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山海经1:千万里江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南山经》里第一山——招摇山

《南山经》记录的是位于我国东南一带的山脉,其中第一列山叫䧿(què)山山系。

请注意,我们在解读《山海经》中的“山”时,先要理解山的含义。山有一个意思是“一座山”,自上而下分为山顶、山坡和山麓(lù),比如我们现在常说的泰山、华山、武夷山等。在这个概念下,山的地理范围比较小,主要是指山的主体部分。山另外还有一个意思,指伸展得很长的“一道山”,或者说“一列山”。这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山系”意义相近,就是指在成因上有联系且沿一定的走向规律分布的若干相邻山脉的总称。

《南山经》中的䧿山山系很长,一共有十座山,绵延二千九百五十里(山的数量及行经的途程均出自《山海经》原文,以下不再注明)。

在䧿山山系中,开头的一座山叫“招摇之山”*

*《山海经》原文中,对山名的记载多为“××之山”,本书为了叙述方便,大多简写为“××山”,以下不再注明。

哦,招摇山,是不是因为它很有名气,所以到处招摇?要不就是说它像神话里的妖怪一样,晃晃悠悠的,好像柳条儿一样随风起舞?

照这么说,它简直就是从《封神演义》《西游记》里溜出来的妖精山嘛。当然,这只是开玩笑。我认为这个名字跟它是䧿山山系的首山有关。它矗立在海边,相对海拔比较高,很容易被人发现。人们觉得它高大醒目,所以才取了“招摇”这个名字。

招摇山到底在哪儿呢?《山海经》中说它“临于西海之上”,意思是它高高地矗立在西海岸边。

那么,“西海”在哪儿呀?这我可说不清楚了,因为古人认为看不到的地方都是海,所以招摇山到底临的是现在的哪一片海,不好判断。不过,断定这座山位于䧿山山系的最西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这座山有什么独特之处吗?让我们来读一下原文:

南山经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jiǔ)而青华(huā),其名曰祝(zhù)余(yú),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gǔ)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mí)榖(gǔ),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yù)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xīng)狌(xīng),食之善走。


①青华:开青色的花。华,古代的“花”字。②榖:构(gòu)树。③其华四照:光华照耀四方。④不迷:不迷失道路。⑤禺:长尾猿。⑥伏行人走:指既能匍匐前行,又能像人那样直立行走。

这是《山海经》中最典型的一个叙述模式,所以我把它摘录了下来,让大家认真读一读。读懂了这一段,你就能举一反三,尝试着去读其他的篇章了。

这段描写中,包含了几个核心信息——山名、出产的矿产资源、山上的奇花异草或怪兽。整部《山海经》中各篇章的叙述方式基本如此,都比较质朴,就事论事,反映了古人朴素的语言风格。

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其中的几个细节。

《山海经》里说,在招摇山上生长着一种奇怪的草,名字叫祝余,猛一看好像是韭菜,但是开青色的花,人们吃了它就不会饿肚子。

这座山上还有一种叫迷榖的树,大约就是今天的构树,有黑色的纹理。仔细看,这种树似乎还闪着光呢。人要是摘一枚发光的树叶戴在身上,即便走在黑沉沉的大森林里,也不会迷路。——是啊,身上佩戴着可以照明的东西,自然就很少迷路了!

这座山上还有一种叫狌狌的怪兽,样子很像长尾猿,长着一对白耳朵,既能在地上匍匐前行,也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

狌狌

狌狌是什么动物呀?

有人说:“哈哈,这不就是猩猩吗?”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有研究者认为它是云南地区一种珍稀的动物——滇(diān)金丝猴。因为滇金丝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耳部长有茂密的白色长毛,远远看去耳朵就像白色的,这跟书中“白耳”的描述吻合;而且在外形上,说它“状如禺”也是准确的。也有研究者认为它是白叶猴,因为白叶猴的头部长有白毛,似乎跟狌狌差不多。我觉得不管它是什么猴,都是我国南方大森林里猿猴一类的动物。

哎呀,下面这段描述,读了就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了。

据说,人如果吃了狌狌这种动物的肉,可以走得很快(“食之善走”)。

古人在密不透风的丛林里行动起来非常困难,当然比不上抓着树枝、像风一样在枝梢跳跃的猿猴了。只听见树叶沙沙作响,它们就穿林度叶,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号称“百兽之王”的老虎也赶不上它们的速度啊!

古人最初靠狩猎和采摘为生,的确曾经食用过这一类动物的肉。我国古代有一部典籍叫《吕氏春秋》*,上面就说:“肉之美者,猩猩之唇。”可见在古代,至少在秦朝以前,吃它们的肉并不稀奇。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一部杂家著作。书中多引用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农业生产、地理、音律等方面的知识,为秦国一统天下提供了思想武器。

你可能会对“食之善走”这个说法嗤之以鼻,因为照这样的观点来看,难道我们人类吃了老虎肉,就能强壮威猛;吃了老鹰和燕子的肉,就能张开翅膀在天上飞翔吗?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嘛!

你别不信,古人还真像上面我们所说的那样,认为只要食用某种具有特殊能力的动物的肉,就会把对方的力量和精神吸收、融合到自己身上来,从而也具备这种动物的长处。

这种想法对不对?现在看来,当然不对!但这是一种原始观念,它既保留了一些原始宗教的印记,也是古人一种朴素的幻想。《山海经》中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你见了可不要觉得惊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食物资源越来越丰富。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都要爱护野生动物呀!

有一条河发源于招摇山,往西流入大海。河里有一种叫育沛(yùpèi)的水生动物(一说是植物),据说佩戴它的皮毛,肚子不会生蛊(gǔ)胀病。育沛长什么样?真有这么奇妙的功效吗?郭璞对它的注解是“未详”,意思是他不知道或没有了解清楚,我们在这里也不能妄加揣测。

好了,《南山经》中的第一列山系(䧿山山系)的第一座山(招摇山)我们就讲完了。我读书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做读书笔记。我把读这一篇文章时写下的读书笔记附在后面,请小读者看一看,或许你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滇金丝猴

我的读书笔记

《山海经》应该怎么读?

我在读《山海经》的时候,发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我们可以大体判断其中的山或山系处于我国目前的什么地理位置。有人说:为什么它们不是一一对应的呢?这是因为古代的测量水平跟现在不同,我们很难根据书中的数据做到精确定位;另外,有些山的名字、河的名字在历朝历代也不尽相同,《山海经》中记载的一些山名、水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可能消失了,所以我们现在找不到它们的原型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我们可以认识很多怪兽,但是大部分怪兽不是古人胡编乱造的,只是因为语言描述的原因,使我们觉得它们非常奇怪,什么“其状如鱼而人面”啊,“蛇尾有翼”啊,“其状如豹而长尾”啊,等等。在《山海经》创作早期,这些动物、植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上,我们在今天是能找到其中一些怪兽的原型的。

第三,《山海经》塑造的世界既有现实世界的影子,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后人读《山海经》时,既可以把它当成一部严肃的地理书来读,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光怪陆离的“科幻地理学”著作来读。

我喜欢先讲点儿知识,再讲讲故事,如果有可能,还想启发一下你的思维,让你不要被条条框框所限制。亲爱的小读者,你觉得我的讲述方式有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