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公务员](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76/52921776/b_52921776.jpg)
第77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新年快乐)
出名要趁早。
距离院试还有三年的时间。
在这三年之内,也并非无事可做。
若是还和以前一样,只是一味儿地读书,甚至是刷题,备战院试考试。
恐怕不仅会虚度光阴,还有可能榜上无名。
院试之时,由学政主持。
到时候,就不是汪知府一人之所好,就能定下顾青过不过院试之论。
所以,在这期间,想办法让自己扬名。
盛名之下,就算是有人想要从中作梗,也不能就此把他给刷下来了。
就好比,张居正参加乡试,受到湖广巡抚顾璘的阻挠而落榜。
原因是他希望对张居正多加磨砺,以成大器。
顾青却觉得出名要趁早。
如今已经是万历三年,他要等到万历六年参加院试,而于万历七年参加己卯乡试,于万历八年参加会试、殿试。
这是奔着通关去的。
因为那位大明首辅张居正会于万历十年病逝,从此人亡政息。
不仅如此,大明也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来都来了。
顾青自然也想要给大明续命,让汉家正统能够传承下去,甚至是直接度过闭关锁国的阶段,和世界接轨。
个人的力量终究还是渺小了一些。
顾青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不会给自己制定一个太大、太远,甚至是不切实际的目标。
他在被汪宗伊引荐,得以到这崇正书院读书,在前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作为一名穿越者。
那就应该发挥出来穿越者最大的优势。
若是在唐朝时期,还能以诗歌名传天下,做一个文抄公。
而在这大明,能拿出手的诗歌不多,能记起来的诗歌更不多,而且,大明也不以诗歌为重。
这时候的文学、文化之发展,已经呈现出来多样化,却又因为科举考试而封闭化。
宋朝时期的洛学、关学、濂学、闽学,再到后来的理学,以及明朝时期的王阳明之心学。
这些学派学术对于大明时期的学子们影响还是比较深渊的。
比如后来的泰州学派,便是以王守仁的心学为主,提倡主张圣愚平等、主张男女平等、不对君主愚忠、存人欲等思想。
其中就有李贽的‘童心说’。
大明时期的读书人正在觉醒某种意识,也正在打破某种瓶颈。
可惜,天下大势之下,这种瓶颈没能被彻底打破,反倒是在后来,还被加固了。
顾青要做的,就是加速。
焦竑只不过是让他把学到的算经解题之法,编撰出来,形成一册。
好让天下学子们多一个解题之思路。
而顾青要做的却是如焦竑所言,真正的开宗立派!
白天,顾青正常听课。
晚上,则是在学舍之中奋笔疾书。
朱国桢直接担任起保姆,为了让顾青能够多写一点,晚上的晚饭,都是他去食堂,打好之后,装在饭盒里面,带回来。
没纸张了。
朱国桢去拿。
没墨汁了,朱国桢负责研磨。
没灯油了,朱国桢负责去打灯油回来。
出了大太阳,天气不错,他甚至是把被褥抱出来,搭在木栏上,晒一晒被褥。
知道顾青每天晚上都习惯了洗热水脚,还亲自去食堂那边提一桶热水回来。
知道顾青每天早上也都习惯了洗漱,还早早起来,打一桶水回来,供两人洗漱。
“这是什么字?”
朱国桢看着顾青编撰的算学新解上册,第一页就是陌生的数字。
顾青解释道:“简易数字,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同理。”
他这些时日也已经翻看了《四元玉鉴》整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不如《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书出名,却可以称得上是算学之中的经典古籍之一。
因为顾青在其中看到了“四元术”(多元高次方程列式与消元解法)、“垛积术”(高阶等差数列求和)与“招差术”(高次内插法)。
而朱世杰可是元代时期的人啊。
可想而知,算学在这时候,其实已经名列世界前茅。
走到了很多国家的前面。
可惜,因为后来的闭关锁国、文1字1狱,因为科举制度,中原之地的算学始终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顾青打算直接把阿拉伯数字普及出来,引起天下学子们的重视。
其实,在元代时期,这阿拉伯数字就已经通过西方的传1教1士,传入了中原。
只不过,并没有引起当时的学者们的注重。
当时,中原使用一种叫作算筹的计数法。
用竹签或木棍代表不同数量级别的数值,在算盘上进行运算。
这种方法虽然不如阿拉伯数字方便表示大数或小数,但也有其优势和特色。
故此,当时的学者们觉得没有必要去学习番邦们创造的数字。
顾青继续解释道:“我从古籍之中找到了一些关于这十个数字的记载。”
“它们是由西方的番邦传过来的,大概在元朝时期,甚至是可能更久远。”
“只不过,这十个数字只是被记载,却并未引起重视,也没有被普及。”
“你且看好了。”
“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我可以这样书写,并且这样计算加减乘除……。”
顾青给朱国桢普及了半个时辰的阿拉伯数字算法。
“这……这,这世上竟然还有此等通俗易懂、便于计算的数字书写方式?!”
朱国桢听懂了。
却也震惊了。
顾青给他比较过用中原汉字所写的一千以上乘以一百三十五的计算方式,和用这个阿拉伯数字书写之后,列出来竖式计算的方式。
若手中有着算盘,那两者似乎不相上下。
可是,自己不可能一直把算盘带在身上啊。
关键在于计数方式,那个什么拉伯数字确实是方便快捷,通俗易懂。
朱国桢心跳加速,脸色绯红,明显是激动无比。
他总觉得顾青发现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甚至是足以让天下学子们震惊不已,甚至是能铭记史册。
可再看顾青,他好像对此并无感觉。
淡然的有一些过了头。
“顾青,你可明白,若是这等简易数字普及,将会给你带来多高的声望?”
顾青理所当然地回道:“我知道啊。”
朱国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