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升阶笔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运营初阶知识

Q1 运营为什么像打杂

其实,运营本来就是打杂的。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

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在那个时间点,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没有叫作“运营”的岗位。原因非常简单:还不需要。

人们常说,互联网是一种基础设施。如果我们把互联网想象成一条公路,那么互联网上的各种应用就是这条公路两边的商家。有了商家之后,公路就不仅仅起到连接作用,而且可以形成商业圈,带来人气和商业价值。

早期,公路刚刚建成,路两边是没有商家的,但是在路上的人有各种需求,这些需求都需要被解决,此时就出现了商业机会。在解决需求的初期,讲求的是快速建设,也就是你先在空地上画个圈,然后把房子建起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大量开发人员来造房子,于是技术岗位上的人成了第一批进入互联网的工作者。

房子盖好了之后要装修,需要做个招牌,刷上不同的颜色,于是设计岗位上的人也进场了。早期设计岗位上的人叫美工,别的不做,只负责刷毛坯,把招牌弄好。

装修好了,房子里面不能空着,得进货,谁来干呢?早期的编辑。他们负责上货,塞满屋子。有了货品还不够,路上这么多店,每家店铺差不多,客人凭什么进你们家店呢?于是,策划出现了,他们负责吆喝,做活动,吸引路上的人进到店里来。

当路边的商店越来越多,竞争就开始了。好比有一条美食街,一开始街上的餐厅都是中餐,竞争特别激烈。突然有一天,有个人想到:都是做饭,我不能做西餐吗?非得做中餐跟大家一块竞争吗?于是产品差异化成了竞争中最先被看到的优势,那得找个人专门弄出产品差异化啊。让谁来做合适呢?

看看美国是怎么弄的,哦,有个产品经理!行,那我们也叫产品经理,于是创造出了这个岗位。

早期的产品经理有开发出身(偏技术)的、设计出身(偏交互)的,还有市场出身(偏商业化)的,因为这是刚刚创造出来的职位,没有标准,只能从现有岗位的人员中选择可转岗的人。

产品经理解决的是,对于同样的需求,如何通过不同的产品设计予以满足,也就是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一开始这种做法很容易被受众接纳,效果很好。但是等产品差异化竞争到了一定程度时,也出现了瓶颈。如何找到突破口?硅谷想到的办法是,把开发、市场、产品人员攒起来,让他们去想办法,于是增长黑客出现了。国内想到的办法是,另立一个岗位,让专人负责这件事,于是“运营”出现了。再次说明,这个岗位出现的最初目的就是要开拓开发、市场、产品都不碰但又必须有人做的领域。

所以早期的运营和产品经理一样,各种背景的人都有,有开发、美工、市场出身的,还有编辑、策划出身的,甚至有从产品经理转岗来的。不同背景的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一样,于是,100个运营就有100套运营方法甚至100种运营逻辑。

早年的时候,大家会讨论“运营和产品有什么异同”,现在会更多地讨论“运营和市场的定位有哪些差别”。由于运营这个岗位上的人是从不同背景转岗而来的,因此有很多差异需要去定义与解决。

其实,现在很多公司的运营已经不打杂了,而是做高度专精的工作,有朋友曾和我感慨,某巨头电商公司居然在招专门负责横幅广告位的维护和排期的运营,简直不可思议。

这件事倒不稀奇,十多年前一些大公司就有这样的岗位安排,因为横幅广告位是很值钱又有些讲究的资源,如果不让专人来做,就会出现各种利益冲突。产品的广告位是有限的,但大公司的业务是无限的,让哪个产品哪天上,用什么素材,都必须要有个说法,只有这样才能平衡不同业务的需求。

但是,很多小公司看到大公司这么做,自己也跟着做,就会出问题。

很多人入行时是新媒体人员,吭哧吭哧地写文章,3年之后还是新媒体人员,还在吭哧吭哧地写文章。写到最后,短视频的风口一来,立马感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受到了挤压。

对新媒体运营来说,这就是专精。但专精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沦为螺丝钉,技术一升级,自己可能就成了废品。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很多公司招业务方向上的操盘手很困难,不是因为做运营的人不行,而是因为行业过分追求精细化,导致螺丝钉太多,覆盖面不足。

所以,出于个人发展的考虑,运营就应该打杂,而不是追求专精。在打杂的过程中,运营通常会广泛接触各种业务模块。对任何岗位来说,能够广泛地接触不同的业务模块,熟悉并了解业务运行的规则,都是特别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