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寝室里的银针经济学
十月的秋雨敲打着 307室的窗户。江临坐在书桌前,借着台灯的光给沈明轩讲解《针灸甲乙经》,指尖在对方肩井穴轻轻点按——这是他第三次帮室友缓解长期伏案导致的肩颈僵硬。沈明轩的笔记本上,工整记录着每次理疗后的脑电数据变化,其中“α波增幅 32%”的曲线格外醒目。
“你的手法完全符合神经科学原理。”沈明轩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倒映着江临掌心泛着微光的茧纹,“如果量化成数据模型,完全可以申请专利——”
“得了吧学霸,”洛小川从电竞椅上转身,手里晃着半罐薯片,“人家江临靠这手艺赚生活费呢!昨天隔壁寝的胖子说落枕,江临三根银针下去,当场蹦跶着去打篮球了!”
这话不假。自开学以来,江临的“寝室理疗室”逐渐在男生宿舍楼打响名声。他刻意控制着每次施针的时长和效果,只解决常见的运动损伤或失眠问题,收费也仅象征性收个成本费——五块钱的艾草灸,十块钱的穴位按摩,用他的话说:“比校医院的理疗科便宜,还不用排队。”
周末下午,江临正在给计算机系的学长调理腰肌劳损,宿舍门突然被敲响。许星遥抱着一摞资料站在门口,发梢沾着秋雨,星芒项链的吊坠滴着水,在地面形成小小的光斑:“听说你这里能治‘论文狗’的颈椎?”
屋内的学长立刻起身:“学姐请坐,我刚好结束——”话未说完,就看见江临指尖在许星遥后颈的风池穴轻轻一按,少女原本微驼的肩膀瞬间舒展,发出一声几乎不可闻的叹息。
“每天对着电脑超过八小时,斜方肌筋膜粘连度 27%。”江临递过温热的艾草包,视网膜上自动生成对方的肌肉劳损数据,“今晚别用高枕头,侧睡时在膝盖间夹个枕头。”
许星遥抬头时,恰好撞见江临收回手的瞬间——他的指尖在月光下泛着极淡的蓝光,与她项链内侧的“启明”标志隐隐共振。她忽然想起上周在图书馆看见的场景:江临查阅《脑机接口技术前沿》时,书页边缘无意识画着的电路图案,竟与自己脚踝的条形码纹身完全吻合。
“谢谢,”少女低头翻找钱包,“多少钱?”
“给我讲讲英语角的辩论技巧吧。”江临笑笑,转身整理银针包,“下周要参加新生杯辩论赛,主题是‘科技与传统的共生’。”
这个回答让许星遥愣住了。她注意到江临的辩论稿放在桌上,字迹工整得像是印刷体,却在“中医现代化”的论点旁,画着个微型芯片与银针结合的简笔画。两人的目光在图纸上交汇,窗外的秋雨突然变大,将银杏叶打落在 307室的窗台。
当晚,洛小川举着手机冲进宿舍:“兄弟们!商机来了!”屏幕上是校园论坛的热帖——《论华理最神秘的“银针小哥”:治好了我的高数偏头痛》,配图里江临的背影被夕阳拉得很长,掌心的茧纹在照片角落闪着微光。
“我们开个工作室吧!”洛小川拍着桌子,“我负责做小程序接单,沈明轩搞数据分析,江临当首席理疗师——就叫‘太极立方’,中西结合,科技养生!”
沈明轩推了推眼镜:“根据校园商业报告,理疗类创业项目的成功率高达 68%,但需要解决信任背书问题。”
江临摸着银戒,忽然想起陈院长的话:“别让芯片的算力冻住掌心的温度。”他点头时,听见芯片传来轻微的震动,数据空间里闪过一段十年前的记忆:孤儿院的医务室,陈院长正在教他辨认中药材,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与此刻的秋雨声奇妙重叠。
“太极立方”工作室的首单来得比想象中快。校篮球队的队长杨辰找到江临,说中锋刘浩在训练中腰部扭伤,已经错过三场比赛。
“西医说要静养三周,”杨辰的校服袖口沾着篮球场的橡胶颗粒,“但下周就是迎新杯决赛,我们需要他——”
江临跟着杨辰走进校医室时,芯片自动解析出刘浩的伤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炎症因子浓度比正常值高 41%。他打开银针包,指尖在对方肾俞穴周围轻点,视网膜上浮现出肌肉纤维的三维模型,受损的筋膜正以 0.1毫米/秒的速度自我修复。
“三次针灸,保证能上场。”江临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杨辰盯着他掌心的茧纹,突然想起去年校运会上,某个少年在暴雨中救人的新闻——虽然报道里没提名字,但那个“用点穴手法止血”的细节,与此刻眼前人的动作如出一辙。
工作室的小程序上线当天,洛小川特意设计了个趣味测试:“测测你的‘养生指数’,免费领取穴位按摩教程。”沈明轩则开发了数据分析模块,能根据用户输入的作息时间,生成个性化理疗方案。江临看着两人忙前忙后,忽然发现,芯片的环境解析模块正在自动优化他们的工作流程——洛小川的键盘敲击频率降低 15%,沈明轩的计算器使用次数减少 23%。
首个周末,工作室在银杏广场摆起摊位。许星遥主动来帮忙,白色卫衣衬得颈间的星芒项链格外亮眼。她负责分发传单,却在递给路过的教授时,故意让对方看到传单背面的二维码——那是链接到“启明计划”公开论文的加密入口。
“同学,能帮我看看吗?”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捂着太阳穴走来,“考前复习到凌晨,偏头痛快炸开了。”
江临示意她坐下,指尖在她太阳穴周围的率谷穴轻轻揉按。芯片实时监测到对方的脑血流量变化,自动调整按压力度,0.3秒后,女生的皱眉渐渐舒展:“好像有股暖流钻进脑子,太神奇了!”
许星遥在一旁记录反馈,忽然注意到江临的银戒在阳光下投射出的阴影,竟与女生手机壳上的卫星图案完全重合。她翻开笔记本,里面贴着从槐树洞捡到的芯片残片,边缘的电路纹路此刻正在微微发烫,与广场上的银杏树影形成某种几何共振。
黄昏收摊时,洛小川举着手机欢呼:“五十单!咱们第一周营业额破千了!”沈明轩则对着数据分析图皱眉:“客户中 83%是理工科男生,女生占比偏低,可能需要开发美容养颜类项目——”
“比如眼周穴位按摩,缓解黑眼圈?”许星遥笑着插话,目光有意无意扫过江临的掌心,“或者颈椎调理,针对长期穿高跟鞋的女生?”
江临点头时,忽然听见芯片传来低频震动。他望向远处的科技楼,顶层的实验室亮着诡异的蓝光,数据流中夹杂着熟悉的量子通信频率——那是“启明三号”卫星失联前的信号特征。
“我去趟洗手间。”他转身走向银杏林,掌心的茧纹在阴影中亮起微光。数据空间里,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身影闪过,手中的平板电脑上,“QL-19”的编号正在闪烁,旁边标注着“实验体唤醒倒计时:90天”。
当江临回到摊位时,许星遥正对着他的银针包发呆。少女抬头,星芒项链的吊坠指向他的方向,像某种导航系统:“江临,你有没有觉得,我们的相遇,不仅仅是巧合?”
秋风卷起满地银杏叶,在两人之间形成金色的帘幕。江临看着许星遥眼中倒映的自己,忽然发现,她的瞳孔深处,竟有极细的蓝光在流动——与他芯片激活时的数据流完全一致。
“或许,”他轻轻一笑,捡起一片银杏叶,叶面上的叶脉纹路与芯片的数据回路完美重合,“所有的巧合,都是早已写好的方程式。”
收摊路上,沈明轩突然指着天空:“看!‘启明三号’卫星!”三人抬头,只见一颗亮点正从银杏树梢掠过,而许星遥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摩挲着项链内侧的“启明”标志,与江临无名指上的银戒,在深秋的暮色中遥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