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港资企业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典型的“香港制造”产业及企业

(一)特色产业

香港工业迅速崛起的过程中,涌现出一些突出的产业。表1-14列出了1960~1975年香港产品出口的分布情况,由于统计限制,本文采用莫凯在《香港经济的发展和结构变化》一书中研究的数据来分析,其中产品分类的方法是按照商品贸易分类法。主要选取纺织业、制衣业、塑胶业及电子工业来分析。

表1-14 1960年、1965年、1970年、1975年香港各类产品出口分布

续表

1.纺织业

纺织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香港发展最快的轻工行业,也是香港唯一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装备的轻工行业,香港纺织业被称为香港工业的“领头羊”和全世界最现代的纺织业之一[31]。香港纺织业发展始于1947年,主要是一批沪、苏、浙企业家在香港开设了多家较大型的纺织厂。1947~1954年,香港的纺纱能力增加了10倍,而从1955年到1962年,纺纱能力又增加了1.5倍。截至1962年底,香港共有纱厂35家,纱锭60万枚,雇用工人19000多名,年产棉纱60万巴。与此同时,香港还有大小布场263家,拥有织布机2万多台,雇用工人25600多名;大小染厂146家,雇用工人5200多名。1966年,香港开始生产人造纤维,此后产量增长也十分迅速。在此期间,香港的纺织业生产了大量的优质棉线、毛线等,除出口和本地销售外,也为新兴的制衣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但香港纺织品更容易受到进口国家的配额限制,1950年代末期,大量的香港棉纺织品出口到英国,引起了当地纺织工业的关注,进而对英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英国限制从香港输入棉纺织品,结果1959~1962年三年间,香港自动限制出口到英国的纺织品。这是香港纺织品首次受到配额限制。再接下来,香港成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正式会员,纺织品配额受到“自愿限制方案”(Voluntary Restraint Program)的限制,导致纺织品在香港总出口中所占份额日益下降。同样属于此类的还包括家具和鞋产业。当纺织品受到限制时,香港便提高品质,开始转向毛纺、混纺、成衣等方面进行转型。

2.制衣业

制衣业在香港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制衣业,一般品质较低,主要输往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主。1958年美国与香港地区之间实行棉织品贸易限制后,为了尽量利用配额和提高回报率,香港制衣业提高生产技术和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香港输美服装大量增加,制衣业也以此为契机得到迅速发展,香港很快成为世界知名的服装出口地之一。1960年制衣业和纺织业的合计产值超过了造船业,有接近半数的工厂工人受雇于纺织和制衣业。到了1970年,香港服装出口总值已经达到43.3亿港元,占香港全部产品出口的35%。这一年制衣业雇用人数比纺织业多两倍,成为制造业的最大行业。自此香港制衣业逐渐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道路发展。

3.塑胶业

塑胶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行业。1967年以前,香港的塑胶制品包括塑胶花、塑胶玩具和塑胶用品三大类。20世纪60年代中期,香港生产的塑胶花盛极一时,几乎独占了整个国际市场。但不久,塑胶花不受人们欢迎了,塑胶花厂基本关闭或者转产。至于塑胶玩具,早期玩具主要以塑胶为原材料,1960年有85%的玩具用塑胶做成。以后生产玩具的厂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生产技术,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玩具业。塑胶用品还包括日用品,例如厨具、雨衣等。1967年,塑胶制品的出口总值为9.23亿港元,占香港产品出口总额的12%。同属于此类型的还包括旅行用品和首饰等。它们虽然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是产品多样化、变化性强。香港的厂商利用其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新产品、新设计、新款式提高塑胶产品品质和产品价值,使塑胶业发展顺利。

4.电子工业

香港最早的电子工业是1959年成立的晶体管收音机,该厂专门为SONY牌收音机进行装配工序,1950年电子工业产品的出口额不足50万港元,而1969年已经增加到4.94亿港元,占香港产品出口总额的5%。1970年,香港的电子工业已经开始生产计算机零部件,从此进入计算机时代。同属于此类型的还有机械、科学与光学仪器和钟表等。这类产品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或70年代初期兴起,增长迅速。到了70年代,香港电器与电子产品出口已经超越纺织品,成为仅次于制衣业的香港本地出口产品。

(二)特色企业

关于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熊彼特(Schumpeter.J.)为首的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是一个创新者,他发挥开发新产品、找寻新材料来源、开拓新市场、采用新生产技术和发展新的组织形式等作用,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香港在工业化阶段,幸运地拥有了一群卓越、能干的企业家,推动了香港的工业化。香港企业家具有拼搏精神,追求成就的欲望强,驱使本港的工业发展。制造业著名企业家安子介回忆自己在1950年创办华山染厂的情况时说道:“当时建厂十分艰苦。华南染厂建在九龙青山道,那时香港经常断水,而染厂正需要大量用水,我们只好到山上去泵水使用。”[32]“二战”后,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类似的经历。本文以长江实业及利丰集团为例,从企业的发展历程及企业家精神的角度探讨香港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历程。

1.长江实业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江实业)为长江集团的旗舰,是一家地产发展及策略性投资公司。它是香港一家跨国企业,集团在香港的分公司包括三家同为恒生指数成分股的上市公司: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及电能实业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记电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和记港陆有限公司及TOM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实业到目前为止为香港规模最大的地产发展商之一。提及长江实业,人们的第一反应都会想到香港首富,也就是长江实业的创始人李嘉诚。而他的奋斗史也恰恰反映了香港的制造业发展史。

(1)手工作坊式的塑胶产业起步

李嘉诚于1928年在中国东南部的沿海城市潮州出生,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1939年6月,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家里。此时,香港恰逢乱世,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前夕,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而父亲李云经又在这时因劳累过度染上肺病。因此,李嘉诚很早便辍学步入社会。1945年8月,日本投降。李嘉诚被调入高升街的一间钟表店当店员,学会了钟表装配修理技术。几经跳槽,李先生不足15岁时到一家塑胶贸易公司任职。凭着努力,他18岁做了部门经理,20岁升为总经理。然而正是他具有香港企业家“追求创业”的精神,1950年夏新中国成立之初,22岁的李嘉诚决定开始创业,创立了“长江塑胶厂”。之所以选择塑胶产业,是因为他确定塑胶产品作为时代的新兴事物,具有低廉、耐用的特点,比木材和金属产品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他选择了生产塑胶玩具和家庭日用品为发展的突破口。

当时,“内地数十万难民”涌入香港,香港闹房荒,因此资金、厂房、设备都受到较大限制,只能采用落后的手工旧作坊的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李嘉诚同时身兼老板、操作工、技师、推销员、会计等多个职务。由于李嘉诚对推销轻车熟路,订单逐渐增多,发展非常顺利。

(2)开发新产品,生产塑胶花

一帆风顺式的发展背后往往蕴含着较大的危机。长江塑胶厂曾出现产品质量等相关问题。随着塑胶工厂的日益增多,竞争也日益激烈。竞争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粗劣的产品必然会被逐出市场。1955年,经历“质量门”事件后,凭借真诚与诚信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李嘉诚生产的塑胶产品在香港市场占有了一定的份额。但是如果没有新的产品出现,迟早还是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1957年,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无意看到一则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正全面倾销欧美市场。这则消息使李嘉诚意识到: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于是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经过精心的研制和数次的实验,带领长江塑胶厂率先在1957年生产出了第一批塑胶花,并且价格低廉、款式新颖。这些塑胶花迅速抢占香港及东南亚市场,凭借塑胶花这一契机,李嘉诚和他的长江塑胶厂迎来了创办以来的第一次飞跃。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长江塑胶厂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

(3)扩大规模,构建股份制公司

虽然塑胶花为长江塑胶厂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如果不扩大规模、添加设备、改变原有的生产条件,那么长江实业很难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因此,他决定学习西方的企业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将“长江塑胶厂”进行股份制改革。首先第一步改革是组建合伙式的有限公司,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租赁厂房,投入生产。1957年底,长江塑胶厂正式改名为长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厂房分为两处,一处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仍生产塑胶花。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塑胶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第二步改革是发展到相当规模,申请上市。果然,1972年11月长江集团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此时,李嘉诚把香港企业家所具备的灵活、创新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4)寻求海外销路,扩大市场规模

长江公司塑胶花在香港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后,李嘉诚开始考虑效仿纺织品、制衣业等行业,打开海外销路,以此带动生产。李嘉诚寻找各种机会,带领欧洲的开发商参观长江公司,并用自己的真诚与物美价廉的产品,获得了欧洲最主要市场的批发商的青睐。从此,李嘉诚的产品直销欧洲市场,接下来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并成为“塑胶花大王”。

(5)介入地产市场,走向事业辉煌

从李嘉诚艰苦的创业历程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善于洞察先机、勇于开拓的商业奇才。20世纪50~60年代,塑胶花业兴旺一时,它除了物有所值、美观耐用的优点外,还迎合了人们赶时髦的心理。但是万物“盛极必衰”,塑胶花于是1958年,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兴建一幢12层高的厂厦,靠出租物业赚取相应的利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1967年,“左”派暴动,地价暴跌,李嘉诚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全部兴建楼宇收租物业,虽然资金回笼较慢,但是有稳定的租金收入。同时物业增值,到了1979年,长江物业的利润已经开始超过塑胶花。

总体来看,整个20世纪,香港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极为特殊的地位带给了香港众多的商机。而李嘉诚成功地抓住了这些机会。首先20世纪50年代,在李嘉诚创业初期,大批逃避战乱的人们涌向香港,给香港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劳动力,也使香港本地的市场容量扩大了许多,为长江塑胶厂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及市场;同时,香港经济由转口贸易转向加工贸易,香港的工业以纺织、成衣业为龙头,塑胶、玩具、日用五金等产业相继崛起,成为香港经济新支柱,李嘉诚的塑胶厂的创立、兴起与发展恰好顺应了这一经济转型的历史潮流。但李嘉诚之所以能成功地把握每一次历史机遇,也与他自身所代表的“创新、坚持、诚信、灵活”的香港企业家精神是分不开的。

2.长江制衣

长江制衣集团于1949年由陈瑞球博士创办,并于1970年上市,是香港最大服装集团之一,是享负盛名的OEM/ODM成衣生产商。公司成立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多元化的制衣企业,业务遍布全球,员工超过2万人,门店超过1200间,是一个集成衣制作、纺织、批发于一体的跨国集团,主要生产男女装、西裤、休闲裤、外套、马球衬衫及T恤等。旗下子公司YGM贸易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出产香港品牌成衣。厂房分设内地、马来西亚及港、澳等地区,业务遍及东南亚、美国、意大利、法国及英国各地。长江贸易有限公司是该集团另一上市公司,主营成衣批发及零售业务,并代理皮尔卡丹、华伦天奴等名牌服装。集团以香港地区为基地,并扩展中国其他城市以至世界各地。该公司在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孟加拉国和内地都设立了办事处;并于香港、内地(无锡、番禺、东莞)及孟加拉国和柬埔寨建立了生产线。外销市场以欧美、日本及东南亚为主。

创办人陈瑞球,1926年10月22日生于广州,被称为“香港纺织大王”,现任长江制衣集团、YGM贸易有限公司主席,香港著名实业家、工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曾获香港政府授予“太平绅士”并颁授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及英女王颁授“英帝国官佐勋章”。在香港,提起陈瑞球的名字,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香港的纺织制衣业,而他正是香港光荣的旧经济及香港现代创业精神的写照。以面积计算,香港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百万富翁。他们大多数在房地产或股票市场致富;陈瑞球则属于少数的例外。他致富之道是传统的:就是先制造,后销售。

1937年,陈瑞球11岁丧父。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陈瑞球一家搬迁到澳门。一年后,澳门发生霍乱疫症,陈家又迁往香港。然而,1941年香港沦陷,为躲避战乱,陈家逃往广州,不久再辗转至澳门。从此,陈瑞球结束了求学生涯,走上了经商之路。直到1945年9月16日,香港解放,陈家再次移居香港,传承祖业,继续做传统的布匹丝绸生意。1949年,陈瑞球在香港创办长江制衣厂,主要生产衬衫供应本地市场,其后更出口至欧美市场。他对香港纺织业制衣业的发展曾做出突出的贡献。

首先,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口配额制成立时,殖民地政府倾向于将所有配额分给英资和印资的出口商,陈瑞球与已故林根成先生联合各大商会代表向政府力争公平分配配额方法,最终获政府同意,出口商和厂商各分一半配额。此举不但为香港制衣业奠下基石,也为香港成衣出口带来三十多年的平稳增长,使纺织业及制衣业成为本港的一个主要工业。

其次,纺织制衣业是由纺纱、织布、针织、漂染和成衣这几个主要生产环节所组成,早年每个生产环节都有自己的商会。为了将各个不同的纺织漂染制衣业商会凝聚起来,陈瑞球和业界翘楚于1988年成立香港纺织业联会,他亦在众望所归下成为该会首届主席。陈瑞球定期向政府剖析实况,提供意见,多年来无私地捍卫业界的整体利益;最令人称道的是,经过他多番努力争取,香港纺织业联会终于在立法会功能团体组别争取到一个席位,为香港成衣出口三十多年的平稳增长奠下基石。

陈瑞球不只是照顾他的同业,他更相信成衣业要健康成长,就必先照顾前线工人。20世纪80年代香港尚未有强积金,长期服务金(员工被解雇或退休,雇主要按年资做出补偿)成为员工离职的唯一保障。陈瑞球以资方代表的身份,以多种方式参与香港的劳资关系发展,成为业内的理性声音,致力平衡东主的需要与工人的利益;最终促成长期服务金计划的落实。长期服务金计划被誉为香港劳资双方经协商而达成共识的里程碑。

3.利丰集团

香港利丰集团起源于广州的华资贸易(1906~1949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出口贸易商号之一。初时该集团只从事瓷器及丝绸生意;一年之后,增添了其他的货品,包括竹器、藤器、玉石、象牙及其他手工艺品,以及烟花爆竹类别。1937年12月28日,利丰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创立。截止到2012年,集团旗下有利亚(零售)有限公司,利丰集团、利邦与利越时装有限公司。利丰(零售)有限公司业务包括大家所熟悉的OK便利店、玩具“反”斗城和圣安娜饼屋;业务网络覆盖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东南亚等其他市场,逾600家店。利和集团,以专业物流服务为根基,为客户提供经销、物流、制造服务领域内的一系列服务项目。业务网络覆盖大中华区,东盟,美国及英国,经营着90多个经销中心,在内地设有18个经销公司,10000家现代经销门店。利邦时装有限公司是大中华区其中一家大型男士服装零售集团。现在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澳门收购经营11个包括Cerruti 1881,Gieves & Hawkes,Kent & curwen和D'urban等中档到高档的男士服装品牌,全国有超过350间门店,设于各一线城市之高级商场及百货公司。利越时装有限公司,负责中国内地里奥(LEO,意大利)、捷宝(GIBO,意大利)、古杰师(UFFIZI,意大利)、奥维路(OVVIO,意大利)、绿适(Roots,加拿大)品牌销售业务。

它虽然并不是传统的香港制造业,但其发展也能间接体现出香港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1)植根香港的出口贸易商

1935年初,由于战争原因,冯柏燎先生将成立于广州的利丰集团转移到香港。在香港初期,利丰集团仍然主要从事进出口业务。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反而促进了香港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输往英国的港制手电筒最受欢迎,因此,在此期间,利丰成立了——域多利电筒制造有限公司。但随着香港的沦陷,占领当局实施贸易垄断政策,香港大多数的贸易、制造陷入瘫痪。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利丰产业迅速恢复,主要经营藤器、竹器家具,中国土特产如象牙、爆竹等,主要出口美国,货源则大多数来自香港本地及内地。

(2)积极参与工业化进程

香港工业化开始后,纺织、制衣业进入全盛时期,塑料、玩具、钟表、金属制品等也相继发展,并带动了香港航运、金融等产业的发展。面对香港经济的转型,利丰也及时调整策略,积极参与工业化进程。尤其是1949年以后,难民潮涌入香港,劳动人口突然增加,有助于香港发展以制造生产为主导的劳工密集市场经济,利丰最初的出口产品类别包括服装、玩具、电子产品及塑料花。塑料品、烟花及纺织品这罕见的组合,让利丰成为香港以现金计算的最大出口商之一。

当时,塑料花业一度成为仅次于纺织业的第二大产业,利丰向当地厂家大规模采购塑料花产品出口海外,并成立了“伟大实业”公司,专门生产塑料花。最值得称道的是,它采用了上文提及的“外判”的生产方式,按件计发,将塑料花瓣派发给家庭,由家庭的主妇及儿童做成塑料花成品,为数以千计的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除了塑料花外,利丰还涉足藤器、木器等产品的生产,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利丰专门从事采购代理服务。

(3)专门化采购业务

20世纪70年代初,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以低成本的方式互相竞争。西方的零售商则越来越倾向于直接与亚洲供货商交易。在此情形下,利丰再难以按照以往外向型的出口模式继续盈利。于是公司决定上市,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专注于做生产的管理者,为以美国为主的零售商提供增值服务,包括在亚洲物色最具效益的生产基地和协助这些美国企业处理在亚洲的采购业务等。

利丰集团的发展也与香港工业化的进程息息相关,为香港工业品的对外出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利丰自身的业务结构,也能反映香港工业化的转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