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坐月子

何氏看了看:“打两副长命锁却是不够的,回头让二郎去打些猎物上镇里酒楼卖了,不说别的,咱们做祖父母的,不能说长命锁都不打的。谁家嫁姑娘娶媳妇,总要做家具的,你也寻些好木头备着,说来这也是占了儿媳妇的便宜了。”

秦家庄是丘陵地貌,环山绕水,年景好的时候,也算是富足。秦员外家的林地比良田要多,足占了一个位置极佳的小山头,山上的木材猎物,山下湖塘里的水产统统都是他家的私产。秦员外的良田湖塘山头连着他们家的大宅子,是一片环山抱水的好地儿,越富就越富。

而陈家是秦家庄的外来户,因陈跛子学木匠的时候不慎被木头砸伤了腿,留下了病根,被兄弟强行分了家,就此离村单过。跛子在种田上总是吃亏的,比不过人家健全人,也就大半靠木匠手艺吃饭,何氏一个人哪怕能干,也种不了几亩地,加之他们家又要供陈世美读书,没有余钱置产,所以越穷就越穷。

陈跛子想到这儿,叹了叹:“是我没出息,好在你会养,养出读书苗子,娶了地主闺女,也算是苦尽甘来。”

何氏拍了陈跛子一巴掌:“可不敢占了便宜还心安理得,咱们贫苦人家,品行更不能歪,该知恩图报。”

陈跛子也是认同的:“听你的。”

这厢里夫妻夜话,那边秦香莲睡得香甜,孩子中途尿了哭了,何氏也没吵她,自己静悄悄给孩子换了尿布,又把孩子哄睡着,出去洗脏尿布去了。

晒好尿布,天光大亮,何氏去厨上烧了热水,先煎了药,又炖了开水准备等会冲藕粉。昨天秦香莲没喝完的猪蹄汤,今天热了热,给陈氏父子俩喝了,父子俩喝产妇补汤喝得心虚得很,还是何氏说不白吃,卖力多抓些野鸡兔子,多打点家具,父子俩才安心。

秦香莲醒来的时候,外头太阳都有些晒了,屋里没开窗户,也亮堂堂的。两个孩子睡在她身侧,乖得不行,不过几天的光景,就不再是原来皱巴巴的样子,皮肉慢慢充盈起来,看着就叫人欢喜。

秦香莲看了一会儿,她是有些想解手才醒的,这会儿坐着月子,身上痛得起身也不方便,只能慢腾腾地往下挪。秦家也没个帮工,她也不好事事都喊婆婆,只好咬着牙一边挪一边忍着泪。

何氏进来看见了直道:“老天,你起身干嘛,想如厕只管喊我,有干净恭桶在这边,你上了我立即提出去,保管不臭。”

何氏给秦香莲套上皮夹袄,扶着面皮发红的秦香莲往角落里走:“你也别不好意思,坐月子可得坐好,是女人一辈子的事,不讲那些虚礼。”

整块的羊裘加缝了棉花里子,又大又暖和,都能当被子盖,何氏为媳妇坐月子倾情手工制作,秦家庄独一份的好保暖衣裳,谁看了不说一句好婆婆。

秦香莲穿越这几天,为了生存硬是把脸皮磨厚了,此时坐在恭桶上,早已没了羞愤欲死的情绪,就是尴尬。何氏也知道秦香莲怕羞,躲出去给她打热水了,好让她洗洗脸擦擦身,去去污秽。

水端进来,炭炉也提了进来,怕秦香莲一个人不好擦受了凉,何氏想亲手帮忙,秦香莲好说歹说才把人劝出门,再三保证自己可以。

秦香莲龇牙咧嘴完成了自洁工作,换上在外头晒得暖烘烘的干净衣裳和超长月事带,感觉脚步都有了力气。坐月子据说是要来一个半月左右的月经,这么久的时间都不能见风受寒,古代也没有浴霸,洗澡洗头不要想了,能擦洗下就不错了。

秦香莲很满意自己相对来说比较干净的状态,坐在梳妆台前把头发细细疏通,盘了一个紧紧实实的麻花头,擦了梳妆台上的油膏,总算不再蓬头垢面。

何氏进来把脏水脏衣服一通收拾,还没等秦香莲反应过来,她就又被人推到了床上躺着,还给她脚底塞了个汤婆子捂着。她羞愧难当:“辛苦阿姑了,家里年底收了租子有些余钱,我想着还是请个帮工照顾我坐月子,这样阿姑也不用这么累,我也自在些,不然心里总感到愧对阿姑啊。”

何氏细细思量了:“我做惯这些不觉辛苦,照顾你也是应当,左右不过是这月余,请帮工的事不要再讲,我既无田地又不事纺织,照顾晚辈,也是享天伦之乐。”

陈家的田地也跟着秦家一起尽数租了出去,何氏专职照顾儿子儿媳,料理家务,陈跛子做木匠活也连带着巡山护林,至于二郎陈年麦则是帮秦家放羊放牛,空了就去捕鱼摸鸟打猪草。秦家不仅是养了些牛羊,因秦家的荷塘也不小,里面也就顺带着胡乱养了些鹅和鸭子,白天放出去,晚上赶回来。

可以说陈家这一家人,虽然住在秦家,但都没有白吃白喝,每个都忙里忙外,为这个家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连十二岁的陈年麦都是个勤劳付出的少年。

秦香莲现在出不了门,雇人的事能做主的婆婆不同意,她也就暂时按下,后面再慢慢软磨硬泡,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看要不要提一提罢。

见秦香莲妥协,何氏露了笑:“我好手好脚,一把子力气,没得雇佣别人,花这个钱,就当为冬郎春娘俩个省着。我去给你端药,喝了药吃碗藕粉,去年二郎掏回来的蜂蜜渍了八月的桂花,再又现剥些松子仁,加里头一起吃又香又甜。”

秦香莲也饿了,被说得口舌生津,一口干了那碗苦药,就开始吃晶莹剔透的蜂蜜桂花藕粉,古法藕粉粘稠又拉丝,香滑可口。松子是昂贵难得的坚果,和蜂蜜桂花一起,咀嚼吞咽齿颊留香,又是甜香又是油香。

藕粉也难得,寻常人家都舍不得吃。挖出来的藕要费力砸成泥,加水揉洗静置,第二天把上层的水泼掉,下面薄薄一层白色就是藕粉了。藕粉要晒干,晒干再碾碎,通常十多斤藕只勉强得一斤藕粉。古代生产条件不如现代,这个比例可能更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