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章 知味书屋
星期天,星海市知味书屋。
王博文是个就读于附近某所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
按照惯例,在去学校之前他都会到学校附近的书店逛一圈,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口味的书能看。
王博文的中考成绩并不理想。
正常情况下他的中考分数是达不到所读学校的分数线的。
不过他从小运动天赋就很好,再加上文理偏科严重,所以从初中开始家里父母就安排他走体育特长生的路子。
王博文的语文和文综几个科目成绩很拔尖,基本上不怎么听课也完全能在考试的时候拿高分。
尤其是语文这个科目,王博文甚至参加过不少作文比赛,拿过不少奖项。
但是偏偏英语和数学以及理综这几个科目,王博文哪怕是很认真的听课,也完全听不懂。
考得好的不需要学,考不好的认真学了也无济于事,王博文到最后也认命了。
虽然选择了摆烂,但是王博文倒也没有完全自暴自弃的当个坏学生。
王博文的唯一爱好就是阅读,喜欢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
所以他每周周末都会到学校买一些书供自己上课的时候消遣时间。
老师们大多数情况下也会对王博文上课看书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文科他不需要教,理科单独给他开小灶讲课他都听不进去。
那这就没办法了。
他确实是那种很少见的怎么教都教不会的偏科学生。
而且他是体育特长生,哪怕就是数学英语考低分他也能靠其他科把分数拉回来。
高考对王博文而言其实就是走个形式。
“老板,这周有没有新书能看的啊?”
王博文刚走进书店,就对着收银台的老板喊了一句。
因为每周都会来书店买书,因此王博文已经跟书店老板混的很熟了。
毕竟这年头跑到书店买书的实在不多,更别说王博文这种每周都会来一次的了。
书店老板对这个年轻人印象自然是深刻的,每周至少要买两到三本书,一年下来在店里消费了好几千块钱。
书店老板都想给王博文送一张会员卡了。
“新到的书在那边,你自己去看。”
王博文切了一声,然后循着书店老板手指着的方向走了过去。
先是瞄了一眼书架上摆着的书籍,王博文一眼望过去然后很快就挑了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手中抱着几本书的王博文正准备转身回收银台结账的时候,忽然在角落看到了一本白色封面,中间写着《三重门》三个红色字体的书册。
“灵异小说吗?”
王博文咦了一声,伸手将白色封面的书拿了出来。
《三重门》这个书名加上白色封面上鲜红的字体,王博文下意识的以为这本书是悬疑灵异类的通俗小说。
最近严肃向的文学作品看太多了,换换口味看点灵异小说也不错。
王博文心想道。
不过翻开书本的目录后,王博文才发现自己弄错了。
这本书压根就不是什么灵异小说,而是一本正儿八经的青春校园小说。
王博文嘴里切了一声,
“老掉牙的题材,这种书谁会看。”
青春校园这种题材的小说,已经是二十年前流行的东西了。
看多了严肃向文学的王博文有种天然的优越感。
自认为这种校园小说跟网文差不多一个性质。
不过嘴上虽然这么说,王博文还是翻开了正文粗略的扫了几眼,他打算印证一下这本书是否是自己心目中那种刻板印象的校园小说。
只是刚打开正文内容看了几眼,王博文就被文中的主角所深深吸引了。
王博文就这么坐在书架旁边的地板上看完了半本《三重门》。
要不是书店老板突然出声提醒王博文该去学校了,他估计都要忘记时间了。
王博文回过神来,有些恋恋不舍合起书页。
结账的时候王博文心不在焉,满脑子都是《三重门》里的人物和剧情。
像,太像了。
书里的主角林雨翔跟自己的人生经历实在是太像了。
王博文有一种在书里找到了自己的感觉。
看到王博文买了一本《三重门》,书店老板内心颇为疑惑的问道,“这本书很好看吗?”
《三重门》这本书已经到店里有几天时间了。
因为周末的原因,这两天陆续有跟王博文差不多大年纪的学生来书店里买书的时候都会带一本《三重门》。
起初书店老板都没有注意到,但是接连卖了好几本之后他内心就有些纳闷了。
这书也不是什么畅销作者写的,而且也没有什么知名作家给写序言。
所以书店老板就随手把书摆到了角落的位置。
但是即便如此,《三重门》这两天还是陆陆续续卖出去了十几本。
“挺好看的,很有意思。”王博文掏出手机扫码结账,随后跟书店老板挥了挥手,“走了老板,下周再过来。”
书店老板摆摆手回应道,“赶紧吧,别迟到了。”
看着王博文匆匆忙忙的身影,书店老板脸上轻笑一声。
想了想他又朝着刚才王博文呆了一下午的那个角落走去,看着摆在架子上的那几本三重门,书店老板随便拿起一本翻阅了起来。
看了几页内容后书店老板摇摇头。
他觉得《三重门》这本书读起来平平淡淡的,看着实在没啥感觉。
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受王博文这些年轻人的追捧。
不过虽然看不懂这本书为什么能让王博文这么着迷,但是老板也不头铁。
这本书居然能够悄无声息的在几天内连续卖好几本,那自然要把这本书换到一个更显眼的地方。
本身书店就是开在学校附近,做的就是学生的生意。
既然这本书的受众是青少年,那书店当然得想办法让更多人看到这本书。
书架上仅剩的那几本《三重门》被书店老板放在了教材习题的旁边。
这是整个书店最显眼的位置了,属于是书店里的黄金地段。
盘点了一下《三重门》的库存数量之后书店老板摇着头嘴里嘀嘀咕咕,
“这书居然这么好卖,早知道下订单的时候多下点了。”
《三重门》这本书还是修文出版社主动跟书店推荐的新书。
一开始的时候书店老板并不看好这本书能有销量。
但书店毕竟跟修文出版社合作了很多年,碍于情面下书店老板象征性的下了一百本的订单。
不过经过这几天的观察,书店老板感觉这本书似乎有点东西。
当了这么多年书店老板,徐志尚对一本新书是否存在潜力已经有了一套基本的经验方法论。
像《三重门》这种刚到货两天就能卖出去好几本的。
等到下周周末的时候肯定估计会少不少来找这本书的学生。
因为学生之间有互相传阅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并不差钱,真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书肯定也会想着自己买一本多看两遍。
想了想,书店老板掏出手机打开微信直接给沈修文发了个消息,
“老沈,《三重门》下周再给我送两百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