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新朝:风云起](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33/53307433/b_53307433.jpg)
第54章 “朝堂风云”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万历皇帝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如同密布的乌云,那锐利的目光扫过殿下的群臣。
“朕听闻近日黄河泛滥,灾民无数,诸位爱卿有何良策?”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急切与愤怒。
户部尚书出列,额头上冒着冷汗,拱手道:“陛下,此次灾情严重,需拨大量钱粮用于救灾和重建。但国库空虚,实难承担如此巨大的开支。之前的边疆战事、水利工程已经耗费了大量库银,如今实在是捉襟见肘啊,陛下。臣也是日夜忧心,愁白了头发啊。”
皇帝皱眉,眼中满是忧虑:“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灾民受苦?朕的子民在受苦,你们身为大臣,就拿不出一点办法?朕养着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工部侍郎紧接着说,声音微微颤抖:“陛下,可征调民夫抢修河堤,但如今正值农忙时节,恐影响收成。而且征调民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陛下,这其中的难处实在太多了。”
这时,一位老臣缓缓开口,他捋了捋胡须,语气沉重:“陛下,救灾之事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此事关系重大,一旦决策失误,后果不堪设想。老臣在朝多年,见过不少因为仓促行事而导致更糟糕局面的例子啊,陛下。”
皇帝怒视老臣,大声呵斥道:“从长计议?灾民们等不了!每一天都有人在死去,每一刻都有人在受苦,朕如何能等?朕要的是立刻行动,不是在这里空谈!”
首辅大臣站出来,神情严肃:“陛下,臣以为可先从富商巨贾处募集资金,再调配周边省份的粮食支援灾区。这样既能缓解国库压力,又能迅速筹集到物资。陛下,这或许是目前较为可行的办法。”
大臣甲反对道,脸上带着焦虑:“此举恐引起富商不满,影响商业秩序。这些富商平日里养尊处优,让他们出钱,恐怕没那么容易。而且,这也可能会影响市场的稳定啊,陛下。”
大臣乙也说道,眉头紧锁:“调配粮食也非易事,路途遥远,损耗巨大。而且途中还可能遭遇盗匪、天灾等意外情况。陛下,这其中的风险不得不考虑啊。”
皇帝一拍龙椅,震得大殿微微颤抖:“都别争了!朕要的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不是在这里互相推诿、争论不休!一个个只知道说困难,就没有一个能站出来解决问题的吗?”
众大臣纷纷低头,不敢言语,大殿内一片寂静,只听得见皇帝沉重的呼吸声。
皇帝:“户部尚书,你说国库空虚,那钱都去哪了?你给朕说清楚,每一笔账目都要交代明白!是不是有人中饱私囊了?”
户部尚书吓得跪地,浑身发抖:“陛下,之前的战事和工程耗费甚巨,导致国库亏空。还有一些地方的税收未能及时上缴,各种开支不断,实在是入不敷出啊,陛下。臣对天发誓,绝没有中饱私囊之事啊,陛下明察。”
皇帝:“那工部,抢修河堤需要多久?给朕一个确切的时间,不要含糊其辞!朕要确切的日子,不是这些模棱两可的话。”
工部侍郎:“陛下,若人力物力充足,至少需三个月。但这还只是初步估计,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复杂,比如天气变化、材料供应等问题都会影响进度。陛下,臣不敢妄言啊。”
皇帝:“三个月?灾民能等三个月吗?三个月后,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会失去生命,多少家庭会破碎!朕等不了这么久!”
此时,一位年轻的御史挺身而出,他的眼神坚定,声音洪亮:“陛下,臣有一计。可先发放官仓粮食救济灾民,同时鼓励民间义捐,再严惩贪污救灾款项之人,以确保钱粮用到实处。而且可以动员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大家一起为灾区出力。陛下,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能度过难关。”
皇帝:“好!就依你之计。但谁去负责此事?这是个艰巨的任务,需要有能力、有担当的人。谁愿意站出来?”
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应。他们都清楚,这是个烫手的山芋,办好了未必有功,办砸了必定获罪。
皇帝:“怎么?都怕担责任?平日里一个个口若悬河,到了关键时刻,都成了缩头乌龟?朕养你们这群废物有何用?”
终于,一位勇敢的将军站了出来,他单膝跪地,抱拳说道:“陛下,臣愿前往灾区,负责救灾事宜。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哪怕赴汤蹈火,臣也在所不惜。”
皇帝:“好!朕信你。若办得好,重重有赏;若有差池,提头来见!你可明白?”
将军:“臣明白,定不负陛下重托!臣愿以性命担保,一定完成任务。”
退朝后,几位大臣在偏殿私下议论。
大臣甲:“这救灾之事可不好办,弄不好要掉脑袋的。那将军也是胆子大,竟敢接下这苦差事。我看他是太冲动了。”
大臣乙:“是啊,灾区情况复杂,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稍有不慎就会惹祸上身。这将军怕是要栽跟头咯。”
大臣丙:“不过若真能办好,也是大功一件。说不定能因此青云直上,成为朝廷重臣。但这可能性太小了。”
大臣丁:“还是小心为妙,这其中的风险太大了。咱们还是别掺和,免得引火烧身。”
在灾区,景象凄惨。黄河水淹没了大片农田和村庄,灾民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他们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负责发放救济粮的官员大声喊道:“都排好队,不要挤!人人都有份,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来!”
灾民甲:“这点粮食怎么够吃啊?我们一家老小都等着呢。官老爷,能不能多给点啊?”
灾民乙:“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总比饿死强。先填饱肚子,再想办法活下去。别抱怨了,小心惹恼了官老爷。”
而在京城,富商们也在豪华的府邸中商量对策。
富商甲:“朝廷要咱们捐款,这可怎么办?咱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可不想白白掏出去。”
富商乙:“不能轻易答应,得跟朝廷讲讲条件。比如说减免一些税收,或者给咱们一些商业特权。不能让朝廷占了咱们的便宜。”
富商丙:“但如果不捐,朝廷会不会怪罪下来?这可不好办啊。万一朝廷给咱们小鞋穿,那可就麻烦了。”
富商丁:“要不咱们少捐点,意思一下?也别得罪朝廷。”
与此同时,那位将军正日夜兼程赶往灾区。一路上,他心急如焚,不断催促队伍加快速度。
将军:“快!不能耽误时间!灾民们还在受苦,我们早一天到达,就能多救一些人。都给我跑起来!”
手下:“将军,您也歇歇吧,这样下去您的身体吃不消。您要是累垮了,谁来指挥救灾啊?”
将军:“灾区百姓还在受苦,我怎能休息?加快速度前进!一刻也不能停!”
到达灾区后,将军立刻投入工作。他亲自视察灾情,组织人员救援。
将军:“必须尽快搭建临时住所,让灾民有地方住。不能让他们再风餐露宿。都动起来!”
手下:“可是人手不够啊,将军。这可怎么办?”
将军:“召集当地壮丁,一起帮忙。告诉他们,这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家园,为了他们的亲人。谁要是敢偷懒,军法处置!”
在救灾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阻碍。
有人偷偷倒卖救济粮,被将军发现。
将军怒不可遏:“竟敢发国难财,拉出去斩了!这种人丧尽天良,绝不姑息!谁再敢动歪心思,这就是下场!”
倒卖粮食的人:“将军饶命啊!我再也不敢了!”
将军:“饶命?你害得多少灾民挨饿,饶了你天理难容!”
一些官员消极怠工,被将军严厉斥责。
将军:“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谁要是敢偷懒,军法处置!在这种时候,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拯救百姓!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官员:“将军息怒,我们这就去干活。”
经过一番努力,灾区的情况逐渐好转。临时住所搭建起来了,灾民们有了栖身之所,粮食也陆续发放到了他们手中。
灾民:“感谢将军,感谢朝廷!要不是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将军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将军:“这是本官应尽之责。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度过难关。好好活下去!”
消息传到京城,皇帝大喜。
皇帝:“将军果然没让朕失望,重重有赏!传朕旨意,嘉奖将军和所有参与救灾的人员。朕要让天下人知道,有功必赏!”
太监:“陛下圣明,这是对他们的最好鼓励。”
但仍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大臣甲:“这将军如此能干,会不会功高震主?陛下可要小心啊。”
大臣乙:“是啊,陛下,不得不防啊。”
皇帝:“哼!他若忠心,朕自不会亏待他。若有二心,朕绝不留情!朕相信他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