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可冀院士序
中药注射剂的开发及临床应用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是在临床实际需要和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具有不同类别注射剂型的药物。最早面世的是20世纪40年代的柴胡注射剂。这些中药注射剂保留了传统中医药的理论思维特点,一般都具有起效较快,作用较迅速的优势,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类感染性疾病等。不过,近些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也陆续出现一些异议。主要是由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数量相对于其他中药剂型为多,上市后疗效评估及安全性(包括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的循证医药学研究不足及重视不够。
迄今,我国具有国家药监部门批准文号的中药注射剂已有一百多种,其安全性和疗效评价也已引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启动了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工作。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也都设立了多个相关课题,对其制剂合理性、应用性与科学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相信中药注射剂日后将会有新的发展;在净药材投料、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明确及设计、单一或混合增溶或助溶剂的选择、稳定性及可能致敏原的探讨等方面,都将会有新的进步,以适应我国 “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需求。
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的核心目的之一是通过获取并分析高质量临床证据评价中药注射剂的疗效与安全性,而目前已知可信度最高的临床证据就是系统评价即多个随机对照研究的综合分析。因此,中药注射剂的系统评价研究结果是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的最重要临床证据之一,对于科学、准确、全面评价中药注射剂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系统评价研究》的主编吴嘉瑞教授多年从事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十余年前曾应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开展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并致力于基于临床大数据的中药注射剂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相关成果2013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4年以来吴嘉瑞教授又先后主持两项中药注射剂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系统评价研究》主要是以吴嘉瑞教授多年来取得的中药注射剂系统评价研究成果为核心素材,并汇集国内多位相关领域专家的中药注射剂系统评价研究成果,全面深入论述剖析了中医药系统评价的理论、方法,完整呈现了清热类、活血类、抗肿瘤类、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系统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应用等进行了实事求是的阐述。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系统评价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中药注射剂系统评价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该书的问世将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决策提供可靠佐助,为中药注射剂循证研究提供系统支撑。总之,本书是在大数据研究和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双重学术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高水平学术著作,在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等相关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付梓之际,主编吴嘉瑞教授邀我作序,愿吴嘉瑞教授及其团队继续努力,为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和中药注射剂的科学合理应用,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医大师
2017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