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管理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最好加强道德修养以获得天佑

《系辞·上传》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孔子解释说,“佑”是帮助的意思。我们做人做事,如果顺乎自然的道理,便能够获得上天的帮助,称为“天佑”。管理者坚持诚信待人,便能得到部属以及他人的协助,有如上天垂佑,无往而不利。

大易所说的天,原本就没有神的意思。天所指的,不过是自然的天,或者易理的天。兹说明如下:

1.自然的天

我们说天,包含地在内。看见苍天,应该想起大地。立一块后土的牌子,同时也代表皇天。所以自然的天,便是我们眼睛张开就能够看见的天地,即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相信,有天地才有万物。天生万物,其实是天地生万物。万物有天有地,才能够顺利生长。作为一个人,必须不忘根本,因此常怀谢天谢地的心情,不仅敬天顺天,还要小心事天。中国人对上天特别尊敬,也格外亲昵,常常把“老天爷”挂在嘴边。现代年轻人,说完“God”,常会接着说“老天”。有时候刚说“老天”,接下去便称呼“My God”。可见在我们心中,要走自然的途径,呼喊“老天”;想循宗教的神路,那就是“My God”。

2.易理的天

“天”看起来在我之外,实际上“天”所昭示的义理在我的心中,所以人的心便是“天”。我们常说“天理良心”,意思是人凭良心,即顺天理,“良心”和“天理”两者是合一的。

高怀民先生指出:大易所揭示的道理,可以说都包括在“法天地”之中。因为天地便是乾坤;由乾坤而成的宇宙万物,本身即自然在乾阳坤阴的流行法则之中。人为万物之一,也必须顺着天地的法则而生存发展。他进一步说明:如果人是为了维系宇宙的一致和谐而效法天地,认真说起来,这种观念并不正确。我们既生为人,生活在宇宙之中,应该明白我们的处境,是“不得不”效法天地,“不得不”维系与宇宙一致和谐的关系。因为滔滔江水东流,凭着人类这一滴水的微薄力量,想要顽抗巨流,根本是做不到的。

管理者的第12课

“凭良心”是决策的不二法门,管理者最好在作决策的时候,以不得不“凭良心”当作唯一的判断标准。因为这样一来,不但管理者自己“凭良心”,而且也会影响到干部和员工,大家也逐渐养成“凭良心”的习惯。实际上,只要组织成员能够各凭良心,组织文化就会以“凭良心”为主流。管理者常会怀疑“凭良心”的真实性与重要性,这个问题的破解方法:认清“不得不”的要旨,应该是有效而可行的。

现代科学发达,特别是西方国家凭借科技而强盛,令人觉得人力胜天,远大于天定胜人。殊不知大自然在不言不语中,已经默默地大力反扑。人类因科技而兴盛,也将因滥用科技而毁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发展科技,一方面也应该效法天地自然。

试观六十四卦之中,没有一卦不在表现天地自然的道理。我们常说的吉、凶、悔、吝、无咎,判断的标准就在于“效法天地”与“不效法天地”的差异,如图2-9。

图2-9 吉凶悔吝的关键

我们且以乾卦为例,《象传》说得十分明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勉励大家效法天道,奋发图强,永远都不停止。天道的运行,象征刚健而永恒;人法天道,当然应该自强不息。

解释九五爻辞的《文言》,说得更加具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九五爻辞所说的“大人”所表现的言行,必须契合天地覆载的好生之德。明察的能力,应该和日月一样;管理的措施,也要配合春、夏、秋、冬的时序;实施的赏罚,和鬼神的福善祸恶也要相契合。所言所行,有的表现在天时之前,譬如台风季节来临以前,要预先做好各种防台措施;到了台风来袭,灾害自然降低——好像人定胜天,天也不能违背这种未雨绸缪、事先预为防患的自然道理。有的言行,表现在天时之后,譬如冬季家家户户生火取暖,现代使用电热器,就应该特别谨慎,以防火灾,便可以获得安全。先天是天不违人,后天是人不违天。可见天定胜人和人定胜天,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同,实际上是一样的——两者都应该遵循天地自然的道理。

这样看起来,只有“大人”才够资格人定胜天。因为“大人”对于天地之道,不但了然于心,而且心存善念,务必敬天、顺天,用事天的态度来先天,以致天也不能违背,表现出人定胜天的功力。

天不违背“大人”的言行,不是因为“大人”位高权大,而是由于“大人”明天理、法天地,一切顺天理而行事。天对“大人”如此礼待,一般的民众当然也要加以敬重,同样仿效天地,对“大人”的言行不能违背。鬼神尚不如人,对“大人”的言行,更应该不违背才是。

管理者如果明白这些道理,回头再来看“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一句话,很容易理解管理之道必须以修身为起点的道理。

唯有修身,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够先天而行,获得天的支持,后天而行,也得到天的协助,好像上天时时在保佑一样。

大易管理,看起来具有象、数、理、占四大功能,已如上述。但是真正的基础,仍然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道德修养的提升,所以《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从事哪一种行业,担任哪一种事务,全都以修身为根本。

管理者的第13课

现代人受到西方的影响,经常强调对自己要有信心。实际上一个人当然要具有信心,只是不能够对自己有信心。以免看在上天眼里,认为不需要上天的庇佑,因而从协助的名单中删除,势必一切靠自己,显得格外辛苦。我们倡导对上天要有信心,认为得道者多助,上天必然庇佑应该加以协助的人。我们只要行功立德,一定会获得上天的庇佑。这种坚强的信心,使管理者成功时感谢上天的公正,而不致骄傲;稍有缺失,便自己反省,一定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不是怨天尤人。

我们把管理和伦理结合在一起,发展出德本才末的观念。任何一个人,先把品德修养好,再来谈论其他。部属选择明主,是选上司的品德;上司选择良臣,同样以品德为优先考虑的项目。西方社会的能力本位,实际上十分危险。只要所用的人品德修养欠佳,那就需要特别戒慎:其实能力愈高就愈可怕。

老天爷保佑好人,可以把它当作一种信心来看待。虽然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获得科学的证明。而现实社会,好人常常备受折磨,比恶人更加吃亏的现象,也令人怀疑上天公正的态度。但是,如果连这一句话都不相信,那人活着,还有什么依凭?皇天不负苦心人,应该是人类最后的一线希望,不要使其断绝,应该是大易管理最为坚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