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赋学:批评与体性
黄志立更新时间:2025-04-29 18:41:08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赋学:批评与体性》基于“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的学术理念,力主回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文体学语境来探索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学体式,着重从赋论批评形态、律赋创作机制、文体观念、地域赋学、赋格方法论等方面出发,系统阐述中国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论证谨严,征引翔实,揭示了诸多不为人所注意的赋学问题,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赋学:批评与体性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第三节 赋题:量其体势,乃裁制之
- 第二节 赋段:赋体分段,各有所归
- 第一节 赋句:缀合织成,不可偏舍
- 第十二章 唐抄本《赋谱》的读解维度
- 第三节 《赋谱》的承传与影响
- 第二节 《赋谱》的成书原因及价值
- 第一节 《赋谱》的成书年代
- 第十一章 唐抄本《赋谱》撰年及相关问题考论
- 第四节 结语
黄志立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3辑)
本书为中国俗文学文献的考订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书中以古代戏曲和俗文学研究为主要对象,以实证研究为特色,重视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发掘与利用,强调对基本文献的调查、编目、考释,尤其强调文献资料考证研究,即集中于作者考、重要事件考、版本文献考索、海内外藏家目录编集、稀见文献考述、新文献材料辑录考释等。戏曲、俗文学、文献、实证,便是本书有别于其他同类刊物的关键词。文学25.3万字 - 会员
《四库全书总目》学术思想与方法论研究
本书主要通过对翁方纲、姚鼐、邵晋涵、余集四家分纂官所撰分纂稿与《四库全书总目》进行比勘和分析,从学术史、思想史高度深入研讨影响《四库全书总目》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的史学与学理因素,揭示和诠释《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思想及方法论的内涵和实质,认识和理解其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的真正意义和价值。通过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对《四库全书总目》的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学术思想、学术方法论、意义价值以及相关问题等进行归纳文学33万字 - 会员
约瑟夫·康拉德小说创作的“复意性”研究
约瑟夫·康拉德作品的最大特色是魔幻般的不确定性,无论在人格内涵、价值取向、思想意识还是在创作风格上都不是单一、明晰的,而是意义多重复杂且常常充满自我矛盾。这种含混朦胧的矛盾对立,不仅体现在康拉德小说中的重重文本谜团中,也同时投射到不同的读者身上,体现在读者根据个体经验的不同而对文本产生的多样性读取与阐释上。本书采用威廉·燕卜荪的复意理论,以期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寻康拉德文本复意话语表现下的深层本文学23.5万字 - 会员
跨文化的文学场:20世纪中英现代主义的对话与认同研究
本书聚焦20世纪中英现代主义群体跨文化互动生成的跨文化的文学场。探讨该文学场的缘起、剑桥使徒社—布卢姆斯伯里小组的中国情结、牛津现代主义才子群体的中国之旅、剑桥现代批评派领袖I.A.瑞恰慈和威廉·燕卜荪的中国行、徐志摩的英国现代主义感知和传播、叶公超开拓的中英诗学新境界、钱锺书奠定的中国现代批评格局,以及萧乾和叶君健的跨文化旅行书写。归纳出中英现代主义对话与认同的五类结构模式——考察式审美类型、考文学34.8万字 - 会员
中华文学史料(第六辑)
本书分为“史料学理论与文学研究”“作家研究专题”“作品研究专题”三个专题,编为《中华文学史料》(第六辑)予以出版。其中,“史料学理论与文学研究”8篇论文,既有古代文学研究论文,也有近现代文学研究论文,其中有2篇是关于灾害文学研究的,1篇是关于荆楚地域文学研究的;“作家研究专题”5篇论文,古代、近现代作家和民族文学研究皆有涉及;“作品研究专题”6篇论文,内容涉及从先唐到现代以及海外汉学研究的几种重要文学23.1万字 - 会员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本书特别关注和尽量发掘中国俗文学传统中具有文化异质性和理论普适性的独特文学意识,运用事实还原、问题定性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了中国雅俗文化传统、中国传统叙事文学思想中的“史外史”观与内视审美追求、“演”与“义”等虚构与创造意识的形成、文学接受观中的“意解”论与“自我化”意识、俗文学价值理念中的“权教”观、俗文学中另类意识形态的表达与解构性等重要问题。文学25.3万字 - 会员
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
本书将言语行为理论引入叙事研究,把叙事看作言语行为,发挥了奥斯汀语言对世界建构性的观点,考察文本话语对故事和读者的建构功能,提出了叙事述行的基本理论框架。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话语对故事的构建作用,从故事的诸要素和文本语言形式两方面,探讨了话语如何构建故事世界,突出了文本内的故事世界与文本外的现实世界的不同。密切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和叙事研究的内在关联性,以叙事转向为背景探讨叙事述行在经典叙文学21.5万字 - 会员
叙事学研究:多重视角
新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叙事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范式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引人瞩目的发展和变化。本书涉及作者近年来在叙事学研究中的最新关注,包括审美文化叙事学、比较叙事学、诗歌叙事学等方面所进行的讨论。相关论述力图在叙事学的多重视野下,展开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比较研究、跨文类与跨学科研究,结合文本实践,展开理论探讨,以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所论述的问题作出合理的阐文学16.4万字 - 会员
伊兹拉·庞德:旋涡中的美国诗人及其“力”的追寻
如何综合评价美国现代主义诗人伊兹拉·庞德?他是诗人还是罪人?如何把握他在文学、艺术、经济、政治,东方、西方,历史、现实间游走跨界的内在驱动?本书关注作为“诗人”的庞德,也直面作为“罪人”的庞德。无论如何,如此矛盾的转向与身份真实而长久地系于其一身。他与20世纪初西方现代视觉艺术的互动,特别是为英国旋涡主义艺术进行理论建树时提出的关键词ENERGY(力/能量)为本书提供了灵感与起点。于是,从庞德与西文学1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