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参蟾陵
深夜的大风席卷山林,呼呼吼,刮在脸上,生疼。
参蟾陵由砂岩架构而成,石质青灰,陵上的白蟾树极为宽大,一朵朵白蟾花在猎猎风中飘落,散落在地,雪白的花瓣满地翻滚,让如今整座陵上青灰覆作银霜。
一只白鹤微光泛泛,落在这座形如玺的参蟾陵前。
苏俊眉几人从夜色里现出身形,眼前赫然冒出一片亮白通明的仙殿仙楼,树木蓊郁,山风拂过,送来草木的清香,偶然有几只山雀从楼阁间轻快穿过,俨然一方不染尘嚣的仙乡胜境。
“二位师侄,还未入这胎息,切不可随意触动此间布置,这最外层的阵法,虽于修士无妨,可对凡人而言,却隐伏着伤身损体之患。”
南尘玉言毕,自袖间取出一枚温润玉牌,指尖掐诀,一道澄澈透明的光幕徐徐浮现,在三人面前缓缓打开缺口。
刚看过去,就见山门前的麒麟石像一跃而起,在半空中化作一只白犬,绕着南尘玉欢腾扑跃,并发出‘汪汪’的声音。
南尘玉轻轻抚着白犬的头,解释道:
“门中弟子寥寥,无奈只得用些并非上乘之法看守这山门,不过这白犬已识得二位师侄气息,无需忧虑。”
“敢问南师叔,不知这宗门内有多少弟子啊?”白桦好奇地提出疑问。
“上陵门由祖师况溪子所创,收四位弟子,师叔我便是其中之一,排行第四。”
“你们这一辈算是第三代,加上之前收录的共有八人,不过…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你们日后自会领悟。”
南尘玉望向神情呆呆的二人,神色略显尴尬,缓缓说道。
苏俊眉看向南尘玉,俊俏的眉毛一挑,开口道:“那么现在宗门有十三人?”
“非也,祖师况溪子于鼎华三百二十二年,修得练气大圆满,随后闭关冲击筑基,奈何功败垂成,终是身死道消。”
“这……”
南尘玉的回答让苏俊眉始料未及,他先是一愣,嘴唇嗫嚅几下,才从牙缝中挤出一声轻声。
南尘玉微微摇头,面上似是带着几分释然,“无妨的,苏师侄,这么多年过去,师叔我已然看开了。”
“师尊收纳我等四人,所求不过传承二字,岂是让我们徒自为他伤怀?”
话说完,南尘玉似是兴致阑珊,举步踏上青石阶,就只是走,苏俊眉二人也是纷纷噤声,连悄语交谈也不敢再有,只默默随行。
一行人于青石阶上徐徐穿行,足有半炷香时分,眼前景致方豁然开朗。
抬起目看去,但见那建筑通体多取玄褐之色,间以珐琅点缀,朱漆大门高近两丈,门匾金字煌煌,上书“同心”二字,望去端的是富丽堂皇。
南尘玉提袍,足下轻点,两步越过门槛,流风般旋身入殿,上首处的中年男子正凝眉提笔,于宣纸之上挥毫作画。
这中年男子身着一袭修身的青色道袍,外头随意搭着件玄色大氅,绣着暗纹云篆,脚下蹬着乌皮短靴,呈深褐色,与身上服饰搭配,倒也生出一种不羁的和谐。
“宗主,将……”
南尘玉话未说完,便被这中年男子堵住,不过他手中笔速却是提快些许。
苏俊眉瞟了南尘玉一眼,见他神色如常,不见丝毫惊异,也只好木然立在一旁。
少顷,这中年男子收笔,眉眼含笑:
“老四,不知讲了多少回,我不过因是大师兄,才暂居这宗主之位,你这样叫着,听起来实在别扭。”
“这规矩可乱不得。”
南尘玉没好气地睨了一眼,又看向苏俊眉二人,开口介绍道:
“这位便是我师兄公冶瑾,如今贵为上陵门宗主。”
“罢了…到底是两个人,这梁园乡,到底是三师弟的出处,在这下辖五乡中,确实与众不同。”
公冶瑾微微一笑,目光在苏俊眉二人身上细细打量一番,取出本玉册,温言问道:
“二位师侄作个何名?”
这玉册不长,却极为古雅,册页为莹白,边缘的镶边却是墨色,以苏俊眉的目力也辨不清这究竟是天然双色玉还是两种珍玉熔铸为一。
“苏俊眉。”
“白桦!”
二人在旁缄默良久,见这上陵门宗主发问,旋即一先一后应声作答。
公冶瑾举手一挥,笔尖莹亮了两下,墨色缓缓涌现,在册子上书写一阵,青碧色华芒氤氲。
“善!”
公冶瑾搁笔后,便满意地点了点头,徐徐抬眸,目光如流,在苏俊眉二人身上一扫而过。
顿时,二人心中同生一股畅然舒心之味,好似闲卧在广袤的草地,任那轻柔微风拂过,便能将一切纷扰吹尽,登时通体泰然,自在地轻舒了一口气。
“二位师侄体内浊气、内毒尚浅,这两瓶丹药,每枚分作三份溶入水中,每日服用两次,切切不可过量,谨记。”
公冶瑾一手搭在木案,随意翻找一番,旋即从袖中取出两枚莹润玉瓶,轻轻一扬,玉瓶便稳稳落入二人掌心。
“谢过掌门!”
公冶瑾微微摆手,继续道:
“此刻天色渐晚,二位师侄就此前往同心殿西侧,行约半盏茶时分,寻一处歇脚之地早早安歇。待明日,再作他计。”
见公冶瑾发话,苏俊眉二人赶忙拱手作揖,便齐齐地退了出去。
未几,南尘玉将今日诸事一一交代妥当,正欲告退,却不想公冶瑾长臂一伸,执住他衣袖,笑道:
“且莫走,过来瞧瞧我案上这幅新画。”
画上却是一女子,披紫绡、挽翠绦,体态轻盈,墨玉般的长发在花影间飘拂,在晕染的画幅中自成一抹柔雅风姿。
南尘玉只匆匆一眼,便已辨出画中女子正是自家的二师姐,想到公冶瑾还是贼心始终未泯,不禁幽幽一叹,轻声喃喃:
“这画笔法精妙,着实画得极好。”
“哈哈哈哈哈哈——”
公冶瑾朗声大笑,胳膊一甩,搭上南尘玉的肩膀:“就知还是老四你最具慧眼,你说这……”
公冶瑾正欲与南尘玉再絮叨几句,却见南尘玉身形一侧,如惊鸿避影般,匆匆退离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