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长这样做2:必须重视的98个常见问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孩子努力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

不少孩子会问:为什么我天天那么努力地学习,拼命地刷各种习题、各种试卷,学习成绩还是上不去呢?为什么班上的×××贪玩又不爱学习,没有我努力,成绩却比我好很多?家长们也有类似的疑问:为什么许多很努力的孩子在小学成绩领先,上了中学之后,依然勤奋刻苦,却再看不到效果,成绩平平呢?是不是孩子还不够努力?

我想对有这样想法的孩子说,你可能分秒必争,把白天到晚上的每一段时间都安排得非常紧凑,甚至大半夜还在熬夜刷题。但是你想过没有,这样长久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可能你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你的休息时间越来越短,你的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下,你的情绪越来越焦躁,甚至开始害怕作业总是写不完,害怕你的努力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所以,请你记住:远离低质量的勤奋,因为那比懒惰更可怕!并不是所有的勤奋努力都会有回报,关键是看最终所取得的结果。没有效率的勤奋,对学习是没有帮助的。

低质量的勤奋只是伪装起来的懒惰。很多学生用看似勤奋的行为掩盖着懒惰的本质,低质量的勤奋,实际上就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表面上看起来很刻苦,实际上刻意回避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放弃了学习当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举个例子,从晚饭过后到晚上9点,孩子可能给自己安排了背单词、公式、定理、诗词,却没有时间思考哪些是自己没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无用功的。很多孩子一遍遍地刷卷子,永远只做自己熟悉的和会做的题目,不会做的从来不做,也不知道他们何年何月才去问老师,或者去和同学们探讨,把不懂的知识点弄会。还有很多孩子查阅了许多教辅图书排行榜,学霸笔记、教材详解、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一个也不舍得放过,但从来没有细细地品味这些教辅图书里面经典例题的详解,更别说逐一消化了。整天只知道忙忙碌碌地学习的人,事实上可能只是处于毫无效率的忙碌状态。如果你也是这种情况,那你可以停下你的勤奋了。

在勤奋之前,你需要先思考一下,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吗?你的弱科是什么,强科是什么?你强科当中的薄弱之处是什么?你有哪些不好的学习习惯?你目前在学习当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问题是急需解决的?……这些问题你都想清楚了吗?

努力和勤奋,一定要用对地方、用对方法。时间并不是衡量勤奋的标准,这个世界上最笨的努力就是没有效率的勤奋,勤奋的前提是效率。

很多人会热衷于表现自己的勤奋。他们一方面是想在心理上为自己逃避深度思考找理由,另一方面是受整个社会都喜欢传递“长时间学习很了不起”的思想的影响。其实学习多长时间不应该是衡量勤奋的标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学进去了。比如,每天让一个孩子花十几个小时去学习,一边勤奋地拒绝玩耍、打闹,一边懒惰地刷着毫无意义的题目,结果成绩没有提升,生活也不快乐。

到底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勤奋呢?

第一步,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思维模型。我经常在能量智慧课的开篇讲一段话: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落后的模型里,即使加入更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地重复。同样,如果学习方法出现了问题,我们不去做改变,刷再多的题,也只是徒劳。

比如,孩子如果没有整理错题的习惯,那么他永远都在做会的题,遇到不会的题他依然会一遍遍地做错。如果孩子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那么他的学习效率就要比有预习习惯的孩子低。建议家长和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程序,这样才能逐渐摆脱低效率勤奋。

第二步,计划和执行。要让一个小时的计划和执行抵得上五个小时的计划和执行,一笔一画写出来的计划更令自己有想要执行的欲望。孩子可以把每一天待办的事情写下来,并把它放在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按照计划去完成学习清单。完成之后,要定期复盘,回想一下自己的整个学习程序是否有得到提升的地方。例如,自己早上背单词可能效率更高,那么就在早自习背单词。再如,自己可能很难坚持预习的习惯,可以找一个小伙伴一起执行,每科课程前要做好预习,相互提醒、相互支持。孩子不断地在细节中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计划,久而久之就会找到一套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相信,做到了真正的勤奋,孩子的努力会事半功倍,轻轻松松获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