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句式及相关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句式的比较

在语言研究中,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对两个或几个相关、相近语言成分的比较,可以刻画出这些语言成分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而从本质上认识这些语言成分的性质。句式也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句式比较的前提

句式比较基于以下两个前提,一是意义近,二是不对称。意义相近、容易混淆的语言成分最有比较价值,面对着客观世界混沌一团的对象,人需要通过理性的分析将它们有机地区别开来,就需要用比较的方法。不对称的语言成分也需要比较。不对称的语言成分是一种标记现象(沈家煊1999)。如果形式和意义是不对称的,就一定存在着某种语用或认知因素的促动,这样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

(一)意义近

两个或几个句式,在意义相近的情况下,需要做出恰当的辨析,通过比较正确地把握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归纳出它们的共性和差异。句式的比较往往在两个句式之间展开,这是比较的最简模式,当然理论上也可以是多个句式的比较。比如,“V+数量结构”(“吃了五个包子”)句式和“V+有+数量结构”(“吃了有五个包子”)句式,意义比较接近,用法上也容易混淆,不进行严格的论证,就很难对二者的本质差异作出分析。我们发现,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V+数量结构”句式表示客观定量,“吃了五个包子”是确定的五个包子;而“V+有+数量结构”句式表示主观估量,“吃了有五个包子”不一定恰巧就是五个包子,只是说话人基于五个包子为中心的一种主观估测(宗守云2013)。

(二)不对称

句式形式和意义的不对称表现在许多方面,这些方面都值得对比。比如,形式相反,但意义有别,就是不对称的,是值得研究的。举个例子来说,“多VP”句式和“少VP”句式,形式上有对称的一面,“多放点儿辣椒”和“少放点儿辣椒”是对称的,但意义上是不对称的,“多放点儿辣椒”只有增加的意义,没有减少的意义,而“少放点儿辣椒”则既有增加的意义(“给番茄炒蛋少放点儿辣椒”),也有减少的意义(“给辣子鸡丁少放点儿辣椒”)。二者之所以出现不对称,是因为“多”是在0或“少”的基础上变化的,无论从0开始还是从“少”开始,都是增加;而“少”既可能是从0开始变化(增加),又可能是从“多”开始变化(减少),于是就出现了两个意义,成为歧义结构。

二、句式比较的内容

句式的比较,可以在句法、语义、语用、语篇、风格、语体等各个方面展开,但最基本的比较是句法和语义的比较。

(一)句法的比较

句法的比较可以从分布、构成、形态变化、句法功能各个方面展开,其中最重要的是分布的差异,因为分布是形式的表现,是最有语法价值的因素。比如,“X无时无刻不Y”和“X时时刻刻都Y”,当X、Y为能愿动词、否定形式时,只能用“时时刻刻都”;当Y为领有动词、形容词时,也只能用“时时刻刻都”;当X为范围副词“都”时,则只能用“无时无刻不”(宗守云、刘志红2006)。这些差异和句式的语义有关:“时时刻刻都”用于客观陈述,“无时无刻不”用于主观表达,凡用于客观陈述的语言成分,在分布上总是比用于主观表达的语言成分广泛。

(二)语义的比较

语义的比较,首先需要概括不同句式的句式意义,或者叫构式义,所概括的句式意义应该能够反映句式的本质差异;其次,所概括的意义还应该能够对句法构成、语义倾向、语篇表现等方面的差异作出统一的解释。比如,“一共VP”句式和“总共VP”句式,两个句式规则性差异也有,如“总共VP”可以出现在“总共+X+的+Y”这样的格式里,而“一共VP”不可,但这种规则性的差异不多,更多的则是倾向性差异,如,“总共VP”有倾向于表达说话人“言其少”的态度,“一共VP”的这种倾向不显著。这可以用“一共VP”和“总共VP”的整体句式意义来说明。“一共VP”和“总共VP”的整体句式意义是:“一共”具有整一性特征,“总共”具有合并性特征。“总共VP”所及的事物,在认知上是被作为一个过程看待的,这个过程和人相关(因为是人为归总的结果),所以具有较强的主观倾向性。这决定了“总共VP”倾向于表达说话人“言其少”的主观态度。那么,为什么“总共VP”不倾向于表达说话人“言其多”的主观态度呢?这跟认知中的倾向常规有关(沈家煊1999),“言其多”是积极意义的,是人类活动或人类心理的常规,不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表现;而“言其少”是消极意义的,是非常规的,需要一定的形式表现,具体就是通过“总共VP”表现(宗守云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