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6章 阅兵与徐州之乱
洛阳城秋风瑟瑟,落叶飘零,整座城市被一层肃杀的氛围所笼罩。尽管街头巷尾依旧人来人往,但百姓们的脸上却难寻往日的安宁与欢愉,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与惶恐。他们深知,大汉王朝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之中,随时都有可能被无尽的黑暗所吞噬。
皇宫前的校场上,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正在紧张筹备。士兵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利刃,在凛冽的秋风中整齐列队。他们的身影如同一座座钢铁长城,坚毅而冷峻,然而仔细看去,便能发现不少人眼中流露出对未知战事的忐忑与不安。校场四周,旌旗猎猎作响,“汉”字大旗在风中肆意舞动,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大汉王朝虽已摇摇欲坠,但依旧试图维系着最后的威严。
汉灵帝刘宏身着一袭华丽威严的金色铠甲,外披鲜艳的红色披风,跨坐在一匹高大健壮的黑色战马上。他的面容略显憔悴,眼神中透着深深的疲惫与无奈,然而身为帝王,他不得不强打精神,试图在这场阅兵中重振军心与民心。在一众文武大臣的簇拥下,他缓缓前行,目光在士兵们的脸上一一扫过,口中不时发出简短而有力的训话,试图鼓舞士气:“众将士听令!我大汉江山历经数百年风雨,岂容贼寇肆意践踏?今日阅兵,便是向天下彰显我大汉军威!望诸位将士奋勇杀敌,保我大汉社稷!”
士兵们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死!”声音响彻云霄,回荡在校场的每一个角落。然而,这整齐的呼喊声中,却隐隐夹杂着一丝对未来战事的迷茫与担忧。
就在阅兵仪式结束后不久,一封加急战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短暂的平静。徐州地区爆发了黄巾起义,黄巾军余部再次聚集,人数多达数万,他们在徐州境内四处烧杀抢掠,所到之处一片狼藉,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消息传来,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面露惊恐之色,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陛下,徐州乃我大汉重镇,如今黄巾贼寇猖獗,若不及时镇压,恐危及中原啊!”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声音中满是焦急与忧虑。
汉灵帝脸色阴沉,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过了许久,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臣举荐陶谦为徐州刺史,前往镇压黄巾贼寇。陶谦素有谋略,且在地方治理上颇有成效,定能不负陛下重托。”
汉灵帝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好吧,就依爱卿所言。传朕旨意,任命陶谦为徐州刺史,即刻启程前往徐州平叛,务必尽快剿灭贼寇,安抚百姓。”
陶谦,字恭祖,年近五旬,身材高大魁梧,面容刚毅。他接到任命后,深知此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他毫不畏惧,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徐州的征程。一路上,他日夜兼程,心中不断思索着应对黄巾军的策略。
刚一抵达徐州,陶谦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整顿军务。他深知,要想打败黄巾军,必须要有一支精锐之师。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人勇猛善战,且在当地颇具威望。于是,陶谦亲自前往拜访,诚恳相邀。
臧霸,身形矫健,目光如炬,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不羁的豪迈之气;孙观则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给人一种勇猛无畏的感觉。当陶谦说明来意后,臧霸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虑:“陶刺史,如今朝廷腐败,天下大乱,我们凭什么相信你能带领我们平定贼寇,还百姓一个太平?”
陶谦神色庄重,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们:“二位壮士,我陶谦虽为朝廷官员,但一心只为百姓谋福祉。如今徐州百姓深陷水火之中,我又怎能坐视不管?我向你们保证,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剿灭黄巾贼寇,还徐州一片安宁。”
臧霸和孙观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动容。他们被陶谦的真诚与决心所打动,最终决定加入陶谦的阵营。
在臧霸和孙观的协助下,陶谦开始紧锣密鼓地训练士兵,制定作战计划。他深入军营,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亲自指导士兵们的战术动作,鼓舞他们的士气。士兵们被陶谦的举动所感动,训练更加刻苦,士气也日益高涨。
而此时,黄巾军在徐州境内越发猖獗。他们攻占了一座又一座城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四处逃亡,哭声震天。黄巾军的首领张宝,是一个身材高大、面容狰狞的悍匪,他狂妄自大,不可一世:“哈哈,这徐州就是我们的天下了!朝廷派来的人又能怎样?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陶谦得知黄巾军的动向,决定主动出击。他与臧霸、孙观商议后,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他们挑选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悄向黄巾军的营地逼近。
夜晚的徐州大地,一片寂静,只有秋风在旷野中呼啸。陶谦率领着士兵们,如同鬼魅一般,迅速而无声地靠近黄巾军的营地。当距离营地只有数百米时,陶谦突然一声令下:“进攻!”
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呐喊着冲向黄巾军的营地。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黄巾军毫无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慌乱地从营帐中冲出来,拿起武器抵抗,但由于缺乏组织和训练,很快便陷入了混乱。
臧霸和孙观更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臧霸挥舞着一把长刀,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黄巾军纷纷倒下;孙观则手持重斧,每一击都力大无穷,将敌人打得血肉横飞。在他们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大振,越战越勇。
张宝得知营地被袭,惊慌失措,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试图组织反击。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挥舞着长枪,大声呼喊:“弟兄们,不要慌!给我杀回去!”然而,他的呼喊声很快被淹没在一片喊杀声中。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黄巾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四散逃窜。陶谦乘胜追击,一路追杀,将黄巾军赶出了徐州境内。
这场战斗大获全胜,徐州百姓欢呼雀跃,纷纷涌上街头,迎接凯旋的将士们。陶谦望着这些衣衫褴褛、满脸疲惫却又充满喜悦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要想彻底平定天下大乱,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回到徐州城后,陶谦为了表彰臧霸和孙观的功绩,上表朝廷,拜他们为骑都尉,并令其屯驻琅琊郡之开阳,驻守徐州北面。臧霸和孙观感激不已,他们表示,一定会竭尽全力,守护徐州的安宁。
陶谦站在徐州城的城墙上,望着远方的山川大地,心中默默祈祷:“愿天下早日太平,百姓能过上安稳的日子。”然而,他知道,在这乱世之中,这样的愿望是如此的遥不可及。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无数的挑战和困难在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