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书呆子
从来没有人给书呆子下过定义;普通总把喜欢念书而又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叫作书呆子。
然而在这种广泛的定义之下,书呆子又可分为许多种类,甚至于有性质恰恰相反的。据我所知,有不治家人生产的书呆子,同时也有视财如命的书呆子;有不近女色的书呆子,同时也有“沙蒂主义”[1]的书呆子。
依我们看来,“呆”的意义范围尽可以看得更大些。凡是喜欢读书做文章,而不肯牺牲了自己的兴趣,和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业,去博取安富尊荣者,都可认为书呆子。依着这样说法,世间的书呆子似乎不少;但若仔细观察,却又不像始料的那样多。世间只有极少数人能像教徒殉道一般地殉呆,至死而不变,强哉矫[2]。这种人可以称为“呆之圣者也”。又有颇少数的人,为饥寒所迫,不能不稍稍牺牲他们的兴趣,然而大体上还不至于失了平日的操守。这种人可以称为“呆之贤者也”。我们对于前者,固然愿意买丝绣之;对于后者,也并不忍苛责。波特莱尔[3]的诗有云:“饥肠辘辘佯为饱,热泪汪汪强作欢;沿户违心歌下里,媚人无奈博三餐!”我们将为此种人痛哭之不暇,还能忍心苛责他们吗?
书呆子自有其乐趣,也许还可以说是其乐无穷。我没有达到纯呆的境界,不敢妄拟,怕的是唐突呆贤,污蔑呆圣。但是我敢断言,书呆子是能自得其乐的。不然则难道巢父[4]、许由[5]、务光[6]、严子陵[7]、陶渊明、林逋[8]一班人都是镇日价哭丧着脸不成?只有冒充书呆子的人是苦的:身在黉宫[9],心存廊庙[10];日谈守黑[11],夜梦飞黄[12]。某老同学新膺部长,而自顾故我依然,不免一气;某晚辈扶摇直上,而自己则曳尾涂中[13],又不免一气。蠖屈非不求伸[14],但是,待字[15]闺中二十年,为免“千拣万拣,拣个破油盏”之诮,实有不能随便出阁的苦衷。这种坐牢式的生活,其苦可想而见。
事实上,做书呆子也是很难的。即使你甘心过那种“田园一蚊睫,书卷百牛腰”[16]的生活,你的父母、兄弟、妻子,以至表兄的连襟的干儿子,却都巴望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7]。苏秦奔走七国,凭着寸厚的脸皮去碰了许多钉子,固然因为他自己热中利禄,却也有几分是由于他有一个不下机的妻,一个不为炊的嫂,和一对不以为子的父母。《晋书·王戎传》里说:“衍口未尝言钱,妇令婢以钱绕床下,衍晨下,不得出,呼婢曰,举却阿堵物[18]。”咱们知道,王衍初官元城令,累迁至司徒,岂是讨厌铜臭的人物?也许他本来就是一个假书呆子。但也有另一种可能性,就是贤内助的熏陶[19]既久,一朝恍然大悟,于是鄙薄巢由[20],钦崇石邓[21],前后判若两人。由此看来,若真要做一世的书呆子,而不中途失节,古井兴波[22],至少须得找一个女书呆子来做太太,那位“不因人热”[23]的梁鸿,假使没有一个“鹿车共挽”[24]的孟光来和他搭配,他究竟能够安然隐居于霸陵山吗?
抗战以来,书呆子的外界刺激确是更多了。在这大学教授的收入不如一个理发匠,中学教员的收入不如一个洋车夫的时代,更显得书呆子无能。汽车司机是要经过相当训练的,而且须是年富力强,有些书呆子干不了,那是可原谅的。但是,连汽车公司的买办和转运公司的掌柜也都做不来吗?经济系的毕业生走仰光,月入二千元;化学系的学生入药厂,月入一千元;工科的学生入交通界或工厂,月入五六百元至一二千元不等;而他们的老师的收入却都几乎不能糊口,“饱”还勉强,“温”则大有问题。弟子能做的事老师也该能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又无非是呆的表现。一位中学教员告诉我,他们学校的一个工友有了高就,是迤西某厂的什么长,月薪三百元,津贴在外。另一位朋友告诉我,迤西某厂的厨子月薪千元,供膳宿(世间哪有不供膳宿的厨子?)。教育界中会做饭菜的人不少,然而没有听见他们当厨子去,这恐怕是许多人所不能了解的。
我说抗战以来书呆子的刺激更多,并不是说他们看见别人发财,由羡生妒,由妒生恨。假使是这样,他们也就不成其为书呆子了。甚至于受了挑扁担的烂鼻[25]张三或做小工的大脖子[26]李四的奚落,如果你是一个呆圣,也没有可以生气的理由。最堪痛哭者还是亲人的怨怼。甲先生的家庭[27]说:“人家小学未毕业,现在做了某某处的营业部长,已经赚了几十万了,你在外国留学十年,现在不过做个穷教授!”乙先生的家庭[28]说:“李阿狗一个字不认得,现在专走广州湾挑扁担,已有几千元的积蓄了;你是大学毕业生,现在却连父母都养不起!”学位和金钱似乎没有必要[29]的联系,然而家里人并不和你讲逻辑,反正供给你读了十余年以至二十余年的书是事实,而你现在非但不能翻本,连利息都赚不够也是事实。
太太和先生的志同道合也是有限度的。正在三旬九食[30],仰屋[31]踟蹰之际,忽然某巨公三顾茅庐,太太拔钗沽酒,杀鸡为黍,兴高采烈,如见窖金。等到先生敬谢不敏之后,某巨公一场扫兴还是小事,心上人珠泪盈眶,虽呆圣亦岂能无动于衷[32]?至于兼课兼事,在这年头儿,更是无伤于廉,然而竟有辞绝不干者,其愚尤不可及。太太的埋怨,除了和他一样呆的人外,谁不表示同情?所以我们说,这年头儿的书呆子加倍难做。“时穷节乃见”[33],咱们等着瞧那一班自命为书呆子的人们,谁能通过这大时代的试金石。
卅一年[34](一九四二),《星期评论》
注释
[1]【注】英文sadism,色情狂。
[2]【注】《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矫,强的样子。
[3]【注】法国诗人Baudelaire(1821—1867)。
[4]【注】相传尧时的隐士。
[5]【注】相传尧时的隐士。
[6]【注】商汤让天下给务光,务光发怒不受。事见《庄子·外物》。
[7]【注】东汉人,曾与光武帝刘秀为友,刘秀做皇帝后,便隐居不出。
[8]【注】宋朝人,字君复,隐居西湖孤山,树梅养鹤。因此人们说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9]【注】古时的学校。黉,音〔hóng〕。
[10]【注】指朝廷。
[11]【注】《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指安于默默无闻。
[12]【注】神马名。《淮南子·览冥训》:“青龙进驾,飞黄伏皂。”这里是飞黄腾达的省略。
[13]【注】语见《庄子·秋水》,原比喻自由的隐居生活,这里指没有做官。曳,音〔yè〕,拖着。涂,泥。
[14]【注】《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比喻人不得志。蠖,尺蠖,虫名。信,同伸。
[15]【注】字,出嫁。
[16]【注】蚊睫,蚊子的睫毛,比喻极小的处所。百牛腰,指书多得要像百牛的腰。这两句指读书田园的隐士生活。语见宋朝周孚《赠萧光祖》。
[17]【注】见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田舍郎,农家子。
[18]【注】阿堵:这个。后世以阿堵物指钱。
[19]“熏陶”,初版本作“薰陶”。
[20]【注】即巢父、许由。相传两人都是尧时的隐士。
[21]【注】晋石崇、汉邓通,都非常富有。
[22]【注】唐朝孟郊有“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的诗句。这句话用来指不能坚持到底。
[23]【注】《东观汉纪·梁鸿传》:“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这里指不依赖别人。
[24]【注】指夫妻和睦,互相帮助。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25]“烂鼻”,再版本删去。
[26]“大脖子”,再版本删去。
[27]“家庭”,再版本作“家里”。
[28]“家庭”,再版本作“家里”。
[29]“必要”,再版本作“必然”。
[30]【注】指生活艰辛,得食很难。《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三旬而九食。”
[31]【注】指没有办法,只有在屋里仰头长叹。语见《宋史·富弼传》。
[32]“无动于衷”,初版本作“无动于中”,此据再版本。
[33]【注】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34]“卅一年”,再版本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