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管理更高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做到才能要求别人

作为管理者,在工作中最忌讳的就是自己侃侃而谈,却不懂得进行自我管理,对下属提出的要求自己却没有半点头绪。毫无疑问,这样的管理者是失败的,在管理上,自然也就不得其法了。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己都不能做到的话,怎样来规范下属呢?

陈明是一家集团的总裁,那家集团是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手创建的。他在他们公司几乎就是一个精神领袖,他的员工对他的敬佩之情使得他们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究其原因,还是陈总在创业时期的工作作风在员工那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据内部人员透露,陈总每次演讲或参加会议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稿件一遍遍梳理,他的助理也一直陪着他到凌晨,然后稍微休息一下就赶到会场。他希望每次登台都是脱稿演讲,把自己的热情传递给与会的每一个人。他做到了,仅仅是因为他那份废寝忘食的精神。他的下属更是因为得到了这份精神的传递,变得生龙活虎,对工作也都充满了干劲。

试想一下,如果陈总不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他的下属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呢?陈总不是工作狂,只不过他懂得管理的精髓,即有效的自我管理。换句话说,也就是他深刻地明白,倘若自己不能成为榜样的话,就没有资格要求下属尽心为公司付出。就好比搬家一样,你邀来几位很好的朋友来帮忙,但是自己却两手空空地闲着,偶尔还唠唠叨叨地指挥其他人,那么,即便是再好的朋友,他们心里也是不爽的。

提起《包青天》里的展昭展大侠可谓是无人不知,扮演这个角色的何家劲当年也是少女们心中“男神”的不二人选。在出演展昭这个角色一炮而红之后,他的戏量就逐渐减少了,不过我们还是偶尔能够在荧幕上看到他的身影,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马永贞等等。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他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到了商界——与朋友合资开办了一家经营健康产品的公司,而公司的名字就是以他的影迷会来命名的——劲家庄。后来,劲家庄更成功申请到旅游牌,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变成了惠州著名景点。之所以提到何家劲,是因为他转战商界,成为大老板之后,依然保持着出道时的那份心境,与清洁阿姨同桌吃饭,一点不显做作之态,而是完完全全的本质流露。这样的管理者越来越少了,能够放下姿态,以身作则的管理者更是凤毛麟角。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想要让员工贯彻执行自己的命令,那就要先管住自己,使下属敬服,这样下达的命令或决策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韩先生是一家咨询公司的课程策划,每天都要预约、拜访客户,并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和形式。作为他的顶头上司,高总却是一位眼高手低的典型代表。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就变得日趋严峻。

韩先生经常打电话给他的朋友,以期他的烦恼能够在朋友那里得到宣泄。其实,他们之间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矛盾,无非是韩先生的课程是基于客户需求来设计的,而高总对课程的把控则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进行的,完全不会考虑市场因素对课程销售的影响。更何况,高总是助理出身,强项应该是执行,而非把控大局。这就直接导致了他总是喜欢在细枝末节上吹毛求疵,而不是给下属提供大的战略方向。

一次,韩先生又打电话过来说:“我感觉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这次又是怎么回事呢?”朋友问他。

“我做好了一个冬季的课程,但是在他那里没有通过。很简单的原因就是这不是他想要的,但是,这个课程是我们已经经过商讨集体通过的方案。”

“他总会有自己的理由吧,不可能就直接把已经决策好的计划给否定啊。”

“理由是他有一个自认为很重要的客户在开课的时候没有时间,而且,对课程的操作形式有些不同的建议。只是他把这个所谓的建议当成圣旨了,根本不考虑其他多数客户的需求。”韩先生很气愤,“说白了,他是有求于对方,所以就不顾及公司的利益了。”

“这只能说明他不适合做领导,因为他要求下属为公司着想,要求下属付出,但是自己却做不到。我只能说,这次他的确是错了。”

像高总这样的领导,相信在其他公司也存在。他们往往是嘴上说得冠冕堂皇,但是真正做起来却差劲得很。这样的领导是不能让众人信服的,因为他们总希望自己是全能的人,而且做事刚愎自用,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下属的抱怨和众叛亲离。

管理者要特别注重自己的能力培养,虽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也不能以“庸才”的身份出现在下属面前。打铁还需自身硬,试想一下,如果管理者自己本身的管理能力和团队领导力都不够好的话,还怎么带领团队冲锋陷阵,为企业创造价值呢?

身为管理者,你的一举一动就是员工的表率,因此必须言行谨慎。当你拿着放大镜看别人,却放纵自己的同时,员工也必定是拿着放大镜来检视你。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就必须要勇于承担责任,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起到表率作用,用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员工,这样才能树立自己的威望,上下同心,提高团队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