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不如先爽了再说
场合,是娱乐的场合。
大厅两侧都坐满了人,茶几上摆满了水果、熟食和美酒。
新来的七八个儒生穿着宽大的素袍,戴着巾帻,个个表情淡漠,竭力装出有学识又清高的气质。
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机会是难得的,毕竟谢裒作为吏部尚书,负责大晋官员的任免调动,他们能在这里露脸,表现出不错的才华,将来很可能得到重用。
而这样的机会,是他们的先生谢愚给的,这份恩情就有些大了。
他们愿意随时做先生的剑!
当然,这是捅向唐禹的。
“家主,既然今日是家族聚会,清谈的话题就不谈国事与政务了。”
“老朽出题,谈一谈修身齐家吧。”
谢愚显然有些喧宾夺主了,照理说这样的清谈,应该由谢裒出题才对。
唐禹第一时间察觉到,谢愚一定是此前给这些儒生补课了,所以专门提出这样的主题。
当然,谢裒也完全看得出这些,但他并不在意。
下边的竞争未必不利于家族的发展,他考虑事情往往会从宏观的角度去思索,而不是注重个人情绪。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谢裒缓缓说出,淡淡笑道:“这个主题很好,堂兄有心了。”
他算是开了题,给足了谢愚面子。
谢愚道:“家主博学,愚兄佩服,下边请我的学生们各自发言吧。”
这样的表现机会,当即就有人开口。
“晚生张继,斗胆一说。”
此人脸有些大,像是磨盘一般,挤出笑脸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曾子言: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先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张继显然也是读了几本书的,《大学》的内容熟练背出,然后说道:“然修学之始,而后还有——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其中的重点,就在这最后五个字。”
“晚生之见,与先儒郑玄一致,儒者应当通过观察事物,比如看花、看山、看水,读圣贤之道、读史,来增长自己的学识,从而获得智慧。”
“这就是致其知。”
“做好了这一步,再步步往下,才能真正做到修身齐家。”
一口气说完一堆话,就像是念通稿似的,唐禹都不得不佩服这厮脑子灵活。
“好!”
谢愚又是点头又是拱手,把气氛顿时搞得热闹起来。
其他学生也纷纷喝彩,把面子给足,让自己人都体面。
谢秋瞳面无表情,却是低声说道:“他们应该会把关于修身齐家的各家见解全部说完,然后再给你说话的机会,到时候就算是你博览群书,也找不到说法了。”
“谢愚针对你的同时,还相当于把自己的人举荐给了父亲,一石二鸟,又让人挑不出毛病。”
“这种情况本身你答不上来是没关系的,但之前你偏偏太高调,形成了落差,如果答不上来,之前的高调就会成为笑料。”
唐禹低声道:“那小老头怎么就这么阴险?我的意思是,司马绍到底给了他什么好处,他非得帮着外人对付自家人?”
谢秋瞳道:“首先,你不算自家人,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其次,我和司马绍成了好事,他自然就是皇亲国戚,对于他这样身份的人来说,这是一种荣耀和尊贵。”
“最后,趋炎附势,谄媚于强者,本就不需要理由和好处,这是人性的低贱。”
唐禹暗暗竖起了大拇指,他真佩服谢秋瞳对这些事的深刻领悟,尤其是最后一句,实在精辟。
果然,各大儒生相继发言,纷纷出口,说得天花乱坠,真是把各家各言都说了个遍。
最后一个儒生,甚至口出狂言:“格物致知不在于看,而在于悟。”
“世间万物是由道衍生而出,无法直接看到或听到,只能通过内心的体悟,才能了解其规律,获得智慧。”
唐禹都懵逼了,果然是东晋传统啊,直接把儒家和道家都混着结合了,玄学成主流了。
这样的“清谈”,一方面是为了社交,为了往上爬,为了自夸,为了名利。
另一方面呢,天下太乱,他们的思想往玄学方向走,也是逃避现实。
唐禹对这个时代的贵族,真是没有一点欣赏,全程耐着性子听完,只觉得全是狗屁。
谢愚沾沾自喜,一副“有胜阅兵”的表情,张望了四周一眼,大笑道:“家主,我这几个学生如何?”
谢裒点头道:“很有学识,都是人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谢愚道:“他们可都是日夜苦读,方有今日之博学啊。”
说到这里,他话锋突然一转,阴恻恻地说道:“不像某些无知晚辈,分明从小打架斗殴、欺压良善、青楼寻欢、不务正事,却还口口声声说什么自己有才华。”
“哈哈,现在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了吧?刚刚在正厅中大放厥词、强词夺理的模样去哪里了?”
“秋瞳侄女儿啊,你眼光不太好啊,我本以为你是看得太高,原来是看得太低呢。”
他几乎直接不演了,像是成了司马绍的嘴替。
而谢秋瞳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连情绪都没有波动。
她并不回应,只是低声对唐禹说道:“他的话不是说给我听的,是说给父亲听的。父亲不想做外戚,是因为外戚的身份在某些层面上会限制世家发展。”
“司马绍这是在通过谢愚,表达对我们谢家的不满。”
“这会给到父亲压力,他必须考虑司马绍的意志,不能强行站在我这边了。”
说到这里,她声音愈发冷淡,平静道:“这意味着,你过不了这一关,父亲就没有理由留你。”
“我说了,你的行事风格是一把双刃剑。”
“现在,张狂的代价已经来了。”
真复杂。
这些世家贵族的每一句话,似乎都装着更深的意思。
玩弄这些权谋手段,看似吊吊的,然而这个天下还不是烂到骨子里了。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司马绍登基几乎是必然的事了,他以后能饶得了老子?
想想这几天的遭遇,唐禹真是一肚子火,所有的麻烦都没真正解决,未来的大敌似乎便已经等好了。
中规中矩?那和等死有区别吗?
还不如先爽了再说!
唐禹对着谢秋瞳笑了笑,道:“张狂吗?其实并没有。”
“接下来你才会看到,什么叫张狂!”
谢秋瞳脸色一变,当即道:“你别胡来!”
但唐禹已经站了起来,他拱了拱手,道:“岳父大人,我想说两句。”
谢裒也是皱起了眉头,他其实并不讨厌唐禹,虽然对方不知礼数,但话语具备煽动力,这是不可多得的优点。
如果他不犯大错,即使离开谢家将来也可以招揽用之。
但如果他现在做了糊涂事,那就真的无可救药了。
想到这里,谢裒沉声道:“你确定?你想清楚。”
他的眼神在警告唐禹,该收手了。
而唐禹则是笑道:“当然确定。”
“我本来不想说什么的,但堂伯非得把我娘子数落一顿,呵,那我忍不了。”
孙茹闻言,心中有些欣喜,这孩子不在乎自己,却在乎秋瞳的委屈,真是难得。
且看看他到底要怎么维护秋瞳。
谢裒则是疑惑,关于“修身齐家”的言论,几乎都说完了,难道唐禹真有开创性的见解?
谢秋瞳眉头紧皱,似乎也在期待。
而谢愚则是大笑道:“好!老夫倒要看看,你这黄口小儿,能说出什么至理名言来!”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唐禹身上。
每一个人都期待着,他要说出什么至理名言。
唐禹深深吸了口气,咧嘴一笑。
他直接大声道:“谢愚,我曹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