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烽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怒江畔的黎明

1942年 5月,保山码头仿佛被一层来自地狱的凝重阴霾彻底笼罩,战争的残酷如汹涌的潮水,将整个世界无情地吞噬。天空犹如一块巨大而灰暗的铅板,沉甸甸地低垂着,厚重的云层仿若一床密不透风、无法挣脱的棉被,死死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怒江江水如一条愤怒的巨龙,奔腾咆哮着,浑浊的江水裹挟着大量泥沙,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地朝着远方奔去,那震耳欲聋的涛声,仿佛是这片饱经沧桑土地的悲愤呐喊,诉说着所遭受的无尽苦难。码头边,七百名南侨机工整齐列队,他们身姿挺拔,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势,在这灰暗压抑的氛围中,成为了一抹坚毅的亮色。

林国泰站在队伍前列,他的面容因连日的奔波与操劳而显得疲惫不堪,深陷的眼窝下是浓重的黑眼圈,但那双眼眸却透着令人震撼的坚毅光芒。他手中紧握着那只怀表,这只怀表如今已破碎不堪,表带扭曲变形,表盘上的玻璃也已碎裂成无数细小的碎片,指针永远地停留在了某个见证历史伤痛的时刻。然而,怀表表面那张泛黄的照片却依旧清晰,照片里,祖父林永福身着北洋水师的制服,身姿笔挺地站在“致远”号残骸前,目光深邃而坚定地凝视着海天,那眼神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壮志与不屈。林国泰用绷带仔细地缠住怀表,动作轻柔而缓慢,仿佛在包裹着一段珍贵而沉重的记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祖父深深的敬意与无尽的缅怀,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波澜。

望着祖父的照片,林国泰思绪万千。“祖父,当年您在‘致远’号上,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毅然冲向敌舰,那是何等的英勇与决绝。如今,我站在这里,面临着同样残酷的战争,肩负着保卫同胞、运送物资的重任,我绝不能退缩,定要像您一样,在这艰难时刻,为祖国和同胞坚守到底。”他在心中默默起誓,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心底油然而生,如同燃烧的火焰,驱散了些许疲惫与迷茫。

“阿泰哥!”陈雪兰抱着医疗箱匆匆奔来,她的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发丝被汗水浸湿后凌乱地贴在脸颊上。手术剪在黯淡的阳光下泛着寒光,那寒光却仿佛带着一丝在黑暗中也绝不熄灭的希望。她神色焦急,语气急促地说道:“盘尼西林还剩三箱,优先给重伤员...”话还未说完,一阵尖锐刺耳的零式战机的轰鸣骤然响起,如同一把利刃,瞬间撕裂了云层,打破了原本紧张压抑的宁静。这突如其来的声响,让所有人的心脏猛地一缩,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林国泰的心瞬间悬了起来,他迅速抬头望向天空,只见几架零式战机如恶鹰般俯冲而下,机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机翼上那刺眼的膏药旗在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上显得格外令人憎恶。他的心猛地一沉,大脑飞速运转,思索着应对之策。“该死,日军的空袭来得如此突然,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反应,绝不能让他们得逞,一定要保护好机工们和物资。”他在心中暗自盘算,同时迅速转身,大声喊道:“大家保持警惕,准备战斗!”声音坚定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在码头上空久久回荡,仿佛是战斗的号角,鼓舞着每一个人的斗志。

就在这时,李阿福如同一只敏捷的猎豹,突然跃上高射机枪。他的眼神中燃烧着熊熊怒火,那是对侵略者的仇恨之火,仿佛要将这些恶鹰般的敌机烧成灰烬。双手紧紧握住机枪手柄,仿佛那是他为同胞复仇的利刃,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他运用福州船政学堂所授的“梅花操”射击法,打出了特殊的节奏——每分钟 114发,恰是闽南南音《梅花操》的工尺谱。每一次射击,机枪都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是激昂的战歌,在这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奏响,激励着每一个机工的士气。

“李阿福,注意敌机的动向,灵活调整射击角度!”林国泰一边大声喊道,一边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他的眼神在混乱的战场上来回扫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大脑在飞速运转,思考着如何应对这危险的局面,保护好每一位机工和珍贵的物资。此刻,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众人的生死存亡,压力如同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但他不能有丝毫的退缩与犹豫,必须冷静地应对这一切。

“放心吧,少东家!我一定把这些小鬼子都打下来!”李阿福回应道,声音中充满了自信与豪迈。他的手指熟练地操作着机枪,眼睛紧紧盯着天空中的敌机,那眼神仿佛要将敌机看穿。在他的心中,早已将对侵略者的仇恨化作无尽的力量,此刻,他要用这挺机枪,为同胞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他想起了在滇缅公路上那些艰难的日子,目睹的同胞伤亡,这些回忆都成为了他战斗的动力,让他更加坚定地扣动扳机。

“轰!”一声巨响传来,领航战机在李阿福精准的射击下,凌空爆炸。一团巨大的火球在天空中绽放,犹如一朵盛开的死亡之花,黑色的浓烟滚滚升起,飞机的残骸如断了线的风筝,纷纷坠落。日军飞行员至死都不明白,这个满口槟城腔的汉子为何能如此精准地预判他的蛇形轨迹。其实,李阿福早已将二十四道拐的驾驶经验融入弹道计算。在那蜿蜒曲折、充满危险的山路上,他一次次凭借着精湛的驾驶技术和敏锐的观察力化险为夷,练就了对轨迹的精准判断力,此刻,这些宝贵的经验成为了他打击侵略者的有力武器,让他能够在这空中战场上与敌机展开殊死较量。

“打得好!”“李阿福,好样的!”机工们纷纷欢呼起来,原本紧张的气氛中,瞬间注入了一股振奋的力量。这欢呼声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希望,让他们在这残酷的战斗中感受到了胜利的曙光。然而,战斗并未就此结束,剩下的敌机更加疯狂地朝着码头俯冲而来,机枪扫射的火舌不断舔舐着地面,扬起阵阵尘土,仿佛要将整个码头夷为平地。

“大家找掩护!”林国泰大声喊道。机工们迅速分散开来,寻找着可以躲避的地方。有的躲在集装箱后面,双手紧紧抱住头部,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坚定;有的趴在地上,尽量将身体贴紧地面,躲避着纷飞的弹片;还有的利用废弃的车辆作为掩体,从缝隙中观察着敌机的动向,随时准备投入战斗。陈雪兰则紧紧抱着医疗箱,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但更多的是坚定。她知道,在这战火纷飞的时刻,她的职责就是救治伤员,为同胞们提供最后的保障。她看着战场上的硝烟与火光,心中默默祈祷着大家都能平安无事,同时也做好了随时冲出去救助伤员的准备。

“阿雪,注意安全!”林国泰朝着陈雪兰的方向喊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在这危险的战场上,他最担心的就是陈雪兰的安全。他的目光在混乱的战场上搜寻着她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她不要受到伤害。“陈雪兰,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大家还需要你救治伤员。”他在心中不断念叨着。

“我会的,阿泰哥!你也小心!”陈雪兰回应道。她的声音在战火的喧嚣中显得有些微弱,但却充满了力量,那是对林国泰的关心,也是对自己使命的坚守。

高射机枪的射击声、敌机的轰鸣声、炸弹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混乱而残酷的交响曲。李阿福在枪林弹雨中,继续顽强地战斗着。他的手臂因为长时间射击而酸痛不已,肌肉传来阵阵痉挛,但他咬紧牙关,坚持着。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保卫码头,保卫同胞。每一次扣动扳机,他都仿佛看到了同胞们期待的眼神,这让他忘却了身体的疲惫与伤痛,全身心地投入到战斗中。

“少东家,咱们的弹药快不够了!”一名机工焦急地跑过来报告。他的脸上满是尘土与汗水,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不安,弹药不足意味着他们的防御将变得薄弱,危险也将进一步加剧。

林国泰眉头紧锁,心猛地一沉。“这可如何是好,弹药不足,敌机仍在疯狂攻击,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他在心中急切地思索着,大脑高速运转,试图从困境中找到一丝转机。“通知大家,节省弹药,集中火力攻击敌机的要害部位。”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冷静而果断,在这危机时刻,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决策,带领大家度过难关。

与此同时,日军的攻击愈发猛烈。一枚炸弹落在离林国泰不远处,巨大的冲击力将他掀翻在地。林国泰挣扎着爬起来,身上沾满了尘土,脸上也有几处擦伤,鲜血顺着脸颊缓缓流下。但他顾不上伤痛,继续指挥着战斗。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在向日军宣告:“我们不会被轻易打败,我们会坚守到底!”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与不甘,“这些侵略者,绝不能让他们得逞,我们一定要守护好这片土地和同胞。”

在激烈的战斗中,又有几名机工受伤。陈雪兰不顾危险,迅速从掩体中冲出来,朝着伤员跑去。她的身影在枪林弹雨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但她没有丝毫犹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助伤员。她来到伤员身边,迅速打开医疗箱,为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她的双手熟练地操作着手术器械,眼神专注而冷静,仿佛周围的战火都与她无关。她的耳边回荡着伤员的呻吟声和战友们的呼喊声,但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治工作中,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伤员争取生存的希望。

“姑娘,小心啊!”一名机工喊道。他看到陈雪兰在危险中穿梭,心中充满了担忧,却又无法给予她更多的帮助,只能在一旁焦急地呼喊。

“没事,我得先救他们。”陈雪兰头也不抬地说道。她的语气坚定,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她将救治伤员的使命放在了首位,忘却了自身的安危。

李阿福看着陈雪兰在危险中穿梭,心中充满了敬佩。他更加奋力地射击,试图为她提供更多的掩护。“绝不能让她出事!”他在心中默默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每一次射击都带着对陈雪兰的保护欲,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为她开辟出一条安全的通道。

战斗持续了许久,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码头上硝烟弥漫,到处都是被炸出的弹坑和燃烧的残骸,机工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与尘土,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但机工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始终坚守着码头。渐渐地,日军的攻击开始减弱,他们似乎被机工们的顽强抵抗所震慑。那些侵略者或许从未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机工,竟能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让他们的进攻受到如此顽强的阻击。

“他们要撤退了,大家不要放松,继续保持警惕!”林国泰喊道。他的声音因为长时间的呼喊而变得沙哑,但却依然坚定有力。在这关键时刻,他不能让大家因为一时的松懈而功亏一篑。他的心中依旧紧绷着,深知日军可能还有后招,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果然,几架敌机在盘旋了几圈后,逐渐消失在远方的天空中。码头上一片寂静,只有江水的奔腾声和伤员的呻吟声。林国泰长舒一口气,他的脸上露出疲惫却欣慰的笑容。这场艰难的战斗终于暂时结束,他们成功地保卫了码头,守住了珍贵的物资和同胞的生命。

“我们胜利了,大家辛苦了!”他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与感慨,这胜利来之不易,是每一位机工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看着疲惫的战友们,心中满是感激与敬佩,为大家的英勇表现感到无比骄傲。

机工们纷纷从掩体中走出来,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和尘土,但眼神中却闪烁着胜利的光芒。他们相互拥抱,庆祝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有的机工眼中含着泪水,那是激动与喜悦的泪水,在这残酷的战争中,他们终于迎来了一次胜利的曙光。

“这次多亏了李阿福,要不是他,我们可危险了。”一名机工说道。他的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看向李阿福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

“是啊,李阿福,你是我们的英雄!”众人纷纷附和道。大家的声音汇聚在一起,表达着对李阿福的赞美与感谢,在这场战斗中,李阿福的英勇表现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榜样。

李阿福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大家都一样,没有大家的配合,我一个人也不行。”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体现了团队的力量,在这艰难的战斗中,每一个机工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共同守护着码头和彼此。

陈雪兰为最后一名伤员包扎好伤口,站起身来。她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动。在这艰难的时刻,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抗击侵略者,这份勇气和信念让她无比动容。她看着疲惫却充满喜悦的战友们,心中感慨万千,这就是他们的团队,为了祖国和同胞,不惜一切代价的团队。

“阿泰哥,我们接下来怎么办?”陈雪兰问道。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与期待,在这胜利的时刻,她也在思考着未来的道路。

林国泰望着远方,眼神坚定地说道:“我们要继续完成任务,把物资安全送到目的地。这场战斗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的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前方充满挑战的道路,但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坚定的决心,他知道,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必须继续前行,为祖国的抗战事业贡献力量。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使命感,无论未来还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将带领大家坚定地走下去,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深知,战争还未结束,他们的使命还在继续。在这怒江畔,他们迎来了暂时的黎明,但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他们将带着这份胜利的喜悦和坚定的信念,继续踏上那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征程,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同胞的安宁,勇往直前,永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