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史记故事:霸主篇(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美绘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霸之首齐桓公

齐桓(huán)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是—位有野心有能力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成为春秋列国中第一位霸(bà)主。

齐襄(xiāng)公在位时把齐国搞得一片混乱。齐国内乱不断:先是齐襄公被自己的堂兄弟公孙无知杀死,公孙无知掌权,然后公孙无知也被人杀了。齐国没了国君,能继位的只有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在齐国内乱的时候分别逃到别的国家,公子纠被大臣管仲(zhòng)保护逃到鲁国,公子小白被大臣鲍(bào)叔牙保护逃到了莒(jǔ)国。这两个人谁先一步回到齐国谁就可能继承国君之位。

公子

春秋战国时期对诸侯之子的一种尊称。

衣带钩

古人衣带上的挂钩,相当于我们现代的裤带扣钩。

公子小白提前听到消息,立马带人返回齐国;鲁国听说后也赶紧护送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去堵截(jié)公子小白。管仲带人在路上设下埋伏(fú),用箭射中了公子小白。但其实箭只是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假死骗过了管仲。以为小白已死的公子纠慢悠悠地回国,等他们赶到齐国一看,小白已经登基了,就是历史上的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后,打算杀掉管仲以报那时的一箭之仇。鲍叔牙连忙说:“国君,管仲是大才,不能杀。您如果只想治理好齐国,有我大概就行了;若是您想当天下霸主,那就需要管仲。我很了解他的才能,管仲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富强。”

齐桓公收起个人恩怨,接受鲍叔牙的建议,任用管仲为相。管仲为相后为齐国制定出各种改革措施,齐桓公一一采纳,经过改革后的齐国更加强盛了。

尊王攘夷

尊敬王室,排斥夷狄。这里是说齐桓公尊重周天子,抵御外族,是他的一个政治策略。

葵丘会盟

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成。

当时的中原大地十分动荡,周边有外族侵(qīn)扰,周王室的力量衰弱,分封的诸侯国发展壮大,周王室失去了对各封国的威慑力。齐桓公采用管仲提出的“尊王攘(rǎng)夷”的政策,借周天子的名义,多次联合其他诸侯国,一起抵御(yù)外族。这让齐桓公在各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

后来齐桓公会同其他诸侯国通过葵(kuí)丘会盟,订(dìng)立盟约,这一次会盟正式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国。

晚年的齐桓公宠信小人,没有妥善地安排好身后事,齐国渐渐走向衰落。当时管仲病重,齐桓公去探望他,并问他大臣里面谁可以继任相位。

管仲回答说:“您应该更了解大臣们啊!”

齐桓公问:“易牙怎么样?”

管仲答:“易牙杀了自己的孩子来取悦您,没有人性,不行。”

齐桓公问:“开方怎么样?”

管仲回答:“开方背弃了亲人来讨好您,无情无义,这种人不会亲近百姓。”

齐桓公又问:“竖刁(diāo)怎么样呢?”

管仲答:“竖刁残毁自己的身体来侍奉您,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如何爱惜他人呢?”

但是齐桓公并没有理会管仲的忠告,还是重用了这三个人。他们三人逐渐掌握了朝堂大权,架空了齐桓公的权力。

架空

比喻表面推崇,暗中排挤。

管仲去世两年后,齐桓公也去世了。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国君之位争斗不休,谁也不让谁,最后易牙与竖刁拥立了公子无诡作为齐国新一任国君。

无诡登基后才命人把齐桓公的尸体入棺下葬(zàng),这时距离齐桓公死去已经过了六十多天。一代霸主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也是令人惋(wǎn)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