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3章 画饼,分工

魏正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神色平静,语气平和道:“这事也不能全怪你们,因为整个大汉如今都是这般风气。

追根溯源,本质还是制度出了问题。

所以,以前的账目我会烧掉,既往不咎。”

听到这话,令史和乡佐们原本紧绷的神经微微一松,脸上露出一丝庆幸之色。

魏正话锋一转,声音陡然严肃起来:“但是,往后你们若是再敢中饱私囊、违法犯罪,那就别怪我依法处置,绝不姑息!”

这后半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再次敲在众人的心坎上,他们忙不迭地叩首,口中连声道谢:“谢君侯宽宏大量,我等定当谨遵教诲,绝不再犯。”

待众人谢毕,董厥上前一步,神色关切地说道:“君侯,只是这表格的绘画,恐怕还需斟酌。

如今这般,大家乍一看,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

魏正微微颔首,胸有成竹地回应道:“表格的问题,我会尽快完善。

届时,直接提供表格给大家,到时候大家只需依照格式直接填写就行。

当然,记账的手印和印章必不可少,这样往后若是有问题,也好追溯查证。”

众人听了,皆暗暗点头,心中不禁对魏正的思虑周全感到佩服,同时也长出一口气,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处理完账目相关事宜,魏正神色愈发凝重,语气中满是忧虑的说道:“如今冬天已然来临,寒风凛冽,可城外还有许多百姓住在简陋的草棚之中。

天寒地冻,缺衣少食,他们若不能得到妥善安置,这个冬天,怕是要死不少人。”

此言一出,原本还带着一丝如释重负之感的众人,表情瞬间变得沉重起来。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确实是当下摆在眼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可问题在于,到底该怎么解决呢?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陷入了沉思。

就在一名令史欲开口发表见解的时候,魏正制止了他:“我意暂时把城中的所有房屋进行集中管理。”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除了官方的客舍等场所,你们各个官员的私宅,以及城中居民和商贾的宅邸,同样都要进行征收。”

听到这话,众人不由得微微一惊,不少人脸上露出疑惑与不解的神情。

魏正接着补充道:“当然,我不是无偿的征用。

会按照相应的标准给予补偿,保障大家的利益。

毕竟,这是关乎众人切身之事,公平合理是应当的。”

众人一听,连忙摆手推辞,纷纷说道:“君侯,这是为了百姓,是大义之举,我们怎好收这补偿,使不得使不得。”

言语间满是热忱与慷慨,似乎真的将个人得失抛诸脑后。

魏正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讥诮,神色却是认真:“必须要给。

这补偿不是施舍,而是你们应得的。”

他微微一顿,目光炯炯,“你们若是心怀善心,愿意捐赠,那是你们的高尚之举,我自然敬重。

但该给的补偿,一点都不能少,这是原则。”

见众人依旧面露犹豫之色,魏正缓了缓语气,耐心解释道:“你们可知道子贡赎人的典故?

子贡在国外赎回鲁国人,却拒绝了国家的补偿。

孔子批评他,说他此举虽看似高尚,却会让其他人觉得接受补偿是不道德的,从而导致以后再没人愿意去赎人。

同理,若是你们不收补偿,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其他人便会有所顾虑,这反倒不利于以后行事。

所以,大家收下补偿,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众人听了这番话,纷纷点头,齐声应道:“君侯所言极是,某等谨唯。”

董厥若有所思,上前一步问道:“君侯的意思,是把城外的百姓都安置进来?”

魏正郑重地点点头,解释道:“正是这个意思。

比如说你的宅邸宽敞,估量着可以安顿十户人家,便把十户人家安置进去。”

他又指了指县寺的西院,“你们看,这个县寺的西院,我瞧着也能安置二十户人家。

如此一来,尽可能多地让百姓住进温暖的屋子里,熬过这个寒冬。”

有一名令史道:“君侯,这么多百姓乍然进来,恐怕会有冲突。”

魏正满意地点点头,神情严肃地说道:“这一点,我早就有所思考。

百姓们若是吃饱喝足后无所事事,很容易滋生事端,扰乱治安。

所以,为了让大家都能有事做,也为了南乡县的长远发展,所有成年百姓,无论男女,都必须参与劳役。”

“官家不仅会管饭,而且还会发放役饷。”魏正提高了音量,“如此一来,既能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又能让他们通过劳动为县城建设出一份力。

至于具体做什么活,我已经有了初步规划。

第一个任务,就是大扫除!

首先,所有的人,必须洗澡。

嗯,就是沐浴,我们要建设澡堂,在其中加入热水,以供百姓洗澡。

男女要分开!

把身体打扫干净,住所同样要大扫除。

要把南乡县城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将所有垃圾,都拉到城外进行焚烧处理。

而且垃圾要定点投放,严禁随地扔垃圾。

县城的环境卫生关乎着每一个人的健康,瘟疫就是因为不讲卫生而引起的,必须重视。”

“第二个任务,县城内的所有道路,都要进行翻修。

道路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出行和县城的发展。

如今许多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还有这么多的土路,一旦下雨,泥泞不堪。

给大家带来诸多不便,是时候彻底整治一番了。”

“第三个任务,现在正值河水枯竭的时节,正是开挖渠道的好时候。

开挖渠道有利于灌溉农田,提高农作物产量,从根本上改善百姓的生活。”

......

随着魏正一条一条地将规划侃侃而谈,众人的眼睛越睁越大,眼中满是惊讶与震撼。

他们原本以为,面对城外百姓安置的难题,不过是简单地找个地方让他们住下便罢了。

却没想到魏正竟有如此深远且细致的谋划。

每一项任务,都紧密关联着县城的发展与民生,从环境卫生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农业灌溉,环环相扣。

魏正说到最后,已然口干舌燥,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而明亮。

“这些事务,我会具体安排相应的人来处理。”

他的声音因为些许疲惫而略带沙哑,却依旧清晰有力。“你们当中,谁在这方面有经验,都可以毛遂自荐。

这是难得的机会,无论是打扫县城、翻修道路,还是开挖渠道,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都需要有能力的人来牵头负责。

你们若能在这些事务中展现出自己的才能,便是为南乡县的发展立下大功,便是我魏正的好臣子。

之前我说过以郡治的方式治理县,近日就会发布具体架构。

升官,就在当时。”

闻言,在场众人的心中瞬间燃起了熊熊斗志。

这不仅是一次为君侯效力的机会,更是自己仕途晋升的绝佳契机。

抱到当朝大将军的儿子大腿,这机会可不多啊!

魏正微微一笑,谁不想升官呢。

他转头看向董厥:“就由你开始安排人员吧。”

董厥毫不犹豫,立刻领命。

只见他神色镇定,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干练。

他先是略作思索,快速梳理着各项事务和在场官吏的特点与专长。

紧接着,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始分配任务。

“孙令史。”他指向一位年轻且颇具活力的官吏,“你去动员百姓,要耐心地向他们说明此次劳役的意义和好处,务必让他们积极配合。”

“张乡佐!”董厥又看向一位经验丰富、在当地颇有威望的老吏,“你去召集三老。

三老在百姓中德高望重,他们的支持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至关重要。”

老吏点头称是,迈着沉稳的步伐转身离开。

“王令史。”董厥目光落在一位对土木较为熟悉的官吏身上,“你去负责建筑澡堂。

天气寒冷,百姓们劳作之后能有个温暖的地方洗浴,不仅能保持卫生,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官家的关怀。”

这位官吏领命后,便着手准备相关事宜。

在董厥的安排下,各项任务都被分配得井井有条,官吏们各司其职,纷纷奔赴各自的岗位。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混乱与迟疑。

魏正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笑容。

从董厥刚才的一系列安排中,魏正看到了他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对事务的敏锐洞察力。

不仅能够迅速根据不同任务的特点挑选合适的人选,还能考虑到诸多细节,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朝着预期的方向推进。、

如此才能,确实堪称良士。

“二师兄!”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诸葛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