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三重门
第二天清晨,江然习惯性的早早醒来。
眼看着离上班时间还早,便动起了在家做早餐的念头。
昨晚的高汤和面条都还剩了不少,江然决定再吃一顿鸡汤面。
毕竟煮面耽搁不了多少时间,不用担心迟到。
给自己煮了一碗面吃饱之后,江然想起来家里还住着另一个人。
昨晚煮的面沈念薇似乎也挺喜欢吃的.......
对于一个厨艺爱好者来说,投喂他人属于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反正还有时间,江然决定给沈念薇也安排一份早餐。
人家毕竟送了自己一套房,江然觉得请她多吃几顿饭没什么问题。
把沈念薇的面煮好之后,江然才不紧不慢的出门上班。
“我给你煮了一碗面,如果起床了记得吃,我去上班了。”
出门之前,江然不忘给沈念薇发了个微信消息。
房间里,沈念薇手里拿着手机愣愣的看着江然发给自己的消息。
这家伙是不知道艺人都要控制饮食的吗。
大早上的哪能吃这么高油高碳水的东西。
沈念薇本来打算回复江然说自己不想吃的,但是在打字的时候想到自己这次大概率要跟公司解约。
以后是否还继续当歌手都是两说,想到这里沈念薇内心动摇了一下下。
歌手都不打算当了还控制什么饮食呢。
而且这是江然大早上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浪费粮食更不可取。
念及至此,沈念薇觉得控制饮食什么的对自己来说完全就没所谓了。
想到昨晚那碗面的鲜美味道,沈念薇当即决定起床吃早餐。
洗漱完毕后沈念薇走到厨房,发现江然给自己做的面被他放在了锅里用热水蒸着,打开的时候还是热气阵阵。
为了让面保持劲道的口感,江然还很贴心的把面条和汤给分开了。
沈念薇小心翼翼的把面和汤端到饭桌上。
鲜美的鸡汤入口的第一瞬间,沈念薇一双好看的桃花眸瞬间就亮了起来。
沈念薇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这一口汤给温暖到了。
“谢谢,味道很好。”
沈念薇拿出手机,给江然回复了消息。
除了表示感谢之外沈念薇还顺带肯定了江然的厨艺。
刚到办公室的江然看到沈念薇的回复,感觉内心的成就感得到极大的满足。
江然心里盘算着整天吃面没啥意思,要不晚上再整点大菜给沈念薇开开眼界。
当然胡思乱想的时候江然也没忘记正事。
江然花了点时间把昨天写好的初稿给打印了出来,然后走进了沈修文的办公室。
“江然?”
“找我有事吗?”
看到办公室敲门的人是江然,沈修文整个人松弛了不少,问话的时候还顺手拿起桌上的烟点了一根。
沈修文烟瘾不小,不过家里妻子管得严。
所以只能在办公室里过过烟瘾,每天到办公室坐下后沈修文第一件事情就是点一根烟。
不过下班回去之前沈修文还得吃几个橘子去一下嘴里的烟味儿,所以沈修文办公室里常年备着一袋橘子。
根据江然的观察,沈叔叔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举动只能骗骗自己。
实际上他妻子心里门清得很,没拆穿他罢了。
江然不抽烟,所以沈修文给他递了一个橘子。
狠狠地吸了一口烟之后,沈修文看向江然说道:“先说好了,找我离职的话就免谈,咱们昨天说好了的。”
江然笑了笑,“沈叔叔放心,我说不走那就不走了。”
“那你这次找我是什么事情?”
江然晃了晃手中的一叠A4纸,“叔您看看这个。”
沈修文这才注意到江然手中拿了一叠文件进来,好奇问道:“什么东西?”
江然把手中的文件递给沈修文,“一份稿件。”
沈修文把手中的烟丢到烟灰缸掐灭,然后伸手接过江然的稿子。
看着文件上面的三个大字,沈修文轻咦一声,念道:“三重门。”
沈修文抬头看向江然好奇问道:“哪里来的稿件?”
出版社已经很少再签约新作者或者新书了,因为找不到好的作者,基本上就是签一本赔一本。
如今都是靠着那几本销量半死不活的杂志硬撑着。
江然没有直接回答沈修文的问题,而是卖了个关子。
“你先看看这份初稿,看完之后我再给您解释。”
沈修文瞥了江然一眼,笑呵呵的点头,“也行。”
说完之后沈修文真的低头认真看起了《三重门》的初稿。
先把《三重门》这本书拿出来,是江然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选择《三重门》的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本书非常的畅销。
印象中江然记得这本书出版后的销量是两百多万册,还有不保真的消息则是称销量达到了五百多万册。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三重门》之所以能有这个销量,跟作者本身的光环有很大关系。
《三重门》这本书是韩寒的成名作。
写这本书的时候韩寒只有16岁,真正的少年天才,这个原因给这本书增加了不少销量。
当然除了少年天才作家这个光环,《三重门》这本书内容上本身也是可圈可点的。
情节不俗套,人物有各自的性格特点,以辛辣讽刺的文笔叩问当年的应试教育。
这一点即便是在二十多年后的平行世界,也是不过时的。
选择《三重门》的第二个原因是这本书的面向读者是青春期的青少年,而修文出版社的出版渠道大都是学校附近的书店。
因此再三考虑之下,江然决定拿《三重门》这本书试试水。
即便这本书的背景时代是二十多年前,但是书里的内核放到如今也是不过时的。
出版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销量能有两百多万册证明这本书适合所有时代的青少年去阅读。
实际上江然也没有期望《三重门》能够像在地球上销量那么火爆。
毕竟少了天才少年作家的光环,但是《三重门》卖个几十万册江然感觉还是有可能的。
想到这本书在地球上经久不衰的盛况,江然觉得《三重门》这本书哪怕只能卖到地球上销量的零头那也有小几十万册。
这个销量相当可观了,对于修文出版社这样一个小规模的出版社来说完全可以靠着这本书活很长时间。
作为一个出版社的老板兼主编,沈修文的文字审美水平是足够的。
一开始他看《三重门》只觉得这本书文笔稍显稚嫩,刻意卖弄文笔的嫌疑非常大。
但是越往下看的时候,他越觉得这本书有点意思。
这种讽刺应试教育的校园小说风格堪称独树一帜,细节描写也是可圈可点,情节安排也不乏幽默。
总的来说算得上是一部还不错的作品,出版是没问题的。
花了半个小时看完了几万字之后,沈修文给江然的这份初稿下了定论。
“写的还不错,从哪里挖来的新作者?”
江然对此微微一笑,回答道:
“我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