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皇族:清代宫廷社会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北京

北京城主要的空间布局和建筑在清朝占领北京之前很久就形成了。作为辽、元、明各朝的都城,北京以南北中轴线为坐标,有宽阔的街道通往城中央的宏大宫殿群。北京被划分为棋盘一样的若干“坊”,再由无数条小胡同继续细分。甚至城墙内的湖也各具特色,七百年后仍保持不变。(22)

不过,大清为北京增加的东西并非无足轻重。著名清史专家戴逸把北京城的重修归功于乾隆皇帝。明清两代的其他帝王对北京城的影响都不及乾隆皇帝。大清帝国国泰民安,国库的盈余被用于资助公共事务。1738年后的三十年里,乾隆实施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建设计划。他改善了京城的水利控制系统,整修了京城的道路和城墙,翻修了宫殿和御园,并修建宁寿宫作自己退位后的颐养之所。(23)1736年,坍毁的太庙得到重建;18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北京建成了许多寺院,并重建了重要的国家级祭祀场所。

满族人保留了北京的儒家符号体系。北京是一座圣城,与皇天上帝之都一样神圣。由于国家的两项主要职能是祭祀(例如宗教礼拜)和战争,国家宗教中的重要祭坛就成为都城的关键组成部分。最初这些祭坛都被建在城墙之外的郊野。从东汉(25—220年)开始,冬至日可在城南祭天,夏至日可在城北祭地(参阅图一)。北京的天坛坐落在外城最南边一个有围墙的大园子中,地坛则位于内城以北。(24)它们与位于内城城墙东西外侧的日坛和月坛组成了皇家在四个方向上的祭拜场所。

图一 清代北京重要的祭祀场所和区域分布图

满族人做出的最重要的变动是把北京分成了外城和内城。这种双城模式最初出现于辽代,1644年之前满洲的所有都城皆仿此而建,甚至皇帝巡幸塞北时临时搭建的帐篷城布局也不例外(参阅前文关于承德和木兰的论述)。(25)北京的区域划分是与帝国的政治和社会分界相对应的。统治者和旗人住在内城(外国人称之为“鞑靼城”);被征服的汉人住在外城。这种分区而住的做法始于满洲军队进入北京城四年之后。早些时候,多尔衮曾通过禁止旗人抢掠平民而鼓励汉人接受满族的统治(1644年),并声称“满汉一家”(1647年)。然而,民族冲突却迫使这位摄政王于1648年10月5日做出规定,让两个民族分区居住以“各安生业”。所有的汉人都被命令迁往南城。此后清帝国一直奉行分区而居的政策,所以旗人总是住在城中之城。(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