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针锋直相对
杨稹听着赵宁娓娓道来:
“从明日起,夫君便要去大理寺当值,繁忙起来怎会有空松缓。”
此话确有道理。
杨稹不想驳斥她的美意,便点头应下:
“全依你意。”
这两日关系虽稍加熟络,但杨稹还是看不清她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赵宁其实是见到杨稹衣物太少,天气渐凉,为他多添置一些。
两人收拾后来到街上,小莲远远跟着。
不过之前外出的时候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今日却有些安静。
也不知何人将袁明面见赵祯的谈话传了出来,多数人偷偷谈论着昨夜天生异象一事,流言四起。
杨稹耳聪目明,将所见所闻尽收心底。
仔细想来,这事肯定会在朝堂上被拿出来,文官几派恰好借此用以相互攻讦。
现今朝堂上,有三派:
其一,是以富弼、王安石为代表的国策改革派。
其二,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
其三,是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中立派。
哪怕研读过不少与本朝相关的史料和人物传记,他也没办法窥见全貌,只能相机行事。
想得有些入神,全然没听到赵宁的问询:
“夫君可听到百姓的议论?”
“夫君?”
接连几声才唤答应他,“嗯……有。”
“明日若朝堂讨论此事,夫君切不可插嘴。”
赵宁同是相信天象之说的人,民间只要传开的事,定会被搬上朝堂。
她实在担心杨稹把心里话说出来,毕竟祸从口出。
“安心便好,我自有分寸。”
杨稹不再多想,只跟着她四处逛街。
足足一个半时辰,才回到府中。
天刚擦黑的时候,许壮再次偷偷从后院出去。
因为五更天上朝,杨稹要起的比平日里早些,便早早睡下。
三月初九,丑时六刻。
悦儿在屋外叫醒杨稹,几个婢女已准备好洗漱所需热水。
尽管睡得早,这个点仍然感到困倦。
等换好朝服来到外面,今日的车夫换成秦泰,因许壮才睡下不久。
北宋上朝前要先去待漏院等候,先到的基本上都是身穿绿袍的官员。
其实有部分官员是不必每日都上朝,但因近日西夏遣使催收钱款一事,便改为连续半月凡“二府三司”所属官员皆上朝。
杨稹一身绯色显得有些扎眼,才意识到自己到的稍早了些。
随着绯色和紫色官服的人陆陆续续到来,整个待漏院各种讨论声不绝于耳。
杨稹倒是看到有熟人,不过他并没有上前打招呼,只是静静站在一角。
欧阳修官阶高,若是贸然上前,恐有依附之嫌。
若不是赵祯,他大概要从底层做起,大理寺正是从五品官职,已超越不少人的终点。
恰如梅尧臣只是个从六品的屯田员外郎,日后若有机会,他定要当面质问赵祯为何如此安排。
而这时一身着绿袍、沉稳儒雅,迈着四方步走进屋中,到欧阳修前行礼并问道:
“欧阳公,杨稹此人何在?”
欧阳修假意环顾屋内一圈才回道:
“未曾见到,君实找他何事?”
此人是司马光,字君实。
屋中吵闹声有些大,杨稹并未听清,也不想多管。
不知等候多久,内侍总算前来传话:
“诸位请赴垂拱殿议事。”
杨稹稍作活动,才跟着众人一同往垂拱殿而去。
来到大殿后,关于朝堂的站位他还真有些不清楚,还是询问过别人才知道。
“官家临朝。”
内侍一声大喊,底下顿时鸦雀无声,紧随便是赵祯慢悠走来。
见众人行礼,杨稹有样学样。
“叩见官家。”
“诸位爱卿免礼,有何要事一一奏来。”
赵祯话音刚落,司马光便站出来,长声道:
“启奏官家,臣有要事二则。”
“昨日官家处置袁明一事,如今开封府流言四起,百姓人心慌慌,实乃有违圣明之道。”
司马光向来敢于直谏,言辞犀利且底气十足。
赵祯倒是没有在意,他早就习以为常,只是沉声道:
“君实还有何事,一并诉说。”
“二是臣要参新任大理寺正杨稹。”
闻听此言,杨稹身形一颤,他才是第一天入朝就被人给弹劾。
从刚才赵祯的话中,他得知此人就是司马光,不知道弹劾所为何事。
“君实所参何事?杨稹可有陋习在外?”
赵祯表面装着糊涂,其实是他派人散布的消息,实则是想让杨稹看看这朝中形势。
身为他要亲手培养的人,自然是要制造些风浪,才能有所成长。
“回禀官家,袁明阐述天象的观点中提到妖星降世,不知从何处兴起一种说法。”
“《周礼》曰:稹理而坚,和谶语中提到群芒拱月有对应之处,且他只是个二甲进士,却被官家委以重任。只怕是……”
还不等司马光说完,欧阳修立马出言打断,“君实休要再胡说。”
听得杨稹是头皮发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他看来真是荒谬绝伦。
而此刻又有另外一人站出来,杨稹看着那人,庞黝黑如墨,剑眉星目,神情威严。
那人正气凌然道:
“启奏官家,臣也要参杨稹一本。有人亲见三月初七夜,杨稹带着三个家仆在竹林边纵火,足足持续四刻时间。”
说完,那人便退回原位,他是开封知府包拯。
昨日有人来检举此事,他觉得既然是朝中官员,应当交由赵祯定夺。
若是让他自行决断,必定会让杨稹不得好过,毕竟他在民间被称为‘包青天’,刚正不阿。
对于杨稹而言,真是又气又无奈。
气的是,所谓的要事就是捕风捉影而来的消息可以当成弹劾的奏本,而西夏人咄咄相逼都默认无事发生。
无奈的是,官阶还太低。
司马光再次站出来,接着刚才的内容道:
“官家,臣以为应当立刻削去杨稹官职,重新考验当以确认是否德才兼备。只凭两份卷纸,实在是难以服众。”
跟司马光持相同意见的一众官员纷纷赞同,齐声向赵祯请求罢免杨稹的官职,更有甚者以为此人永世不得入朝为官。
赵祯见事态至此,知道是时候了,随后让众人安静下来,厉声道:
“杨稹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