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的火红岁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章 小丫的天赋神通

1964年春节一过,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干劲十足的景象,处处彰显着时代的蓬勃朝气。小周身为科研带头人,和666所的管理者,整日不是在实验室里忙得不可开交,就是忙着将年前的科研成果落地进入实际应用。

再加上妻子怀了三胞胎,家中琐事也纷至沓来,幸亏有小婶和丈母娘帮衬。即便如此也让他分身乏术,连妹妹小丫的修炼状况最近都无暇顾及。

谁都没料到,小丫还真是个修炼天才,竟悄悄藏着个令人震惊的大惊喜!这年仅六岁的小丫头,在过年时悄然觉醒了本命神通——能够将信息强行输入他人的记忆和认知。

直到有一天,小丫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跑到小周跟前,兴奋地说自己能让小伙伴想到什么小伙伴就能想什么,小周才惊觉自家妹妹可能已经觉醒了天赋神通。

小周探查过后就知道确实如自己所料,之前小丫对一个在幼儿园经常欺负她朋友的一个大孩子用过,成功让他在教室里尿了裤子。并让他脱口就骂了保育员阿姨,但她想让保育员揍那大孩子一顿却没能如愿。小周认为那是小丫的灵魂强度不够,不足以影响到灵魂发育完全的大人的缘故。

于是决定决定和小丫做个实验,将自己和小丫的灵魂之力链接,深入探究这神奇的神通,找个成年人来试验一下。究竟找谁试验呢?这时他们把目光锁定在邻居赵大爷身上。

赵大爷是土生土长的老京城,一辈子都在胡同里生活,日常最爱到处遛弯。最让人不待见的是不管谁家有什么事他都要掺和一下。照理说这么热心肠的一个人应该很受欢迎,但是这人掺和别人家的事也就罢了,还喜欢倚老卖老,都要按照他的想法来,不依着他就会破口大骂,搞得自己在这一片时人憎狗嫌!

而且赵大爷观念十分传统,对新兴的电子设备一窍不通,还打心底觉得收音机就完全够用,那些复杂的玩意儿毫无用处。兄妹俩决定从这方面入手,让这个老头接受个新事物总不会影响太大吧?

实验开启,虽然有小周的灵魂之力提供帮助,但小丫对此运用还不是很熟练,当即小脸涨得通红,双眼紧闭,拼尽全力将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以及观看节目的乐趣一股脑输送到赵大爷的意识里。起初,赵大爷毫无反应,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变得不对劲。

赵大爷皱着眉头,满脸困惑,嘴里不停嘟囔:“这是咋回事儿啊?我咋老想着有个能出人影、会放节目的大盒子呢?我这是在做白日梦呢?”他一边念叨,一边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挣扎,仿佛脑海中有两个声音在激烈交锋。

起初,小周和小丫还没太在意,以为赵大爷只是一时适应不了新观念,小周还在为果然能够传输认知和记忆给别人兴奋不已。一系列的计划在他脑子里成型,打算好好利用这个能力,隐身于暗处,悄悄提升一下666所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

可接下来的日子,赵大爷的情况愈发严重。开始出现认知障碍,常常在熟悉的胡同里迷路,说话也变得颠三倒四,一会儿说要去买个能出人的盒子,一会儿又对着树上的鸽子自言自语电视里的节目。这可把大家吓坏了,小周满心自责,懊悔自己贸然实验,这是打破了赵大爷身上的某个平衡点,造成了连锁反应?

以往,赵大爷每天清晨都会出门遛弯,在熟悉的胡同里和老邻居们唠唠嗑、管管闲事,那是他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可自从有了认知障碍,这简单的日常活动都变得艰难无比。

有一次大白天,他像往常一样出门,却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胡同里迷了路。他在狭窄的胡同里来回打转,眼神中满是迷茫和焦虑,嘴里不停嘟囔着:“这是哪儿啊?我咋不认识了呢?”像极了老年痴呆症患者。

周围的邻居们虽不待见他,但看到他这副模样,还是好心上前询问,可他前言不搭后语,根本说不清楚自己要去哪儿。最后还是在热心邻居的帮助下,才好不容易回到了家。这件事之后,赵大爷的家人再也不敢让他独自出门,生怕他又走丢了。

在生活起居方面,赵大爷也完全没了往日的条理。以前,他总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按时吃饭、睡觉。可现在,他常常忘记洗漱,头发乱糟糟的,衣服也穿得乱七八糟,扣子扣错、鞋子左右脚穿反都是常有的事。

吃饭的时候,他有时会对着饭菜发呆,似乎忘记了怎么使用餐具;有时又会突然说自己不饿,可没过一会儿又嚷嚷着肚子饿。晚上睡觉也不安稳,常常半夜醒来,在屋子里四处走动,嘴里还念念有词,把家人折腾得疲惫不堪。

好在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个多月就慢慢回归正常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赵大爷的认知体系达到某种新的平衡。但从那以后,小周和小丫不敢再随意对人输入太多东西,他们深刻意识到这神通虽强大,却如同一把双刃剑,看来这个神通也不能滥用。

但在一些科研发展的关键节点,这神通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芯片研究领域,当科研人员们在低特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难题前卡壳时,小周瞅准时机,由小丫将关键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法,小心翼翼地输入到研究人员的意识中。

原本陷入僵局的研究瞬间有了新方向,科研人员中总有人灵感迸发,迅速投入到实验验证中。由此看来顺势将一些符合当事人认知的超前知识传输给对方是可行的。

特别是在一些创新型的技术方面,就像是使用计算机组网,如今在京城的计算机之间就有初步的网络连接,不仅可以相互交流,还可以共享一部分算力,相当实用。

而作为一个有飞机制造分厂的单位,飞机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科研项目当然少不了,就在也是如此,当设计团队在飞机的空气动力学优化和结构强度设计上遇到瓶颈,小丫再次施展神通。

她输入的先进理念和设计要点,让设计人员们豁然开朗,熬夜修改设计方案,推动飞机研制工作大步向前。

和其他高校合作的项目也是,比如在激光武器研究的关键阶段,面对激光产生效率和能量转化难题,小周再次出手。

小丫传递的关键知识,为科研人员点亮了前行的灯塔,他们成功突破技术瓶颈,让激光武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也让参与研究的合作高校很是水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

以前,小周遇到难题需要亲自出马,通过反复讨论、查阅资料,甚至四处奔波请教专家,这一系列的掩饰后他才会“无意间”点拨了科研人员,推动科研进展。但这种意外情况多了的话,偶然也成必然了。

现在,有了小丫的这个神通,小周得以隐于幕后,在关键时刻悄无声息地提供助力,助力国家在关键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向着繁荣发展大步迈进。又不必担心被人发现自身的异常,被人切片研究。

而小周自己也从研究常温超导材料的量产和应用上分出了部分精力,研究小丫的神通。他想研究明白此神通的原理,从而复制出类似功能的产品,这样一来就可以快速的批量培养科研人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