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物法体系的历史形成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文明中有重要的地位。我一直对罗马法的研究有所关注。罗马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优士丁尼的《国法大全》是罗马法的总结。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借鉴了盖尤斯《法学阶梯》关于物的分类。盖尤斯《法学阶梯》作为体系化的罗马法教科书,对要式物和略式物、有体物和无体物的分类,引发了很多学术关注。

德国民法学是在罗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潘德克吞法学派的名称即来源于《学说汇纂》。物债二分是潘德克吞民法学的特色。德国民法典体现了潘德克吞法学卓越的成就,但法典被认为是十九世纪的尾声。普遍性的观点认为,法典的创新性不足。当然,德国民法学和司法实践不是故步自封的。在当代,欧洲范围内的私法的一体化问题又重新提出来,德国民法理论仍有重要的影响力。对于德国民法学的研究,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我国的民法学也可以说是受到罗马法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的。《民法通则》的体例是我国民事立法的创造,其后又相继制定了《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等。可以说,《民法典》的编纂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事立法的总结。《民法典》采纳的是总分则体例。与德国相比,我国的总分体系也是颇具特色的。从体系而言,我国民法典的体例还有完善的空间,特别是总分则的关系,包括处分行为的概念,以及财产法的体系问题。对于知识产权法与物权法的关系当时也曾引发很大的争论。无体财产的物权法定位也没有解决。《民法典》已编纂完毕,但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本书是对德国物法的系统研究。作者是我的学生。他从德国物法的历史形成和法律发展的角度,试图描绘出德国物法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物法体系应有的制度构成。作者从本源的角度解决物法体系的问题,这体现了作者的一点学术追求。在资料选取和观点方面,本书体现了作者颇为独到的眼光和见解。作者提出开放的物法体系,有相当的突破性。

我们要构建我国独立自主的知识体系。我期待这本书能为读者带来一些启发,也希望作者能够继续加深和拓展自己的研究,不仅在追赶欧洲法律文明和法律文化交流的角度,也在我国民法体系及制度建设方面,能够有所贡献。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