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簪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楔子

长风停在很久很久以前,历史工笔都写南阳长公主陈点香和王丞相家的庶子王沐砚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壁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什么般配良人,纯恨怨侣罢了。

说到这,我们不得不把故事从很久之前说起了。

那时候的南阳长公主还不是长公主,只是南阳皇帝的一个妾室所生那会正值恭笠十二年秋,也就是他爹刚即位不久。

得益于太上皇,也就是他爷爷,造得太狠了,给到他爹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了,其爹临危授命,直到大军打进了皇城,无奈带着妻妾逃跑,就跑着跑着呢,不知道跑了多远,不但防敌军还要防官兵还要防愤怒的民众,于是钱也花得差不多了,马也卖了,车也坐不下,那这个时候所有的妾室都只能下来步行,亏的陈点香命硬,准确来说,应该是天命之人,她妈一个没有灵根的凡人怀着她每天走那么多路,还不小心和大部队走散了,只能说得亏她没有灵根要不然早就被人追杀抢夺了,这世道艰难也没有人和一个没有灵根的凡人过不去。

她娘在树林里面白日吃野果,夜里就枕凉石,硬生生活了一个多月才遇到一个渔夫,把她救了,然后她稀里糊涂的老妈就对这个渔夫感激涕零,然后就嫁给了渔夫跟着这个渔夫生活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连外面她的父皇后来已经带着一众大臣打回了九州天下也不知道。

渔夫有个三级的水灵根,就是会变点小法术还会御水捕鱼,小时候她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坐在仲父的船上随着他出去捕鱼。

那时候天很蓝,风很轻,陈点香那会还是个小小的老子,就躺在那艘和这个王朝一样缥缈欲坠的渔船上,她的朋友是一只会讲话的鹈鹕,鹈鹕每天帮着渔夫捕鱼,陈点香也经常和它讲话,讲捕鱼的阿爹,讲织布的阿娘,也不管它听不听得懂。

陈点香到岁时,渔夫曾想着把她送去学堂,毕竟她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看出来有什么有灵力的样子,但是学费也实在是令两夫妻为难,一年要4.5w灵石,更何况他们的女儿还是一个毫无灵力迹象的孩子,那如此一想,当然是带孩子去上凡人的私塾算了,于是就这样子两夫妻带着孩子进城了。

那时候的陈点香,还是个小小的老子,她对什么都好奇这里没有船也没有海,也没有鹈鹕,有的是热闹的集市和衣着华贵的人们,他们说的话,陈点香听不懂,阿爹更不懂。

阿爹给她买了糖葫芦,牵着她的手,往馄饨铺子走。阿娘熟练的用多年不用的官话询问这里的人哪里有学堂可以报名。

馄饨铺是个娇媚的女人开的,生意看上去不错。

那是陈点香第一次吃馄饨,馄饨冒着热气带着清香和肉味一个个圆圆胖胖的躺在碗里,清澈的汤映着她面面的脸和两个圆溜溜的大眼睛。

她很开心,她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阿爹叫她慢点吃,烫。

她一扭头见到一个青年书生边吃馄饨边哭,她不知道为什么也跟着有点难过,她过去拉他袖角:“哥哥,你为什么哭。”

“因为没能考到功名,没能娶到喜欢的娘子,因为穷,因为……穷的只能吃馄饨。”他豆大的泪砸进馄饨碗。

那时候的陈点香对穷还没什么概念,但她却想着做些什么,所以她宽慰他:“那我也很穷啊,我也吃馄饨,但是我不难过,我觉得馄饨很好吃。”

孩子的想法总是那么天真,陈点香的天赋是善良,只是她也许不懂,对于穷人来说,最能用于安慰的且最直白的是金银,而不是这样无用的善良。

阿爹过来拉走了陈点香,没办法,他们帮不了这个书生什么,连他们自己都自顾不暇,但是阿爹帮书生结了馄饨的账。

阿爹跟阿娘租了马车往学堂去了,不知道书生望着远去的马车发愣。

同样,陈点香的求学之路也并不那么顺遂,到了学堂没有九州居籍的她没人敢收,更何况这孩子看着也笨笨的连灵根也没有更没人要了。

一连问了几家都是如此,父母也只能垂头丧气的领着陈点香回去了,回去的路上,长道上又路遇适才那个书生。

书生同陈点香的阿父自荐,虽殿试未中,然仍有才学,愿教导陈点香的学业。

“那年轻人,你这酬劳该如何……”

“仅需草屋竹舍一间,方便我温书即可。”他浅笑答到,狭长的眼睛微微扬起,倒是有那么几分文人儒雅。

就这样,陈点香捡了个免费的便宜师父。

反正后来据张正恩说是为报当日一碗馄饨之恩,可是谁又知道呢。

张正恩和陈点香一家回了那个小渔岛……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