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太后恕罪,是朕鲁莽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六部九卿,且来兵部衙门一叙。谦有国之大计相商

“姐姐!”

万宸妃如风吹柳絮,扭着身子跪了下来。

“妹妹!你且起来说话。”

“妹妹只有一个请求,若是姐姐不答应,那妹妹便跪死在这坤宁宫。”

钱皇后这良善性子,虽然占着那正宫娘娘的中宫位置,可谁都能上来捏一下。

就是瞅准钱皇后心肠软,万宸妃才敢如此胁迫。

不待钱皇后回答,万宸妃噎呜着哭求道:“姐姐,贱妾叫您一声好姐姐。妹妹这一辈子别无所求,只求您能在东宫位置上,为潾儿争上一争。”

啊!这……

钱皇后面露难色,“东宫一事,还需陛下回京才能决策。本宫只一妇道人家,多作口舌,恐有后宫干政之乱。”

“姐姐!”万宸妃一声哀鸣,“您……您还惦记着陛下回京吗?您不知道这几日发生了何事吗?若不是郕王阻拦,见深早就被太后立为太子了。”

啊!?钱皇后这下是真懵了。

“还有这回事?怎么本宫半点消息都没得到?怕是子虚乌有的谣言吧?”

‘你一天到晚都不出坤宁宫,太后身边的太监宫女也不打点,当然不晓得。’万宸妃在心中一阵腹诽。

说句实话,这钱皇后也就占了个相貌端庄,气质雅和的便宜,被张太皇太后给相中了。就这种不问世事的绵软性子,万宸妃是打心眼里看不上,正宫娘娘这位置你钱氏坐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当下万宸妃便将自己这几天打听来的消息一五一十说与钱皇后。

“姐姐。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妹妹这几天日思夜想,恐朝堂要有大事发生。”

“妹妹,你的意思是他们要拥立新君?”

万宸妃点了点头。

钱皇后依旧不敢相信,喃喃道:“他们怎么敢的?”

万宸妃对于钱皇后愚钝的政治敏感度嗤之以鼻。

面露嗤笑道:“他们?文臣还是武将?朝里能说得上话的武将都陨在土木堡了。朝里现在是文官一言独大。

文官可都是一群死心眼,而且本朝太祖皇帝可留下话来——社稷为重,君为轻。

姐姐难道忘了,太宗皇帝是怎么起家的吗?

有老祖宗留下的这一句话,为了大明江山社稷,有他们文官不敢做的?”

“陛下!!!”钱皇后眼泪又潸潸而落。

这没出息的模样让万宸妃心中对其更是轻蔑,为何偏偏是你占了这个“嫡”字。

许是孙太后的责骂起了作用,钱皇后眼泪水一滚后,拭去了眼泪,红着眼眶道:“不会的,太后乃陛下生母,肯定不会同意的。”

“太后?”万宸妃一笑,“若是太后没动这个心思,她就不会将潾儿过继给姐姐了。只要陛下血脉不绝,太后肯定也要为大明社稷着想的。当初太后想立见深为皇太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万宸妃如剥洋葱,一层层地将大明最核心的朝堂政治剥给钱皇后看。

仅靠这些残漏信息,万宸妃竟能将真相猜的八九不离十。不得不说,万宸妃的政治嗅觉绝对是后宫内数一数二的存在。

话题又绕回了朱见深身上,而朱见深没当上皇太子,又是朱祁钰的阻拦。

钱皇后仿佛醍醐灌顶一般,作恍然大悟状:“妹妹,你是不是在说殿下?郕王?”

哟!万宸妃面露一丝惊奇,真开窍啦?

循循诱之道:“姐姐,殿下现在可是监国一职,代掌天子权,亦是太后最为信任之人。

何时能得到殿下点头,何时便是咱们的潾儿入主东宫之日。

姐姐,你看潾儿多黏你,睡着觉都要抓着你衣服呢!潾儿现在还未开口,以后开口,第一句可是叫你的那一声‘娘’。”

‘娘?’钱皇后心中反复咀嚼这一个字,低头看着怀中粉雕玉琢的娃儿,在心中深深地应了一声。

“妹妹。殿下对本宫还算敬重,若是本宫开口,想必殿下不会拒绝。”

“不可。”万宸妃赶紧出声劝阻道。

嗯?钱皇后又不懂了。

万宸妃道:“姐姐,你不知道天下男子的脾气。越是逼他,他越是不愿,得软刀子磨他。说到底,男人最挡不住的便是温柔二字。”

钱皇后一听,一下变了脸色,饶是那面团性子,也要发作:“妹妹,你说什么昏话?本宫乃一国之母,陛下正宫,岂能做出此等猪狗不如之事?”

呃……!

“姐姐误会妹妹了。妹妹岂能动这等邪念。只是说姐姐不要上来就说要立潾儿为皇太子,如此功利反倒适得其反。

只望姐姐多与殿下走动走动,平日里可以多与殿下攀谈一二,拉扯些家长里短。

姐姐毕竟是殿下嫂嫂,古便有长嫂为母的说法。假以时日,若是真到了立太子的那一天,姐姐无需开口说一句话,殿下自然会将潾儿送上太子宝座。”

原来是这个意思,钱皇后赶紧道歉道:“是姐姐误会了,妹妹请勿怪罪。”

万宸妃微微一笑,起身行了一礼,恭敬告退。

坤宁宫中,钱皇后看着襁褓中的朱见潾,越看越是爱怜。

伸手掖了掖衣角,喃喃自语道:“为了潾儿,娘亲什么都可以的。”

全然忘记了刚开始万宸妃只说求她一件事,她从始至终都没有应允,但到最后反倒是将万宸妃的野心当成了自己接下去的头等大计。

……

正统十四年,八月二十三,子半时分,一日之始。

仍在兵部衙门草庐处理政务的兵部尚书于谦收到边关急报——二十一日夜自大同出。

于谦手拿这份火漆封口的军报,敢在朝堂上以官职直谏的男人,此刻右手竟有些发抖。

甚至都有些不敢一人独看,想着与胡濙、王直两位老尚书一起启封。

犹豫再三,于谦还是拿出短匕,揭开火漆,两指夹着那份军报,手腕一抖,摊开书页。

忐忑的心情在看到军报第一句话时,终于死心了。

“正统十年,八月二十一,午时。君,携也先部叩大同……”

有了宣府叫门的铺垫,这一次的叩关大同,倒也显得那么地顺理成章。

于谦面无表情地看完整份军报,面无表情地叫来传令官。

“六部九卿,且来兵部衙门一叙。谦有国之大计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