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财神砸在娱乐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别人的镇宅神兽

乐得田源哈哈直笑:“你这小子!从小就蔫坏蔫坏的!”

“就问你喜欢不喜欢吧!”

“不喜欢。你又不是姑娘,我干嘛要喜欢你?你以为我跟你一样变态?”

郑午直接赏了他下巴一拳头。

磕得他上下牙咔的一响。

声音老大了。

两人肚子逛饿了,正要去吃饭,又碰到刘海龙崔旺几个老同学一起出来觅食,田组长财大气粗,一并请到老张饭店。

热的凉的叫了一大桌。

大家你一杯我一杯的边喝边聊,期间说起田源出厂开录像厅的事,刘海龙这个最会道德绑架的家伙,就对田源举起酒杯,再一次朗诵了‘苟富贵,勿想忘’。

田源很谦虚的干了一杯,说绝对不会忘了老同学们,接着又聊到竞争对手红棍他弟,几个同学齐心协力的嗤之以鼻,说,“什么玩意儿,敢回来,见一次打一次。”

几个年轻男人边喝边吹牛,欢声笑语不断,店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直到喝得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才收场。

自从三英大战红棍后。

郑哥田哥淫威传遍夜市街。

埋单时张老板打了折,还亲自把他们送出来,无比亲热的挥手送别他们,“兄弟们,下次还来哈。”

要是能挥上那么一根小手绢。

就更象妓女送嫖客了……

同学们还闹着要去郑午的小院看看,说要认认路,田源觉得不是很方便,毕竟那里还住了另两对夫妻。

刘海龙就大惊小怪的问,“哎哟,郑午,你这光棍不觉得不自在吗?人家兄弟都成双成对的。”

“我道心坚定!”

郑午撇了他一眼,“你以为我跟你一样?见着个母的就走不动路!你那条线上哪个姑娘你没写过情书?结果没一个回信的!”

“谁说的,最近就有个姑娘回纸条给我了!”

咦。

有情况!

同学们立刻齐齐逼问!

“谁!”

“孙招弟!”

“她?!就是那位虎背熊腰,人称黑熊精的孙招弟?”

众人一时无语。

这小子眼光独到,郑午很欣慰的拍拍他:“小刘同学,你很有觉悟,广大女同胞会赞美你。”

崔旺和他关系最好,问得也直:“你到底图她啥?”

“图她足足200的体重啊!”

刘海龙抖抖身上搓衣板似的肋骨,回得理直气壮,“一靠近她,我就安全感爆棚。”

……

敢情他是要找个镇宅神兽?

众同学齐齐祝福他俩一定要百年好合,再生他七八个小黑熊精,一起镇宅。

所以说,各花入各眼。

女孩子只要想嫁,总会遇到合适的人,不像后世啊,男女对峙,跟特么阶级敌人似的,想谈个恋爱都难上加难。

整个3月中下旬,郑午都醉心于写青春小说。

因为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再加上能肆无忌惮的埋汰情敌谢力,写得特别有动力。

只是写得太过于激情四射,后面发现谢力的戏份,居然比学霸男主周勇戏份还多,又开始叫苦连天的给男主加戏……

因为私心作怪,还曾想把篮球明星王天宇写成满脸青春豆,谁叫他敢跟班花曾智慧关系好呢,好在几经斟酌后,怕影响销量,还是被迫把他写得很帅。

少女情怀总是诗。

但她们对着张长满豆豆的脸也诗不起来呀。

要不然,她们为什么致力于在短视频上抵制资本捧的丑孩子呢!

还不是因为影响她们代入做梦。

25日,他终于收到了复活后第一张汇款单。

来自今古传奇的稿费。

足足875元。

相当于现在普通公务员三四个月的工资。

但他现在吃喝不愁,对小钱不感兴趣,取出来和发的工资存一起,也才不过1千3,够干什么呀。

买个BB机都要两三千!

人王芳两口子都实打实的月入两万了,一想到这,他又闭关拿起笔猛写。

把墨水都写干几瓶,终于在三月底把二十万字的青春小说码完了,停笔的那一刻,觉得自己都老了几岁,赶稿子真的累,身心都累。

可看到砖头一样厚的稿纸,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翻翻自己这版花季雨季。

发现这书和自己记忆中的那本书已经大不相同,如果忽略特区中学这相同背景,基本可以说是毫无瓜葛。

这也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挺好的,也不耽误郁美女在96年出版。

次日,也就是月尾的30号。

他难得起了个大早,破天荒的背了背包,里面放着连载着寻秦记的月刊,和花季雨季手稿,以及暂住证身份证等。

在王芳的提醒下,终于记得带钱包。

郑午嫌两头火车站离目的地都远,干脆选择了巴士。

一路上充分发挥嘴甜人靓的优势,各种找大姑娘、小媳妇、老妇女问路。

中途转了无数次大巴小巴,还过了口岸,历时四五个小时,辛苦得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把他都快坐吐了,才终于到了位于广州越秀区的广州新闻出版局。

他是来申请版权的。

虽然文艺作品完成就自动获得版权,但毕竟离原作者出版时间太近,还是先到版权局注个册,撒泡尿圈定版权再说,免得以后麻烦。

深圳特区这时没有版权局,还得等到2004年。

广州版权局牌子就挂在新闻出版局一起。

他这次要一次性申请两部文学作品,以及六首音乐作品,天命最高,小苹果、笑脸、爱情鸟、同桌的你、潮湿的心,包括曲谱和歌词的版权。

他前世就自诩文艺老青年,什么文学音乐舞蹈都有涉猎,艺多而不精,没搞出名堂。

甚至四十多还不服老,跟风在平台搞过直播,乐器唱歌跳舞样样都玩,因不屑于和公会合作,还因为人老珠黄,最终也没那命成网红。

白瞎了花几万整的直播设备和工作室。

帮他办版权的同志,是内地调动到特区,说话不带塑料港普味,挺好懂。

他看到已经连载的寻秦记,连道可惜,又见另一部风格完全不同的花季雨季,翻了几页,问了是准备出版的,就立马一个内部电话,把同一栋楼办公的出版局老李勾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