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国外语言迁移现象实证研究回顾
国外学者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篇、语用等各个层面入手,对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的大量研究表明,第二语言的语音和音位学习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Best, 1995; Flege, 1995; Kuhl, 2000)。Best等人(1988)提出,熟悉特定语音系统的人,在听到非母语语音时,会倾向于根据非母语语音与母语语音的相似程度将其纳入母语语音范畴,即同化;反之,若两种语音差异太大,无法同化,则将其归入非语音(non-speech sounds)。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语音感知同化模型(PAM—perception assimilation model)(Best, 1993)。该模型主要研究的是,双语者一种语言的语音知觉和产生模式如何受到另一种语言语音经验的影响,强调双语现象对个体语音产生和感知能力的干扰作用。这在音段领域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Best et al., 1988; Best & Strange, 1992; Best, 1994a;Best, 1994b)。Pater(2003)在对母语是英语的学习者习得泰国语的研究中发现,由于受英语发音影响,在发浊音的时候要比发送气音要准确些。在对美籍西班牙人的英语进行研究后,Guion et al.(2004)得出结论:语音的迁移影响与标记性等一些重要的普遍原则以及学习者个人因素,如年龄等相关。
Sjoholm(1995)从二语词汇学习难度角度考察了语义迁移。先前的研究表明,母语为瑞典语的英语学习者由于瑞典语与英语更相似,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比母语为芬兰语的学习者更胜一筹(Sjoholm, 1986)。研究结果表明,母语和二语中都存在的、指称普遍概念范畴的词语,二语学习者学习和使用起来比较容易。Aitchison(1992)考察了母语对学习者二语词汇原型理解的影响,其研究发现“即使是处于高级阶段的成年学习者,对二语词汇的理解都受到他们母语的影响”(p.81)。Correa-Beningfield(1990)对母语为西班牙语的英语学习者在指定语境下使用英语介词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他们倾向于使用与其母语——西班牙语具有一致“原型”的英语词语。Hasselgren(1994)考察了语义迁移对二语词汇选择的影响。该研究以母语为挪威语的英语学习者为被试,所采用的主要任务形式是翻译和完型测试。结果显示,被试倾向于认为二语词语与母语词语在语义上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他们常常类比母语词语的意义来延伸二语词语的语义范围,并据此来使用二语词语,结果常常导致他们在应该使用两个不同的二语词语的地方却使用一个二语词语。其他研究者(如Odlin& Javis, 2004; De Angelis, 2005等)进行了词汇选择的迁移研究。Bongartz, 2002; Hohenstein et al., 2006等进行了词汇表征、词汇可及性与词汇激活等方面的迁移研究。这些研究表明,词汇迁移受到一语和二语的实际语言距离、心理语言距离、学习者二语语言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现有研究中有关负迁移的研究多,而正迁移的研究少。
有关句法层面的研究也不少。Dulay, Burt和Krashen(1982)曾指出,词序方面的错误往往是由于学习者在用目标语生成句子时对其本族语的表面结构做了逐字翻译造成的。Zobl(1993)和Gass(1996)的研究也表明,来自本族语的迁移使得学习者生成了母语中会出现的但却不会在目标语中出现的句子。Schachter(1974)及Ritchie&Bhatia(1996)的研究表明,当学习者的母语中某个结构的特征与目标语不同时,则所生成的目标语中此结构出现的频率要低;而与之相对应,如果母语和目标语中的结构有相同的特征,则所生成的目标语中此结构出现的频率要高。
语篇方面,Schachter等(1979)认为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在句法层面的负迁移是由于中文的话题突出式结构所决定的。Kaplan(1987)第一语言的修辞模式迁移到了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语篇写作中。Uzawa(1989)研究发现二语习得者在他们作文写作中经常是用母语思维,然后将他们译成目标语。Scolon(1991)认为应当从中国文化中对自我价值认识与西方自我价值认识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采用间接方式的原因。中国人的自我价值观使其很难在文章开头就直接表达他们的思想。
语用方面,Kasper(1992)讨论了语用正迁移与负迁移,语用迁移的表现及迁移对交际的影响,也讨论了相关的研究方法。House(1988)采用DCT收集德国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道歉言语行为语料,分析后发现,学习者的中介语中存在一语交际风格的迁移而并不存在一语礼貌取向的迁移。House发现德国人和德国英语学习者不怎么使用熟语来道歉,而英国人却经常使用sorry这一熟语。House认为德国英语学习者迁移了一语中的自我取向策略,而英国人经常使用他人取向策略。请求策略迁移的研究还有Takahashi & Dufon(1989),他们检验了日本英语学习者是否会将一语的间接请求策略迁移到二语中去,结果证实学习者的确会在实施二语请求言语行为中使用基于一语的间接请求策略。Olshtain & Cohen(1989)发现了道歉言语行为实施中,希伯来英语学习者从一语向二语的负迁移。然而,在Trosborg对丹麦英语学习者的道歉言语行为的研究中却并未发现明显的负迁移。国外研究语用迁移的其他学者包括Riley(1984)、Noor M. Raiesi(1989)、Jaworski(1994)、Dash(2004)、Pohl(200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