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的火红岁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9章 突飞猛进

人民群众的认知里没过十五都是年,已经过了正月十五。虽然新年的热闹还未完全消散,但小周的心却早已飞回了飞机制造车间。第二天一早,他就告别了温暖的被窝,满怀热忱地回到了熟悉的工作岗位。昨天一天都在那处秘密研究院,也就是一天没来上班,但是他的心境却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之前一直是在熟悉这个时代,学习和吸收着这个时代的知识。之前做的包括设计飞机和枪械在内的一系列事,其实也是对于这个年代的试探。虽然有证据表明他所处的这是个平行世界,但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外祖母悖论和观察者悖论之类的情况。

因而,他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出一些改变,然后观察这些改变会对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变化。之前的那些都是小打小闹,但昨天那些就是投下了一颗“核弹”。可想而知会对这个世界带来多大的变化,既然已经如此他就不必束手束脚地了。

除了修炼方面的,他准备放手施为了。既然已经有天才之名,那就让天才的名头来得更猛烈些吧!就在小周踏入车间的一刹那,机器轰鸣声夹杂着熟悉的机油味便扑面而来,仿佛是召唤他开启新征程的战斗号角。仿佛是在高呼:“战斗吧,少年!”(哪吒2观后后遗症发作,有点中二,见谅!)

回归到工作中,小周迅速地处理着一些琐碎的事情,他还要把控飞机制造车间的生产和研发。自身搞科研的同时,他准备与母校、清华大学乃至国内的其他大学展开合作,搞出一个类似前世产学研一体的松散组织。

可以将一些研发工作委托给那些学校,就比如他就准备将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工程机械委托给他的母校,比如挖掘机,叉车、铲车这类的。希望他们也能借此升级,如果升级成大学,那他不就也是大学毕业了吗?想的倒挺美。不过小周可不在意这些,但想要做到这些,有些权力还是需要掌握在手的。

虽然现在看来机械厂的领导们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但保不齐哪天来个新领导,脑子一抽就要管管他这个游离在机械厂核心外的“封疆大吏”了。于是他便第一时间跟闫长安闫厂长做了汇报,虽然和机械厂的从属关系上不变,但他需要有独立核算、独立经营和管理的权利。

每年上缴完利税后的利润会有三成上缴机械厂,剩下的七成归他们自由支配。这七成他也拟出了如何使用方案,其中三成留作第二年的运营成本、三成作为科研经费、一成作为职工福利。

由于飞机制造车间生产的产品特殊,除了飞机,之前还生产了不少短突的样枪供各方试用,十足十的军工企业算不上但怎么也都算是半军工性质。因此他又带着他的计划书找到了军代表赵胜利,也是想借着部队的名头促成这件事。

但小周不知道的是,早前最高领导就他的事作出了指示,特别关照过让他自由发挥。还有什么比给他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管理权利更可以让他自由发挥的呢?

于是在小周的计划上报后,几乎是没遇到什么阻力就批复同意了,毕竟是最高领导都关注的后起之秀撒。倒是在机械厂内部引起有些领导的不爽,之前飞机制造车间的福利比其他车间要好,工人都想调过去,特别是那些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

对此有些领导就颇有微词,但也算是支援兄弟车间。而且自从机械厂有了飞机制造车间后,逼格都提高了一大截,厂领导出门都是仰着头的!去部里开个会,其他兄弟单位领导嘚不嘚、嘚不嘚一大堆取得了这成绩那成绩的,机械厂就一句:我们能造飞机。

搞得其他兄弟单位的领导心态炸裂,就很无解,也算是给这些领导赚足了面子。再加上小周升级车间机器设备时也没忘记帮机械厂升级,多多少少要承他的情。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之前还只是“封疆大吏”,如今却是“裂土封王”了,那还了得!而且他们这些人也不知道最高领导曾经就小周的事做出过专门的指示,不引起反弹才怪。

不过些许杂音并不影响小周的心情,也不能左右事情向着小周希望的方向发展。还没出正月呢,上面的一纸红头文件就下来了,将此这件事彻底敲定。之前技术创新办公室的名称也改成了技术创新研究所,对外称666所,行政上还是归属红星机械厂管理。

飞机制造车间也成了666所下属的飞机制造分厂,规模进一步扩大。之前通过港岛向外售卖了这款对外称HX-01的小飞机,经过使用客户一段时间的使用和发酵,也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关键还是便宜啊,使得通过港岛转口的订单数量激增,那些港岛经手的英国人也从中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交易也是使用美元、英镑结算,再由国家兑付人民币,售价足足是提供给部队的两倍多,利润可想而知有多高,国家还从中获得了不少外汇。

这么高的利润当然也引得一些人想动些歪心思,想将飞机制造厂分出去。但上级领导考虑到怕将之分出去会影响到大好局面,也就没有同意。其实,如今国内也不止一家在生产同型号的飞机,但是生产出来的成品论起质量,可靠性都不如这边,都不敢拿去出口,这也是领导们的顾虑。

在解除了最后的桎梏后,小周就要开始真正放手施为了,第一时间将之前计划与母校进行的合作推行下去。而小周深知,车间里的机床是生产的核心,现有的设备在精度和效率上,短期内都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飞机制造需求。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再说就他后世的眼光来看,那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拿走、拿走、通通拿走,不要污了老子的眼。

于是,他着手改造机床入。他这两年接触过的机床不在少数,号称是国内第一台的数控机床也见识过。那效率真是一言难尽,但他知道,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须使用数控机床。而生产数控机床的第一步却是先一步生产配套的集成电路,他的脑子里已经有了成熟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案。

他也不准备一步到位,搞出基于新材料的集成电路之类的,而是依据原有技术,给沪市那边的生产厂家发出了订单。并且给清华大学的相关专业发出了科研要求,以提供研究资金,成果共享的方式合作研发。

既然有了更好的全新材料,那为什么还要走之前的老路呢?一方面是新材料如今还不能量产,不可能大规模运用;另一方面即便新材料量产了也不能完全放弃之前的老路,这毕竟是世界上的主流方向,后面研究成果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可以借此打入国际市场。

一边跟着和光同尘,一边又有自己的杀手锏,万事留一手,那才符合华国人的性格嘛!

很快,定制的集成电路就到货了,其实这个阶段全世界在这一块上的差距都不是很远,而且技术难度也没有那么大。有了高性能的集成电路,光是做出数控机床那就有些大材小用了,顺手组装个计算机吧!

小周说要有计算机,于是,天空一声惊雷,一台在他看来原始无比,丑陋无比,又巨大无比的计算机出现了。确确实实雷人,这个占地一间房的东西“孽畜”,属实是要遭雷劈。后世连相声都要遭雷劈了,这么一个给世界带来巨大改变的东西,渡点天劫也正常。

既然电脑已经有了,那些经典配置怎么会少的了呢?键鼠套装肯定要安排上,键盘已经有了,但鼠标还没有出现,于是对其进行了一番改良后,使得更契合如今的科技水平,却也大大提升了使用的便利。

这台计算机将为新成立的666所,和科研伙伴提供算力支持,当然他也没有想着吃独食,也向上进行了汇报,他知道这会对某些绝密研究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不过上级看来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呢,他也没有刻意提醒什么的,先发酵一段时间再说吧!

为了在今后更好地利用计算机,他效仿跟母校的合作,与一些大学的相关专业达成了进行全盘汉化的尝试。想像一下,今后的电脑的输入输出,包括操作系统都汉化后的情形,他的心情就大好起来。打小就讨厌学习英语的小周,要不是考试需要,他才不愿意去学什么鸟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