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自小酷爱《红楼梦》,我和翻译结缘,始于对《红楼梦》的喜爱。
记得十几岁时读《红楼梦》,还学着金圣叹在书上圈点、在页边空白处点评,现在想来,可叹可笑。
多年前无意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的文章,提到西方人把林黛玉翻译为“black jade”(黑皮肤荡妇),甚为吃惊,作为《红楼梦》第一女主角,作为一个极具美学含义的小说人物,她那含露带愁的绝世姿容、超逸灵秀的神女风度、热烈深挚的坚贞情感,渗透着诗情的个性特征,时时刻刻萦绕在读者心头,她在西方世界中被翻译成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这成了我的牵挂,我特别为之心焦。
此后不久,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红学翻译研究专家冯庆华老师来教授我们博士课程中的“语料库翻译学”,冯教授是红学专家,经常引用《红楼梦》的例子,这更激起了我研究英译《红楼梦》的人物形象的冲动。
经冯老师指点,我选择了在学界和普通读者中都得到了广泛认可的《红楼梦》的一百二十回英文全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非常欣喜地发现,这两个译本都废弃了“black jade”这个译名,分别改为拼音“Lin Daiyu”和“Lin Dai-yu”。
更令人激动的是,我发现学界对英译《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关注度尚不足,正如文军和任艳两位学者的研究发现:自1979年至2012年,国内学者对英译《红楼梦》的研究论文多达782篇,然而,其中研究人物形象的只有7篇。
而之后,我的一篇论文《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红楼梦〉意义显化考察——以霍译本林黛玉人物特征为例》由外语类权威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发表,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于是诞生了研究英译《红楼梦》人物形象之念,然虑及时间和精力有限,遂先行研究英译《红楼梦》的主人公形象。
下面谨以自创小诗结束前言:
幻渺
梦里情痴抱恨长
梦外悲喜千般同
我
在中英文中旅行
摇动梦的风铃
讲
三个漂洋过海的可人儿
音容笑貌、爱恨情迷
给你听
姚琴
2017年1月于英国剑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