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新明](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57/48403457/b_48403457.jpg)
第26章 华廷臣
“还行。”苏廷舜保留的说,给他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
岳长信点头道:“那好,我考考你。”
苏廷舜翻翻白眼,这小子每次听漏什么都要来自己这儿‘补习’,你把我当复读机呢。
“说吧。”
片刻后,岳长信微微舒口气,好像是刚抄完作业的样子,显得十分放松。
“还好有你,廷舜。”他拍拍苏廷舜肩膀,慷慨道:“今天我请客,桂花鸡吃不吃。”
“行。”苏廷舜一脸你自己看着办吧的表情。
学堂课业不算繁忙,重在个人理解。简单而言,比较考验个人智力。死读书的学起来肯定比较费劲,因为学习方法从一开始就不太对。
苏廷舜记住知识之后,自己过了两遍,然后又推敲一番,觉得没什么问题,这才开始继续记忆四书五经,以及表、论、诏、告、策文等知识点。
常记常新嘛。
没等一会儿,桂花鸡到了。
新明当然没有什么外卖,这是岳长信的长随跑腿买的。这个时候,苏廷舜也不得不感慨有点钱就是舒坦。
吃着桂花鸡,不待片刻,周围的人纷纷聚拢过来。
没办法,实在是香。
苏廷舜也并非是什么护食的,因此在看向岳长信后,对方表示这是送你的,你自己处理后,便和众人分享了一只桂花鸡。同样吃着桂花鸡的于责呈有些感慨,他发现这个武侯府出来少年,似乎有种云淡风轻的魔力,总能和身边人的关系处理的不好也不坏,同时也能让人对他抱有好感。
或许,正是因为对方是旁支庶出,这才能令他懂事的这么早吧。
吃人的嘴短,众人在聊天时,对苏廷舜偶尔插嘴询问的科举事宜,皆事无巨细,全部给苏廷舜讲解清楚。渐渐,苏廷舜也从这些人嘴中得知许多科举的事情。
比如,祈祷自己考试的时候别碰上屎号。
偶尔,也会有人说些愉悦气氛的话,不会单单只说科举。虽然这个话题大家越不过去,但是一直挂在嘴边,还是会给人很大的精神压力。
苏廷舜则不然,他要考的是县试,压力没大到汗流浃背。
让他感受最深的还是这里的氛围,在苏府私塾里面,他和于责呈单对单的学习,对于科举的急迫感虽然也很强烈,但是同这里一比,则又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更急了。
几乎每一日都有人谈论科举,或者是谈论相关的事情,几乎每时每刻不在接受类似信息的苏廷舜,心里说不紧张是假的。
日头已升至中天,众人吃饱喝足,或是手不释卷的读书,或是孜孜不倦的求学,或是坐在廊下,眯着眼享受片刻的宁静。在来时,苏廷舜还在心里恶意的想着,会不会有人给自己穿小鞋,然后来一出俗套的打脸剧情。
但实际上,他多想了。
这里的学生如非必要,鲜少有人愿意和别人争论什么。
刻苦读书,才是这里的人的唯一写照。
自然而然,所谓的麻烦呀,打脸呀,这种无聊事情,根本没有上演。
当然,偶尔有人说酸话却是不少。
“咱们这些庶出旁支,也只能看着别人进国子监做官,羡慕不来,只能苦读。十年寒窗苦,却未必能得到好结果。我说的没错吧,廷舜弟弟。”
一名面貌坚毅的青年拿着书卷,立在苏廷舜身侧。
这人名叫华廷臣,苏府大太太的族侄,同苏廷舜一样,庶出旁支出身。他俩之前是不认识的,直到苏廷舜来到这里,俩人得知对方身份,方才知道还有这样一层渊源。
说因此而互相抱团取暖不至于,不过总归要比别人更亲近一些。
哪怕苏廷舜再不愿意承认那些七拐八弯的亲戚关系,他也不得不承认,新明的宗族意识还是比较强的。比如这个华廷臣,他之前和苏廷舜可不怎么认识,但互相知道身份之后,此人对待苏廷舜的态度,要比别人好很多。
当然,可能也和他们的出身比较相近的缘故。
“廷臣兄长有此叹,向来是感受颇深。”苏廷舜靠着柱子,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同华廷臣闲谈。
华廷臣走到他对面坐下,说道:“姑母前日回家还说,苏家出了个有心气,让我们这些小辈多亲近亲近。可怜,我那位在国子监读书的兄长却不这么想。人家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位苏心宝呢。”
苏廷舜笑了笑,不做言语。
华家也是新明武勋出身,华家老太爷也是九武侯之一。与之相同的,还有曜国公汪府。
明光武帝册封勋贵时表示过,武侯和国公贵同一等。只不过,一个是用来册封武将,一个是用来册封文臣的。从此可以看出,苏家两个嫡子,先后和华家,汪家联姻。其背后意味着什么,路人皆知。
同样的,作为下一辈的嫡子,瞧不起庶出,很正常的事情,完全没必要因此而恼怒。
“廷臣兄今日怎么有这些感慨?”苏廷舜依旧云淡风轻。
他可不是什么兜不住话的人,不会因为对方三言两语觉得和自己遭遇很相似,就开始七嘴八舌的吐槽。
完全没必要。
华廷臣道:“只是感慨而已,虽然我从未见过那位在脂粉堆里打滚的苏心宝,但同你相比,在进取上,我觉得你更好。”
苏廷舜呵呵一笑,什么也没说。
他心想;拿我和苏心宝那个大脸盘子相比,真是在羞辱我。
不过,他倒是不会因为这件事情生气,对方只是实话实说嘛。
华廷臣也没什么恶意,他只是觉得自己和苏廷舜命运何其相似,都是勋贵庶出出身,却都要靠自己苦读出人头地。
反观,那些嫡系子弟,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走国子监做官。
虽然说国子监做官也有门槛,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国子监的,但规矩是人定的,事在人为嘛。只要不做的太过分,把所有嫡系子弟都放进国子监,便是宰辅也不会太为难勋贵。
不坏明面上的规矩,什么都能好商量。
瞧着艾知行踱步而来,苏廷舜开口结束话题。
“先生来了,走吧。”
瞧着苏廷舜起身离去的背影,华廷臣嘴角噙着笑容。
这是个很小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