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世间万象(上)
自从浑水组织的爆炸风波后,社会上对人类突破认知,实现永生的话题,逐渐进入了深入探讨中。再加上舆论有意无意地引导,项目组不断透露出一些信息,零零碎碎,经过大家的脑补,一个完整的逻辑链出现了。
此项研究涉及灵魂,而灵魂又与神灵有关。如果研究取得突破,神灵在人类心目中的地位会陡然下降。目前靠神灵忽悠大家的一些组织,地位和利益会受到巨大影响,所以他们迫不及待想阻止此项研究工作。
另一方面,项目的研究,也可能会触及到神灵的利益,神灵会触怒,从而降罪于人类,这就是危险。至于这个罪是什么罪,就有各种推测。有人说是自然灾害,有人说是病毒细菌,还有人说是外星人战争,各种说法都有。虽然说法不一,但是总归离不开是降罪,而这个罪,人类能不能抵挡,很难说。
大家的分析、抽象、脑补能力还是很强的,基本上和事实一致。
这一年的中元节马上就要到了。每每快要到这个节日之前,在江南一带的农村,多有祭奠祖宗的活动。这是一种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亡灵信仰和祖先崇拜。
这天正是中元节前两天,鲁月一家正在准备晚上的祭祀。一般情形下,现代的祭祀活动已经简化了很多。鲁月问她姆妈:“姆妈,太奶奶那里的佛经拿来了吗?”
“哦,你帮我去拿一下,顺便把佛经的钱给太奶奶送去。”
佛经是用农村五月份收割的麦秆制作而成的祭祀品。需要把麦秆叶子去除,只留下中间一截空心的麦秆。然后剪成大约一尺长,并对其反复念经,最后用线串接起来,卷成一团。祭祀的时候把它烧给祖先,以此来祭奠祖先的亡灵。
太奶奶是鲁月村子里专门念经的老太太,已经很老了。大家对她很尊敬,都叫她太奶奶。
鲁月来到太奶奶家后,还没进门,就嚷嚷着:“太奶奶,太奶奶,我来了。”
太奶奶在村里孩子们的心里,是很亲近的人。因为只要去她家里,她总会拿出一些小零食给孩子们。一颗糖,一块饼干,一个苹果,诸如此类。
“哦,月月来了啊。”太奶奶年纪大了,但是却耳聪目明。
“太奶奶,我家晚上要祭祀。我姆妈叫我来拿佛经,这是佛经的钱。”
“好好,你等会啊,我已经准备好了。”
太奶奶从后屋取出两大卷佛经,装在一个竹篮子里,交给鲁月。
“月月,我听电视上说,人可以长生不老了?”太奶奶突然问道。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某种舆论需要,一些专家也总被电视节目邀请去访谈。有些专门做当前热点问题的解读。
太奶奶估计是看了哪个访谈的节目,记住了专家说过的一些话。
“太奶奶,您怎么知道的啊。最近确实有消息在传,我们国家科技发展了,已经可以去探测研究人的灵魂的问题了。据说,人的生死轮回,也可以改变的。”鲁月刚刚从学校放假回来,知道的事情比较多。但是为了太奶奶容易听明白,她就用直白的意思说了一下。
“这样啊?祖宗的灵魂也能找回来吗?”太奶奶神情肃穆地问道。
“这个...我不太清楚啊。不过人的灵魂,据说是有重量的,是一种可以探测到的东西。”
“那我们祭奠祖宗,祖宗们都能知道啊?”太奶奶的心思始终在祖宗身上。确实,我们是一个信仰祖宗的民族。
“我想,应该是可以知道的吧。您念了那么多的佛经,烧给了那些村里的祖宗,他们一定能知道是你念出来的佛经。”鲁月宽慰着太奶奶。
“哦,那就好,那就好。我就说嘛,只要用心念佛,一定能把子孙的怀念传递给祖先的。”太奶奶面带笑意,颤颤巍巍地用手指着堂屋中的桌子,上面放着还没完工的佛经,对鲁月说道:“月月,你想不想学太奶奶的佛咒啊?”
鲁月心里一惊,哎呀,这个不好回答啊。她本身其实并不相信这种东西,但是对祖先的祭奠,却是真心实意的。
“太奶奶,我还要上学呢。你看,我上完学,可以去做科学研究,说不定可以直接和祖宗的灵魂交流呢,这样不是更方便吗。”
“呵呵,你这个丫头。这能一样吗?”太奶奶知道,自己的这种佛咒,要传承下去,是不太可能了。但是她是一个开明的人,以后的事谁知道呢。没有了传承,总有新的办法吧。
鲁月看着太奶奶在发呆,急忙对太奶奶说:“太奶奶,我回去了啊。”
“哦,好的好的,慢点走。”
待到黄昏时候,天慢慢暗了下来。鲁月家的祭祀活动开始了。
只见在家里的堂屋正中间,放着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放着九个菜和饭,还有黄酒之类的饮品。桌子边放着三条凳子,其中朝大门口方向没有凳子。门口这个方向的桌子上点着一对蜡烛。
等到祭祀开始,首先是需要点香在门口说上几句,意思是今天做祭祀,请祖宗们来吃。待到一会儿后,将佛经在桌边点燃,烧掉。最后一家人都要拜一拜祖宗,这个祭祀活动就结束了。
待到把蜡烛之类的物品收掉,凳子移动一下,桌子上的饭菜移动位置,或者重新装盘后,一家人就可以上桌吃饭了。
鲁月中感觉此时的饭菜,真没有平时烧出来后,直接吃味道好。也许祖宗们真的来吃过了呢?鲁月总是这样想。
“姆妈,你相信灵魂吗?”鲁月问道。
“什么?”
“您说,刚才祖宗的灵魂有没有回来吃啊?”
“啊,你说什么啊。可不要冲撞了神灵啊。”她姆妈肯定被她的话吓了一跳。
冲撞神灵?鲁月突然想到,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关于灵魂的科学研究继续做下去的话,可能会冲撞神灵,神灵可能会发怒。
“姆妈,你说的对,神灵可能真的会被冲撞的。但是,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啊。我们又没有说它什么,神灵这点肚量总是有的吧。”
“呵呵,牙尖嘴利。你刚才说什么灵魂,是怎么回事?”鲁月姆妈问道。
“哦,是这样的。我们国家的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灵魂是一种物质,它可以传递信息的。比方说,祖先们的灵魂,就可以和我们传递信息。但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必要,除非是特色情形。”鲁月解释道。
“但是目前,科学家也不知道,灵魂这种物质,会不会随时间慢慢消失。”
“你这丫头,一天天在想些什么啊。”鲁月的姆妈笑骂道。
“姆妈,你想不想长生不老?”鲁月又问道。
“长生不老的话,就不存在灵魂祭奠的事情了。”鲁月又补充道。
“哈哈,你是懒得做这些事吗?”鲁月姆妈白了她一眼。
“真的,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长生不老。万一真的可以实现,怎么办?”
“长生不来还不好啊。我只要多给我活个十年二十年,就谢天谢地了。”鲁月姆妈说得很实际。你们好高骛远干什么,脚踏实地最重要。
一家人就在这样的随意聊天中,吃过饭,完成了今天的祭祀活动。
这一天,在杭城的某个寺院中,寺院方丈也和他的几个师弟们在闲聊。农历七月中元节,天气还很炎热。晚上在大树下吹吹夜间的风,听过四周黑暗里蟋蟀的叫声,喝喝茶,聊聊天,也是很惬意的事。
“诸位师弟,你们听说了吗,据说科学研究中,发现了灵魂,还有神灵。”
“甚至,更有消息说,人死后,灵魂被神灵收走了。”方丈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我们有轮回的说法。人在去世后会经历六道轮回,这六道分别是天道、人道、恶神道、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人的轮回结果取决于其在世间的所作所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我们强调的是因果报应,在不断变化流转,灵魂并不是永恒的。”
“如果说灵魂被神灵收走了,那还有因果报应吗?人死后还能轮回吗?”方丈对此很不以为然,因为这严重挑战了他们的信仰。
“方丈,据我所知,这个灵魂是一种携带人世间的信息的。这个实际上和我们的的因果报应有点类似。讲究的是生前做过什么,经历过什么,身后的灵魂中都会记录在案。”
“哦,这个倒是可以说说的。”方丈被这么一说,感觉眼前突然明亮了起来。
是啊,科学的滚滚车轮,谁也阻止不了。我们应该适当改变一下一直以来的教义,向科学的解释靠近,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啊。方丈如此想着。
“自从最近舆论中,大家对人的认知拓展,生死轮回,永生这种话题热起来后,我们寺院的香火旺了很多。”
“很多人对因果论还是相信的,生前做好事,多烧香火,灵魂里记录的总归是好事吧。”
“诸位师弟,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要适当的转型,把科学理论和我们的信仰结合起来。在对善恶的理解上,要更加注重科学的成分。”大家对方丈的话其实不知所谓,但是都点点头,连声赞同。无论你身处哪种职业,都需要有自知之明。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如同现在,方丈既然说了,就先点头,不论理解不理解,以后再说。
工地上,烈日炎炎。叶子中和他父亲刚刚搬完一车砖,此时正坐在铁皮顶的棚子下休息。父子俩都带着安全帽,穿着背心。父亲的背心已经破了很多洞,但一直舍不得扔。叶子中的背心倒没有破洞,但是也已经很旧了。
叶子中老家在非常偏僻的地方,他在村里上完小学后,到镇上上初中,每天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由于地处山区,每到冬季,走在山路上,冷冽的寒风刮得人脸皮生疼。叶子中在坚持了两年后,第三年的初中,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去上着,最后初中毕业跟着父亲来工地打工。所以说起来,今年二十出头的叶子中,已经打工好几年了。
父子俩都是一身黝黑发亮的皮肤,在阳光下,汗水流过,将身上的灰尘清除,留下一道道明显的汗迹。此时俩人身边的地上,各有一大瓶塑料可乐瓶装着的浓茶。这是母亲在早上上工前给他们准备的。由于一上午忙着搬砖,直到现在才有空喝一口茶水。
俩人各自拿起瓶子,咕噜咕噜地灌了小半瓶,才舒服地叹了一口气。
太阳从头顶的铁皮上晒下来,没有阳光,却比有阳光还要热辣。不过,这里总比搬砖要轻松,只是热一点而已。
叶子中用脖子上灰色的毛巾擦了一把脸,对父亲说:“爸,这个月做完,你和妈回老家去吧,你年纪大了,回老家种两亩地,总比现在工地上要好。”
叶子中的父亲是一个淳朴踏实的人,看了一眼儿子,说道:“回去种地能赚几个钱啊。我想着能不能给你在城市里买套房子,偏一点小一点没关系,但总有个落脚的地方了不是。”
“爸,这又何必,我无所谓的,哪里不是活着。有你们在老家,我这没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回去看看。否则,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人生苦短,何处是我家。
“你啊,我也不强求,我再干两年,过两年就回去。我们帮你存点钱,到时候你不想在工地干了,可以做个小本生意,总归有个稳定的活儿。”
“爸,你这么些年,一直在工地干活,有没有感觉不值得?”
“什么不值得,有个工作干就已经很好了。你看我们老家那个地方,就算你想出力干活,也没有活儿呀。”
“可是,我们就应该这样吗?这话说是劳动最光荣,可这收入为什么总这么少啊。如果一辈子让我在这里干活,我肯定不愿意,太累了,不值得。”
“哦,最近网上有传说,人可以长生不老。嘿嘿,反正我肯定不想长生不老,除非能够有更好的工作。爸,你说让你一直在这里干活,可以长生不老,你愿意吗?”
“啊,这个,我估计也不愿意。这里,没有盼头啊。”父亲如此说道。
是啊,每一个人,无论他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在内心里,总有一份希望,一份期盼,这才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原动力。
“爸,你还是回老家吧,少赚点钱就少赚点,其实总不会饿死的。”叶子中如此说道。
“我和你妈商量一下吧。”父亲终究不想直接拒绝儿子,如此敷衍道。
太阳依然热辣辣地照在铁皮顶上,俩人休息了片刻,又朝工地搬砖的方向走去。
医院的走廊上,人满为患。人们排着队,等待诊室内医生的诊断。
祝国凡和他弟弟一起扶着老父亲,排在队中。老父亲生病一段时间,始终不愿意来医院。原因只是怕医院查这查那,万一查出什么其它毛病,反而心里压力增大。现在这个病,虽然一时好不了,但是也知道吃什么药。反正自己年纪也大了,活不了几年了。
老父亲身体有些虚弱,在两个儿子的搀扶下,终究是站得住的。
“两位,让你爸坐这里吧。”一个年轻人指指自己站起来让出的凳子,对祝国凡说道。
“谢谢,谢谢。”祝国凡连声感谢道。待到老父亲坐在凳子上,俩人站着也轻松了不少。
时间过得很慢,医院里特有的消毒水味道,在不时提醒着祝国凡,这里是医院,这里是看病的,你身边有人病了。这确实不是一种好的感觉。若是为了活下来,天天住在医院里,感觉这活着也没有什么乐趣吧。祝国凡如此颓废地想着。
等了好久,终于轮到祝国凡老父亲看病了。医生诊断了一下,大概五六分钟的样子,然后让他老父亲去做各种检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来医院之前大家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
于是又是一番折腾,快到下班的时候,才再让诊断医生看检查结果。
“你是他儿子吗?你父亲的病拖得太久了。而且他年纪也太大了,可能不适合做手术治疗了。”医生淡淡地对祝国凡如此说道。生老病死见得多了,医生对此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了。
“啊,是什么病。”
“有个瘤,但目前检查结果没有出来,不好说好坏。但是无论如何,你父亲,八十五岁,对吗?年纪太大了。”
“哦,我明白。”祝国凡其实内心是有预期的,也挣扎过,到底应该怎么治疗,采取何种手段治疗。一般情形下,手术效果最快,但老年人身体能吃得消吗?虽然说,目前医学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伤元气啊。
元气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应该是存在的。祝国凡看了一眼父亲,那么就等两天报告出来后再说吧。
父亲知道自己的病,看祝国凡为难的样子,对他说道:“国凡,你不要为难,我年纪大了,我自己知道。如果要做手术,我是肯定不做的。吃点药的话,还是可以的。”
老父亲幽幽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活那么久干什么,没意义。国凡,你现在或许不能理解我说的话,但是你父亲我,确实是这样想的。当你想做什么,却无法自己动手去做的时候,你会体会到我说的话的。”
“爸,别这样说。不是说好死不如赖活嘛。”
“国凡,这话,估计不是对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说的。应该是对那些身体健康,但有些不如意,不顺心的人说的吧。”
“嘿嘿,爸,你倒是这么豁达。那我们先回去吧,等报告结果出来,再说。”父子三人,就这么看完病,回去了。
此时医院的走廊里,依然人山人海,每个人对生死都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