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假死?那我可登基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专业背锅侠

“常升也真是太杞人忧天了!”

看着朱允熥宛若做错事的孩子般,低着脑袋跟朱雨薇陈述刚刚在奉天殿中发生的事情的样子,蓝玉如是感叹了一句。

尤其是中间还偷偷朝他看两眼,被他发现后,又吓得缩回脑袋,这胆量也太小了点。

“什么!”

当听到弟弟说改了皇爷爷的遗志时,朱雨薇惊呼出声,立即转头看向蓝玉,“舅姥爷,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拦着点允熥啊!”

“他这....哎~”

朱雨薇重重的叹了口气,她这幅生气且担忧的样子,几乎九分为真,仅夹杂着一成的表演成分。

因为这确实不是件好事,搞不好真的会遗臭万年。

蓝玉不语,拦?谁敢?

朱允炆那二傻子以为能借此攻讦,结果呢,朝臣中至少八成的人已经开始暗暗唾弃,甚至恨不得踹他两脚了。

就算他真到了能只手遮天的地步,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和满朝文武唱反调。

毕竟,就算当初的朱元璋,在重启殉葬制度时,也被大批的官员所不耻,他可不觉得自己能有朱元璋的本事。

“允熥,你告诉二姐,为什么要下那样一道诏令。”

见蓝玉不出声,朱雨薇瞬间意识到什么,当即配合询问。

“二姐,母妃从小教导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多活生生的人殉葬,实在太残忍,有违天理啊。”

朱允熥拽着朱雨薇的衣袖,轻轻摇着,“小时候父王也说过,为君当仁,方能聚人心,归万民,造福百姓.....”

此言一出,蓝玉的目光瞬间投来。

朱雨薇也被弟弟的话吓得心中猛跳,不过节奏依旧未乱,毕竟两人老搭档了。

“所以,你是要施仁政,拉拢朝臣,汇聚民心?”

“不是的,我只是觉得太残忍了。”

朱允熥小心翼翼的回答,期间,他还偷偷观察朱雨薇的表情变化,将那种做错事小孩的言语试探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幕,恰好落入蓝玉的眼中,令他不禁摇头,自嘲一笑。

刚刚还在笑外甥杞人忧天,结果自己也一惊一乍。

不过这事倒是搞明白了,纯粹就是朱允熥内心的仁慈在作祟,外加吕氏对这小子的教导太深刻,可以说今日之事,吕氏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想起之前在马车内,他费了半天劲,朱允熥愣是没听进去半点,蓝玉顿时释然了。

“陛下啊,你.....”

蓝玉正想提点两句,可一想到这货是个妥妥的犟种,便放弃了,转而看向朱雨薇,“你上点心吧,不要让吕氏曾经的教诲,误了允熥。”

“嗯。”

朱雨薇点了点头,同时又帮弟弟向蓝玉提前打预防针,“不过毕竟整整被吕氏养了十年,很多东西已然在他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短时间内怕是没法扭转,今后怕是还得舅姥爷多担待几次。”

“无妨,帝年幼,合该如此。”

蓝玉自然不会跟小孩子计较,而且除了这种谁都不敢碰的诏令外,其他的就算朱允熥再次由于吕氏的缘故闹幺蛾子,他也能轻松应对。

“舅姥爷,还有一事。”

朱雨薇喊住欲要离开的蓝玉。

“何事?”

“允熥年幼时,吕氏常以体弱多病为由,将其带在身边,以至于耽误了读书,学识浅薄,恰因如此,他的行事准则和某些观点,才会被吕氏轻易影响。”

朱雨薇神色认真的恳请道:“若有大儒能细心教导允熥,定能加快清除吕氏刻进他骨子里的那些糟粕。”

“自明日起,我会请翰林侍讲学士董伦进宫为允熥授学。”

对于朱雨薇的小心思,蓝玉清楚的很,无非是想再努力一把,看看能不能将弟弟培养起来,好早日摆脱傀儡皇帝的身份。

可这丫头把朝堂之事想的也太简单了点。

就算隆泰帝真的慢慢摆脱吕氏的影响,又能如何呢?

不还是笼中金丝雀,甚至反而会因此平添许多烦恼。

汉献帝刘协才智能力并不弱,可他不还是当了一辈子的傀儡皇帝。

当然,相较于下场凄惨的刘协,朱允熥的结果肯定远好过他。

毕竟,大家都是亲戚。

蓝玉离开乾清宫不久,朱雨莙便进了屋内。

“允熥,你今日何故如此?”

朱雨莙黛眉微蹙的盯着弟弟看,连朱雨薇都能看明白的事情,她又如何看不透,“是想要借此来拉拢一部分朝臣?”

“人心驳杂,哪那么容易拉拢,不过是让朝臣们心中念朕一个好罢了!”

朱允熥拉着大姐和二姐的手,淡淡的笑道:“两位姐姐,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而且,连你们都认为此事对我百害而无一利,他蓝玉又怎会多想呢。”

“可这大逆不道的恶名.....”

朱雨莙脸上挂着浓浓的忧色。

“当朕的功绩超过先帝,这非但不会是恶名,反而会成为后世流传的美名,毕竟无论百姓还是朝臣,都喜欢施仁政的帝王。”

看着朱允熥背负双手,自信盎然的模样,朱雨莙与朱雨薇姐妹怔怔出神。

弟弟竟有如此抱负!

可,功绩超越皇爷爷,是不是有些太好高骛远了?

但姐妹俩都没多说什么,她们相信,一个能在吕氏手中隐忍足足十年的人,若非有一定的把握,绝不可能说出此等不切实际的言论。

咕噜噜~

恰在这时,朱允熥身上的威势退去,略显不好意思的看着两位姐姐。

“今日忙活了一整天,还未进食,所以....”

“大姐这就去给你做饭。”

朱雨莙有些宠溺的揉了揉弟弟那依旧瘦削的脸颊,拉着妹妹去了小厨房。

众所周知,大明朝,尤其是洪武年间,御膳房做的东西,是真不咋地,所以,小厨房几乎成了每座宫殿的标配。

坐在太师椅上,朱允熥开始复盘与展望。

今日,专业背锅侠吕氏再一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能用的次数不多了,毕竟蓝玉不是傻子,就算内心的刻板印象再严重,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幺蛾子,总会起疑心的。

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只要掌握了亲军十二卫,他在蓝玉面前就能有自保之力了。

再加上在朝臣面前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一次接着一次震惊他们,得到朝臣的拥戴,其实并不难。

毕竟,在蓝玉的帮助下,他的人设真树立的挺好。

而除却那帮子淮西勋贵,其余朝臣,尤其是文官,更愿看到一位英明神武、任人唯贤的新帝,而非一个受他人操控的傀儡。

没几个人甘愿被一个粗鄙武夫压在自己头上。

天下大位,不过名与器。

帝位正统,群臣拥戴,兵权在握,他蓝玉也得乖乖低头。

明日,开卷。

给大明一点来自后世卷王的小小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