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互联网技术的意义
当下被称作“互联网时代”或者“信息时代”,可见互联网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广泛地造就了方方面面的变革,具有无与伦比的社会地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科技上看,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为教育与科研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界的进步。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后,自然科学中的许多重要研究才得以实现(比如远程遥控机器人采集火星矿石样本),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极大丰富且研究手段更加科学(比如云数据时代的许多社会调查几乎可以将研究样本扩大到全社会进行全面调查),教育更加方便快捷(比如名校网络公开课以及远程教育)……从实验室内部的数据交流,到科学间的信息交换,再到科学界与整个社会的互通有无,互联网就是连通社会、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而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本身也是科学进步的表现。
经济上看,互联网改变了整个经济的宏观结构和微观运作方式。美国在1993年启动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不仅振兴了国民经济,还确保了美国至今仍保持的世界技术霸主的地位。一方面,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各国的重点发展对象,成为经济支柱,信息技术则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崛起,其他行业也从在线广告、电子商务、金融等方面获益匪浅。另一方面,家庭办公、视频会议、无人生产车间等新型工作、管理方式推陈出新,时间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能够使用网络成为就业的最基本技能。同时,经济结构转型和生产方式变革将相应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刺激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诞生和普及。据BCG(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称,G20(二十国集团)到2016年的互联网经济将会达到4.2万亿美元的规模,若把互联网当作国家实体,其经济规模排名将会挤进前五,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印度,把德国甩在身后。
政治上看,互联网环境下的政治生态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改变着我们理解政治和参与政治的态度与方式。对政府而言,既有电子政务等新型行政方式提高办公效率和促进行政透明化,又有新的工具监督和引导社会舆情。对公众而言,互联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看到最前沿的信息和最新潮的观点;又支起一张讲台,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交换意见,参与到公共治理、公共决策中来。微博无疑是互联网推进政治民主化的典型代表:两会期间微博上网友热议代表和提案,“表哥”杨达才等腐败官员因微博而落马……
社会生活上看,人们受益于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却也很容易在新生的网络文化中感到迷失。聊天工具、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几乎覆盖了生活的全部,因为互联网,未来社会或许是高智能、自动化的,家中的洗衣机、电视机、空调、冰箱等一切可以电器化的设备都被连接起来,交通工具更加智能,全息通信技术使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达到完美效果……但是,在这种高效便捷的网络文化中,网络流行语取代了诗词歌赋,“宅”在家中取代了户外运动,留言和电子邮件取代了当面的问候和亲笔的书信,古老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中一些宝贵的东西也渐渐被遗忘。
因互联网而起的种种变革,在提供种种好处的同时,也潜藏容易被忽视的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