下的。
“地下室入口在这里。“一名特警喊道,掀开角落的地毯,露出一个金属拉环。
祁墨上前,与特警一起拉开沉重的暗门。一股更加刺鼻的气味涌上来,像是消毒水和某种腐败物质的混合。沈昭的手电照向下方——一段陡峭的水泥楼梯通向黑暗。
“我先下。“祁墨说,已经拔出了枪。
沈昭没有争辩,紧跟着他走下楼梯。随着深入,空气变得潮湿而沉闷,墙壁上凝结着水珠。楼梯尽头是一条狭窄的走廊,两侧是几扇铁门,全都上着锁。
“搜查每一间。“祁墨命令道,同时示意沈昭留在相对安全的位置。
特警们逐一破开门锁。前三间都是空荡荡的囚室,只有固定在墙上的铁环和地面干涸的血迹暗示着它们的用途。第四间门被撞开的瞬间,沈昭听到了微弱的啜泣声。
她的心脏几乎停跳。不顾祁墨的阻拦,她冲进房间——角落里蜷缩着一个瘦弱的女孩,二十岁左右,手腕和脚踝上都是长期束缚留下的疤痕。最令人震惊的是,她右手腕上系着一根褪色的红绳,上面挂着一个小小的木雕音符。
“祁琳的...“沈昭喃喃自语,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女孩抬起头,脏污的脸上一双大眼充满恐惧。她不是沈欣,但她的红绳挂坠与祁琳案中的几乎一模一样。
“安全了,你安全了。“祁墨蹲下身,声音是沈昭从未听过的柔和,“我是警察,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的嘴唇颤抖着,发出几个破碎的音节:“林...小雨...“
沈昭倒吸一口冷气。林小雨——音乐学院的学生,周明远案中他们怀疑的凶手,原来一直被困在这里。
“多久了?“沈昭轻声问,“你在这里多久了?“
林小雨的眼神涣散:“春天...樱花开了...“
祁墨和沈昭交换了一个眼神。周明远案发生在去年秋天,意味着林小雨被囚禁了至少八个月。
“还有其他人吗?“沈昭问,心跳如擂鼓。
林小雨摇头,又点头,最后崩溃地哭起来:“她们...不在了...只有声音...他只要声音...“
沈昭的胃部绞紧。她想起仓库冰箱里那些标着编号的瓶子,里面漂浮的组织样本。
“先送她去医院。“祁墨对特警说,然后转向沈昭,“我们继续搜查。“
接下来的发现更加骇人。最后一间囚室里摆满了录音设备和一个巨大的陈列柜,柜子里是数十个玻璃罐,每个罐子里浸泡着一段声带组织,标签上写着日期和名字。沈昭强迫自己查看每一个标签,既希望又害怕看到沈欣的名字。
“没有她。“检查完最后一个罐子,沈昭的声音嘶哑,“这里没有沈欣的样本。“
祁墨站在房间另一头,正在检查一个上锁的金属柜:“但我找到了这个。“
他撬开锁,里面是一排文件夹。沈昭走过去,看到最上面一份的标签——“沈欣,特殊项目“。
文件夹里只有一张照片和一盘录音带。照片上是十六岁的沈欣,穿着白色病号服,躺在一张金属床上,背景是一面蓝色的墙。她的眼睛半闭着,嘴角却带着诡异的微笑。
“这是什么地方?“沈昭的手指颤抖着抚过照片,“蓝色墙壁...从没见过。“
录音带上贴着标签:“SX-7,最终阶段“。祁墨找到一台播放器,小心地放入磁带。几秒杂音后,一个女孩的声音响起——确实是沈欣,但语调陌生而飘忽:
“蓝色房间很温暖...老师说我进步很快...很快就能弹奏最完美的安魂曲了...“
录音突然中断,只剩下空白的嘶嘶声。沈昭站在那里,全身冰冷。那不是她认识的妹妹——沈欣从来不会用那种空洞的语气说话。
“他还活着。“祁墨突然说,指着照片角落反射在蓝色墙面上的模糊人影,“看这个影子,拍摄角度...是坐着轮椅的人。“
沈昭凑近看,确实,那个模糊的影子显示出拍摄者行动不便。一个可怕的念头击中了她:“陆远在监狱里...这只能是...“
“他的同伙,或者...他的老师。“祁墨的声音变冷,“我们得立刻提审张铭。“
回程的警车上,沈昭盯着窗外渐亮的天色。五年了,她第一次有了确凿的线索——妹妹可能还活着,被关在某个有蓝色墙壁的地方。这个念头既带来希望,又带来更深的恐惧。
“我们会找到她的。“祁墨说,声音因疲惫而沙哑。
沈昭转头看他,发现他的脸色异常苍白,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
“你发烧了。“她伸手触碰他的额头,立刻被热度惊到,“伤口感染?“
祁墨微微摇头,但下一秒就倒向一侧。沈昭一把扶住他,对司机大喊:“去医院!快!“
急诊室里,医生确认了沈昭的猜测——祁墨手臂的伤口严重感染,已经引发高烧。他被迅速送入病房,挂上抗生素点滴。
“这种情况应该住院观察。“医生严肃地说,“感染源不明,可能需要更强效的药物治疗。“
沈昭点点头,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坐下。一夜的紧张搜寻后,疲惫如潮水般涌来。她应该去审问张铭,应该继续追查妹妹的下落,但此刻她无法离开——祁墨是为她挡下那颗子弹才受伤的。
护士告诉她可以进去陪护时,祁墨已经陷入昏睡,眉头紧锁,嘴唇因高烧而干裂。沈昭轻轻拉过椅子坐下,用湿毛巾擦拭他的额头。
“琳琳...“祁墨突然呢喃,声音破碎,“别进去...琴房...“
沈昭的手停顿了一下。即使在昏迷中,祁墨仍被困在那场十年前失去妹妹的噩梦里。她继续轻柔地擦拭,直到他的眉头稍稍舒展。
天完全亮了,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影子。沈昭小心地从祁墨口袋里取出钱包——她需要联系他的家人或朋友。翻开钱包,她首先看到的是一张老照片——年幼的祁墨和祁琳站在钢琴前,祁琳手里拿着那个木雕钢琴挂坠。照片一角被刻意剪掉了,但还能看到一只大人的手搭在小祁墨肩上。
沈昭若有所思地翻找联系人信息,却在夹层里摸到一张折叠的纸条。展开后,上面是一行潦草的地址和一个日期——正是沈欣失踪那天。
她的呼吸停滞了。这是什么?巧合?还是某种她尚不能理解的关联?沈昭将纸条小心放回,决定等祁墨醒来后直接问他。
下午时分,祁墨的高烧稍退,睁开了眼睛。看到沈昭守在床边,他微微皱眉:“多久了?“
“七个小时。“沈昭递给他一杯水,“医生说感染源很特殊,可能是某种生物毒素。“
祁墨勉强坐起来,喝了一口水:“张铭呢?“
“拒绝开口,要求见律师。“沈昭犹豫了一下,“祁墨,我在你钱包里看到一张纸条...“
祁墨的眼神瞬间清明:“你翻了我的钱包?“
“为了找紧急联系人。“沈昭直视他的眼睛,“那个地址和我妹妹失踪是同一天。这是什么关联?“
病房里一片寂静,只有点滴瓶中的液体轻轻滴落。祁墨望向窗外,阳光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阴影。
“那天我去找过你妹妹。“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在接到琳琳案的相似案件通报后...我想看看她是否安全。“
沈昭的心脏狂跳:“你见过她?“
“没有。“祁墨摇头,“我到学校时,她已经被报失踪了。那张纸条...是我记下的琴房位置,本想提醒她小心。“
沈昭消化着这个信息。五年前,祁墨就已经在追查类似的案件,甚至试图保护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孩。这个认知让她心中某个坚硬的部分微微软化。
“为什么从不告诉我?“她轻声问。
祁墨看向她:“告诉你什么?说我妹妹也死于类似的凶手,而我没能阻止它再次发生?“他的声音带着罕见的自嘲,“况且,当时我们还不认识。“
沈昭想起钱包里那张被剪掉一部分的照片:“你父亲...他也是医生?“
祁墨的表情瞬间封闭:“这不相关。“
“我认为相关。“沈昭坚持道,“张铭、陆远、还有那个可能存在的轮椅上的'老师'...他们都有医学背景。你父亲——“
“我十二岁那年他就离开了。“祁墨打断她,“琳琳案发时他在国外行医,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他停顿了一下,“而且,无论他多么混蛋,他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沈昭没有再追问,但她注意到祁墨说这话时的微妙迟疑。病房再次陷入沉默,这次更加沉重。
“我们需要回农场。“祁墨突然说,试图拔掉点滴针头,“可能遗漏了什么。“
沈昭按住他的手:“医生说你至少需要24小时观察。现场有鉴证科在处理,有发现会立刻通知我们。“
祁墨的肌肉绷紧,但最终没有坚持。他靠在枕头上,闭上眼睛:“那张照片...蓝色墙壁。我好像在哪里见过类似的东西。“
沈昭立刻坐直身体:“哪里?“
“不确定...可能是某个旧案卷。“祁墨皱眉思索,“蓝色...特别鲜艳的钴蓝色。“
就在这时,沈昭的手机响了。是鉴证科打来的——他们在农场地下室发现了一个隐藏的保险箱,需要她的授权才能强行打开。
“我得去一趟。“她站起身,“你好好休息。“
祁墨点头,但眼神已经重新变得锐利:“发现任何线索立刻通知我。“
回到农场已是黄昏。鉴证科的技术员带她来到地下室最深处——一面看似普通的墙壁被撬开,露出一个嵌入式保险箱。
“需要你的生物识别解锁。“技术员说,“系统设置了法医级别的权限验证。“
沈昭皱眉:“为什么是我?“
“不知道,但扫描显示里面有你的名字。“
沈昭将手掌按在扫描区,随着“滴“的一声,保险箱门缓缓打开。里面只有一个小盒子和一封信。盒子里装着一小瓶蓝色粉末,标签上写着“声带稳定剂-7号“。
而那封信,信封上赫然写着:“致沈昭法医,当你准备好知道真相时。“
沈昭的手指微微发抖。信封上的笔迹陌生又熟悉——像是刻意伪装过的,但某些笔画转折与她收到的最后一封妹妹来信极为相似。
“需要记录开信过程吗?“技术员问。
沈昭摇头:“我想先独自查看。“
技术员识趣地离开,留下她一人在角落的椅子上。深吸一口气,沈昭拆开了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上面是一行令人费解的文字:
“声音在蓝色房间永生,寻找第七个音符。“
翻到背面,是一幅微型素描——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背影,推轮椅的人只画了一只手,手腕上有一个独特的蛇形纹身。
沈昭立刻认出了那个纹身——五年前负责妹妹失踪案的陈队长,右手腕上就有这样一个纹身。
夜色已深,医院走廊空无一人。沈昭快步走向祁墨的病房,手里紧握着那封信和蓝色粉末样本。推开门,她愣住了——病床空空如也,点滴针头被拔掉扔在一旁。
床头柜上放着一张字条:“去找陈队长。小心。——K“
沈昭的心沉了下去。祁墨不该离开医院,他的感染还没控制住。但更令她不安的是,他显然也想到了陈队长的可疑之处。
她立刻拨通祁墨的电话,但只听到关机的提示音。转而打给局里查询陈队长的住址,却得知一个震惊的消息——陈队长三年前就已经去世了,心脏病发作。
“不可能...“沈昭喃喃自语。她清楚地记得妹妹失踪案是由陈队长负责,而那时距离现在只有五年。
除非...那个人根本不是真正的陈队长。
这个念头让沈昭浑身发冷。她迅速翻出手机里保存的妹妹案卷宗照片,放大陈队长的证件照——右手腕被制服袖口完美遮挡,看不到任何纹身。
一个可怕的假设在她脑中形成:有人冒充警察参与调查,甚至可能主导了妹妹失踪案的“无果而终“。
雨开始下了,敲打着医院的窗户。沈昭站在窗前,看着雨滴在玻璃上蜿蜒而下。五年了,她第一次感到离真相如此之近,却又如此迷茫。
蓝色房间、第七个音符、轮椅上的背影、冒充的警察...这些碎片如何拼凑在一起?祁墨又去了哪里?最重要的是——沈欣是死是活?
口袋里的蓝色粉末样本沉甸甸的。沈昭决定先回实验室分析它的成分,也许能找到线索。走出医院时,雨已经大了,她没有伞,却几乎感觉不到雨水打在脸上的冰凉。
五年了,她终于触摸到了那个黑暗迷宫的边缘。无论里面藏着怎样的怪物,她都已准备好面对——这一次,她不是独自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