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清夷军入居庸三首[1]
匹马行将久[2],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3],只讶客衣单。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4],云雪尚漫漫。
[1]居庸:关名。在北京昌平军都山(旧称居庸山)上,两山夹峙,地势险要。唐时又称蓟门关。
[2]将:渐。
[3]别:指气候与内地不同。
[4]极:穷尽。
古镇青山口[1],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2]。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3],归去结茅茨[4]。
[1]古镇:指居庸关镇。
[2]堪:可,能。迟:慢行。
[3]东山: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后遂以东山泛指隐居之地。足:充足,多有。
[4]结:构筑。茅茨:草屋。
登顿驱征骑[1],栖遑愧宝刀[2]。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绝坂冰连下,群峰雪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3]!
[1]登顿:上下。指山行。
[2]栖遑:奔忙不定。愧宝刀:谓徒有武艺而不得用。
[3]青袍:唐代流内官分为一至九品,其中规定八、九品着青色官服。此指县尉卑职。
清夷军在居庸关外,这组诗作于天宝十载(751)冬送兵至清夷军后还入居庸关之时。第一首写送兵征程之艰苦。首二句说山路难行;三、四句写边地的严寒异于内地;五句说寒溪泉声凄苦,实际不是“泉声苦”,而是诗人的心绪苦,此即移情入景;六句中的“干”字,不仅写出了树叶的枯黄(眼见),还写出了风吹焦叶的声响(耳闻);末二句以云雪的漫漫无际来表现边地的遥无尽头。
第二、三首接写还入居庸关时的心情。诗人有满腹安边之志难酬的牢骚,如云“栖遑愧宝刀”,云“微禄果徒劳”等等,而所谓“出塞应无策”,则是出于愤慨的反话,“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蓟中作》),才是诗人的真正心声。在不满和失望之余,诗人终于下定了辞去封丘尉职的决心:“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且在回封丘不久后真的辞官去职。这两首诗多直抒胸臆,但间或也用写景来烘托感情,只是其写景皆以大笔勾勒,而很少对景物作细致入微的描绘。高诗写景,大都具有这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