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周作人经典作品:儿童文学小论
周作人更新时间:2022-03-28 15:25:23
最新章节:第11章 读童谣大观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儿童学以及儿童文学素为周作人所关注,被周作人称为“一种特别的文学活动”。这里边所收的共计十一篇。前四篇都是民国二三年所作,是用文言写的。民国九年北京孔德学校找周作人讲演,就是这第五篇《儿童的文学》。剩下六篇都是十一二三年中所写,从这时候起注意儿童文学的人多起来了,专门研究的人也渐出现。要研究讨论儿童文学的问题,必须关于人类学民俗学儿童学等有相当的修养,周作人说:“这几篇文章虽然浅薄,但是根据人类学派的学说来看神话的意义,根据儿童心理学来讲童话的应用,这个方向总是不错的,在现今的儿童文学界还不无用处。”
品牌: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
上架时间:2018-10-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明天远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周作人经典作品:儿童文学小论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周作人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现代诗歌的国家主题研究
《现代诗歌的国家主题研究》从现代诗歌的国家主题入手,并辅以主题学等多种方法展开研究。课题的内容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相继涉及国家主题在现代诗歌中的历史演变、意象的解读与诗意的考辨、国家的想象与诗人心态的探析等论题。通过多角度探讨国家主题在现代诗歌中的基本表现样态,呈现国家主题在现代诗歌中的复杂构成,从而以若干范畴、专题的论述,再现在国家主题影响下,现代诗歌在历史演变、创作选择、文化价值、诗人命运等方面文学22.6万字 - 会员
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研究
暴力素未以负面形象出现于公众或读者视野中,但是,这一局面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的小说创作中得到改观。本书以时间为经,以社会历史及文化心理为维、以小说创作为切入点、以典型小说暴力叙事文本及作家作为解读的基本对象,告诉读者“暴力”如何担转自己过去的固有形象,化丑为美或富美于丑。暴力不只是事件,还是一种方法、一种观念、一种价值。从过去小说创作中的配角、反面形象的“标配”到如今文本表现的主体,中性乃至被文学24.3万字 - 会员
中国传统论词绝句史论
本书抓取论词绝句得以出现、承纳、衍化与展开之代表性论题,紧密依托各异的批评材料立论,清理论词绝句承纳与衍化的内中情形。以个案的历史承纳与创新发展为线索,并以线索上众多的原点为支撑,揭示论词绝句发生、发展、衍化与创新的丰富内涵。文学35.5万字 - 会员
当代西方文论的政治转向研究
本书包含18个章节,前有“引论”,后有“结语”,中间分为三大部分。“引论”部分概述了当代西方文论政治化的成因、路径、特征和局限。第一部分“文学理论的政治转向”,从“文化权力”“主体位置”“心理分析”“文学叙事”“文学阅读”等方面描述了当代西方文论政治转向后的理论形态。第二部分“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化文论”,从“文化逻辑”“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政治学”“文学批评方法”等层面呈现出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化文文学19.4万字 - 会员
一般叙述学研究
一般叙述学的叙述定义、基本概念框架与理论建构,需突破经典叙述学的“语言、尤其文字中心主义”的视野局限,其“文字中心主义”可追溯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戏剧(模仿)与叙述的区分。其实,无论小说还是戏剧,都属于故事。古希腊早期文化中的故事观念无媒介限制,且与叙述近乎同义,人类的早期故事形态,也多以口述、仪式表演等形式展开,其原生口语文化形态下的演述模式也在后来的文字叙述中留下踪迹。叙述早已积淀为一种经验文学18.9万字 - 会员
童心崇拜:狄更斯共同体之境
本专著在学术界首次以童心崇拜为载体,管窥狄更斯14部完成了的长篇小说中的共同体想象。身处文明转型期的维多利亚人已走出滕尼斯式的亲缘共同体,被投入由工业化分工生发出的陌生人社会中,在形塑民族国家时,狄更斯通过对童心崇拜——早熟儿童和幼稚大人的年龄倒置、奇幻景观和扬善惩恶——的结构性重复,形塑了一个去阶级排他性的共同体叙事体系。情节剧美学对至善的追寻凸显了美德构建的社会信任之于经济生态的深远意义。文学20.9万字 - 会员
文化诗学的振摆
以格林布拉特为代表的“文化诗学”主要以区别开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又利用了两个学派的资源而著称。本书认为其核心在于以福柯的权力思想来阐明文学活动,以此作为不着边际的历史主义真正走入现实的标志,也是形式主义走出语言牢笼的关键。在对“莎剧以及“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具体枇评中,肯定了作者、文本和读者三个艺术生成维度相通的权力博弈关系,并在这些节点所形成的诗学“振摆”空间中表达其文学批评的整体理念。文学21万字 - 会员
西方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
本书立足于美学、文学理论和文化社会学等学科相交融的视域,在两个不同的层面——历时性和共时性——对“陌生化”理论展开了系统性研究和批判性讨论。作者力求从立体化的多维视角来给“陌生化”理论画像,而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时性”维度的理论梳理和“共时性”维度的理论阐释,将“陌生化”理论以陌生化的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文学24.3万字 - 会员
红旗下的激越与迟疑:周立波的文学创作与评价史
周立波是一位创作丰沃、影响深远的作家,中国的文学批评却在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内未对其给出应有的历史评价。在激情蓬勃的年代,周立波的作品因为“不够理想”和“不够纯粹”而受到打压,而在“新时期”,其作品义因“告别革命”的时代风潮而备受冷遇。周立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塑造成了一个犹豫徘佪的踟蹰者或是激情涌动的盲从者,他长时间被批评界所低估和片而阐释。本书对周立波的文学创作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将他的作品和“五四文学15.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