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清君侧,靖国难
北平,燕王府。
自收到朱元璋驾崩的消息后,朱棣再一次收到来自应天府的密信。
“啧~”
扫了一眼内容后,朱棣忍不住摇头发笑。
“应天府的消息?”
朱棣身旁,一个身着黑色僧袍的和尚问了一嘴。
这位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黑衣宰相,靖难之役的核心策划者,也是最大功臣之一的姚广孝,朱棣身边的最强智囊。
“嗯。”
朱棣点点头,顺势在姚广孝身旁的太师椅上坐下,并将手中的密信递了过去,“尚衣监正在赶制衮冕,进度很快,估摸着要不了几天就能完成。”
“这个尺寸,应该是那位三殿下吧!”
姚广孝神色平静,似乎对此并不意外,淡笑道:“果然如燕王殿下所料一般,太子妃与那位二殿下根本不是蓝玉的对手。”
“哼~”
朱棣冷哼一声,满脸鄙夷的道:“太子妃?吕氏她也配。”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对别人而言或许只是一句话,而对他来说,却是有着真实意义,因为他就是大哥朱标与大嫂常氏一手带大的。
若非大哥大嫂,他根本不可能有今天。
这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心思深沉的吕氏,朱棣非但十分看不起,甚至还怀疑常氏与大侄子的死与她有关。
只是,一直没找到证据,再加上后来朱元璋将她扶正为太子妃,他又得北上就藩,这才不了了之。
“至于这朱允炆,空有抱负,却无实才,若非雨莙是女儿身,他连被父皇和大哥关注的资格都没有,比我那怯懦无能的侄儿强不到哪里去。
甚至,这朱允炆比我预想的还要愚蠢,上回那密信你也看了,这个愚蠢的东西,竟然连真正的对手是谁都没搞清楚。
天真的以为,只要强过允熥,就能稳坐大位,简直愚蠢之极。
蓝玉那厮,权势之大,连父皇都有所忌惮,在没绝对把握的情况下,都不敢轻易动他,可笑这吕氏母子,竟没把他放在眼里。”
朱棣说着说着,忽然笑出了声来,这就是父皇挑的继任者吗?
相较于那些朝臣,他更了解朱元璋,很清楚后者将朱允炆带在身边,就是准备立他为皇太孙,临终的那个允代表的也是朱允炆。
“若三殿下真的荣登大位,那蓝玉必将一跃位极人臣,权倾朝野。”
姚广孝起身,将手中密信以盏灯之火燃尽,看向朱棣,神色肃然的道:“若其心怀歹意,必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削藩,剪除一切对他有威胁的人和力量。
当这大明天下再也没有能威胁到他的人后,定然僭越而上,以禅让之名,逼三殿下让出这中枢大位。
那般,我大明便与秦一般,二世而亡了。
难道燕王殿下真忍心陛下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就这般落入奸佞之手吗?”
朱棣心中轻笑。
这老和尚又开始了。
当年第一次见面时,姚广孝便称他有真龙之姿,彼时大哥正当面,可把他吓了个激灵,当即板着脸将其驱逐,并再三向大哥解释自己并无谋逆之心。
朱标非但未放在心上,反而建议他可以和这道衍和尚接触看看。
朱棣接触之后惊讶的发现,这老和尚学识渊博,修养远超于常人,眼界高远,甚至看待天下的许多观点都与他不谋而合。
从姚广孝身上,他获益良多,双方的交集也日益密切起来。
不过,当大哥得知姚广孝也会随他至北平主持大庆寿寺,北上临行前,特意提醒过他,姚广孝擅蛊惑人心,与这妖僧可交,但不可尽信,更得小心防备。
后来大哥的话也一一验证,这妖僧老是想蛊惑他,想将‘真龙之姿’这四字坐实。
别说有立嫡立长的祖训在,就算没有,他也不可能觊觎大哥的位置。
可这回,朱棣确确实实有些动心了。
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大哥这么年轻就去世了,更没想到父皇会突然驾崩,如今的应天府已然乱作一团。
符合条件那三人,二哥勇武有余,但才智不足,且凶狠残暴,他若登基称帝,对大明而言并非好事。
朱允炆与朱允熥两人,他更是完全看不上,还不如二哥朱樉,至少还能打。
更何况,如今蓝玉还有挟天子令诸侯的迹象。
朱棣深吸一口气,双眼微眯道:“若蓝玉真祸乱朝纲,本王必清君侧,靖国难,到时候,还需仰仗大师相助。”
姚广孝正欲点头应允,却听朱棣来了个转折。
“但,父皇他真的死了吗?”
朱棣意味深长的呢喃道。
“燕王殿下何出此言?”
姚广孝略显不解,“陛下驾崩一事,已然经过二殿下与蓝玉两人亲自确认,难不成还有误?”
朱棣笑而不语,他对他那位父皇可太了解了,不止猜忌心重,也十分善于下套。
欲要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
当年胡惟庸就是这样栽的,如今的蓝玉犹有过之。
更何况,这大明天下是父皇一生的心血,怎么可能会留下蓝玉这么大个隐患撒手人寰。
他又不是突然暴毙,前面卧病在榻足有月余,这么长的时间,不准备好完整的遗诏?
临终之言只一个允字?
怎么看都有点奇怪,只是朱棣想不通,父皇假死是如何骗过朱允炆和蓝玉的....
或许,父皇他是真的驾崩了。
不过,无论真相如何,对他而言都没影响。
眼下,只需沉住气旁观即可。
......
春和宫。
哐啷啷~
书房里传出一阵天翻地覆的倒砸声,紧随着接连数声‘混账’紧随而来。
外面伺候的宫女太监被吓得心脏砰砰直跳,所有人都整齐划一的跪伏在地上瑟瑟发抖。
片刻之后,吕氏闻讯而来,看到书房满地狼藉的样子,还有瘫坐在太师椅上,双眼空洞无神的儿子时,瞬间黛眉微蹙。
“朱允炆,我是如何教导你的,遇事要冷静,要冷静,你这幅做派,耍脾气给谁看呢。”
吕氏三两步来到朱允炆面前,呵斥道:“若是你父王和皇爷爷看到你这幅样子,得多失望。”
“没了,什么都没了!”
朱允炆就像是疯了一样,悲极反笑,“母妃,你知道吗,我输了,明明形势一片大好,可我竟然还是输了,甚至我都想不明白是怎么输的。”
“什么输了?”
吕氏心里忽然一阵不好的预感。
“尚衣监都已经帮朱允熥做好衮冕了,没有杜安道这位司礼监掌印点头,尚衣监的人敢动手?”
“不止是杜安道被拉拢,甚至还有许多原本很看好且支持我的朝臣都倒戈相向,一个个都对我闭门不见。”
“父王与皇爷爷已经相继下葬,下一个大朝会,定然就是朱允熥登基称帝的日子。”
“母妃,我想不通,真的想不通杜安道为何会被拉拢,文武百官的眼睛都瞎了吗?选这样一个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