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一、中国人均GNI的提升以及在世界银行收入分组中地位的变化
一个国家的一般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从多个不同的方面来反映,但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是人均GDP或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均GNI)来反映,在实际应用中,人均GNI使用得更为广泛,世界银行的低、中、高收入分组,就是以人均GNI为标志的。[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人均GNI只有200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属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通过20年的发展,1998年中国人均GNI达到了800美元,成为下中等收入国家;又用了12年,2010年的中国人均GNI达到了4 340美元,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2016年,中国按三年平均汇率法计算的人均GNI超过了8 000美元,为1998年的10倍,比2010年接近翻了一番(参见表2.3)。
表2.3 1998—2016年世界银行的收入水平分组及中国所属的组别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世界银行的收入水平分组中的低收入和下中等收入分组,参考了世界银行的业务分类(the operational categories),收入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能够有一定的贷款优惠;但是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分组,则是根据经济分析的要求来确定的。1989年,世界银行研究部门向世界银行提供了一篇工作报告“人均国民收入,估算国际比较数字”(Per Capita Income: Estimating Internationally Comparable Numbers),提出以1987年6 000美元为“工业化”(industrial)[2]经济体人均GNI的标准,作为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NI的下限,如果达到了这一标准,那么这个国家就是“工业化”国家,当然也就是高收入国家。从表2.3中可以看到,高收入的标准是在变化的,这是因为全球的价格总水平在不断提升,因此这个标准要把全球价格一般水平的因素考虑进去,而调整的依据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折算系数(the SDR deflator)。这也就是说,从1989年以来,世界银行的“工业化”或“高收入”的标准一直是按1987年价格的6 000美元规定的,没有发生变化。[3]中国1987年的人均GNI为320美元[4],为当年高收入标准6 000美元的5.33%,而在2016年则为当年高收入标准(12 235美元)的67.5%。30年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从表2.3中可以看到,在过去20年间,虽然这一比重在不同时期提高的幅度有所不同,但每一年都在提高,如果中国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按三年汇率法计算的人均GNI为高收入标准的比重每年平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那么不到10年,也就是在2025年以前,中国有可能成为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的高收入国家,也就是工业化国家。
二、中国人均GNI的国际比较
表2.4列出了世界上最大的20个经济体(同表2.1)的人均GDP情况,表中的排序指的是在为世界银行提供了数据的216个国家和地区中的排序,但其他国家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小,所以我们仍然选择这20个国家进行分析。表中分别列出了以三年平均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各国人均GNI,可以看到,用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人均GNI虽然数值有所不同,但除了个别国家外,大多数国家在世界上的排序情况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别,按三年平均汇率法排序靠前的国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也是靠前的,反之亦反。还可以看到,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其购买力平价法得到的结果为三年平均汇率法的倍数通常较低,反之亦反,这说明人均收入水平与价格总水平的高低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表2.4 2016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均GNI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表2.4中的高收入国家最多,共有13个,排序大多在50名之前,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体;接下来是上中等收入国家,包括土耳其、俄罗斯联邦、墨西哥、巴西和中国,其中的俄罗斯联邦原先是高收入国家,但经济衰退和油价下跌使其在2015年重新变为上中等收入国家。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的墨西哥和巴西,是南美国家的两个代表,其他南美国家的人均GNI也和它们差不多,有的已经进入了高收入国家(如智利),有的成了高收入国家之后又退了回来(如委内瑞拉),这些国家是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人均收入水平到达上中等收入组的上限或高收入组的下限后,经济陷入停滞,多年徘徊不前。对比表2.2可以看到,在主要经济体的上中等国家中,只有中国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再下来就是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这两个国家,都是下中等收入国家,这几年都保持了正增长,印度的经济增长还相当好,在主要经济体中仅次于中国。
从中国的人均GNI在世界上的排序看,中国在全世界216个列入排序的国家和地区中已经名列93,进入了100名以内。从绝对水平看,按三年平均汇率法计算已经高于上中等国家的平均水平(8 209.6美元),但和世界平均水平(10 302.4美元)还有一点差距;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则达到了15 500国际元,和上中等国家的平均水平(16 537.1国际元)与世界平均水平(16 095.1国际元)已经非常接近。显然,在这个发展水平上如果用人口加权计算世界经济总量,由于中国所占的权数大,中国经济无疑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和高收入国家相比(按汇率法计算的平均人均GNI为41 045.7美元),中国的人均GNI仍然还很低,仅为它们的20%或1/5,如果从赶超的角度看还有巨大的空间。在经济发展史上,当代已进入高收入阶段的70多个国家,人均GDP水平达到上中等收入起点后完成跨越进入高收入阶段起点,总体上平均用了12—13年的时间,其中人口大国用了11—12年。中国人均GDP水平在2010年达到世界银行划分的当代上中等收入水平线,预计到2020年全面小康之后不长的时间,2023年前后跨越上中等收入阶段是有根据的。从资源条件、科技发展、市场需求及供给能力来看,跨越世界银行的“高收入”标准现在已经不是太高太远的目标,经过努力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在跨越这一水平之后,由于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国还有可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好的发展。因此,虽然中国已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达到新阶段,一系列矛盾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史看,中国每跨越一次经济发展水平的节点,都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提出到20世纪末要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达1 000美元左右、建设小康社会。这在当时看是一个伟大的目标,而从后来的发展看则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我们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实现了预定的发展目标。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下中等国家的跨越;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深化的市场化改革,又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国内经济和出口都出现了积极的发展,这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中国在2010年又实现了由下中等收入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伴随着这种跨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2009年,中国的商品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5];2010年,根据当年公布的数据,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6];而到了2013年,中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则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从主要生产部门来看,1998年中国成为下中等收入国家之前,农业增加值已经超过了美国;而进入21世纪后,制造业开始加速增长,正好在中国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的2010年,制造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参见表2.5)。而整个工业和第二产业,则在201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7]从表2.5中可以看到,中国由下中等收入国家发展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期间,是中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12年,中国GDP占美国的比重由11.3%提高到了40%,而制造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则由22.8%上升为106.6%。所以这一阶段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主要是由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和第二产业带动的。从表中还可以看到,中国的农业和制造业的总量超过美国这一世界最大经济体后,发展并没有停滞,还在继续发展,而我们的第三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只要我们不像拉美国家那样出现制度问题和发展问题,那么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完全有可能再前进一步,跨越高收入国家的标准,经济总量将会赶超美国,将会成为对世界经济更有影响力的国家。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时期,也正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实现这一目标之后到2035年,不仅经济总量将可能实现对美国经济的超越,而且人均GDP的水平将在跨入高收入阶段起点线之后再进一步超越世界平均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均GDP水平将超过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世界。
表2.5 1998—2012年中国和美国三个经济总量指标的比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国和美国的相关数据分别取自API_CHN_DS2_en_excel_v2和API_USA_DS2_en_excel_v2。
[1] GDP与GNI分别用生产和收入账户计量了国民经济的总量,从具体数值上看,二者之间相差了一项“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从人均水平的具体计算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相差的数值通常很小,不会影响国际比较的结果。
[2] 严格地说,“industrial”翻译成产业化更加合理,因为它指的不仅仅是工业的发展,而是反映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
[3] 参见World Bank,“How Are the Income Group Thresholds Determined?”, [2018-12-01],https://datahelpdesk.worldbank.org/knowledgebase/articles/378833-how-are-the-income-group-thresholds-determined。
[4]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
[5]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资料。
[6] 根据世界银行后来公布的数据,中国的GDP在2009年就超过了日本。
[7]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分行业增加值分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