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章 遇事
战友们已连续跋涉了一天多,身体又累又乏,腹中更是饥肠辘辘,但依旧咬牙坚持着又走了一天。直至下午六点,队伍来到一个村口前两百米处。李枚神色凝重,小心翼翼地对李林道:“李林,你带几个人进去看看。”
李林听到指令,干脆利落地应了一声:“是!”那声音简短却透着军人独有的果决与坚毅。话音刚落,他眼神如电般迅速扫过身旁的战友,抬手果断地招呼了几人,紧接着,如离弦之箭般向着村里飞奔而去。他身姿矫健,脚步坚实有力,每一步落下都扬起一片微尘,尽显军人的干练与果敢。
此时,夕阳缓缓西沉,天边像是被熊熊烈火点燃,一片血红。那轮残阳宛如一位迟暮的英雄,带着无尽的眷恋与不甘,在山巅处挣扎着不愿落下。虽仍有丝丝余晖洒落在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上,却未能驱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肃杀。远处不时传来的稀疏枪声,如同破风的利箭,尖锐而刺耳,无情地划破这傍晚时分看似静谧的表象,让人的心瞬间揪紧。
附近的村落里,往日里袅袅升腾的炊烟变得寥寥无几,村民们早已在战火的淫威下,惊慌失措地躲进屋内,紧闭门窗,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田野间的草木在微风中瑟瑟发抖,仿佛也感受到了这动荡不安局势所带来的恐惧与绝望。队伍中的士兵们,一个个面容冷峻如霜,眼神中透着警惕与专注,他们手中紧紧握着武器,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时刻准备着应对随时可能逼近的危险。那落日的余晖,此刻仿佛被鲜血浸染过,昏红地映照着大地,为这原本宁静的乡村徒增了几分惨烈与悲壮的色彩,让人不禁心生感慨,战争的残酷犹如阴霾,笼罩着这片曾经安宁的土地。
W
过了约莫十多分钟,李林带着几个人归来,一回来便径直瘫坐在地。李枚敏锐地察觉到李林神色有异,心中顿生疑惑,赶忙快步走到他身前,眼中满是关切,轻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李林沉默不语,身旁一同进村的士兵则焦急万分,急忙对李枚说道:“李团长,您还是亲自进去瞧瞧,一看便知。”这时,李林稍稍缓过神,定了定神,声音略带沙哑,缓缓开口对李枚说道:“村里倒是安全。”
李枚心里明白,村里必定发生了状况,只是具体情形尚不清楚。她强自镇定,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就在此时,一旁的高副团长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对着众人高声说道:“大家都起身,咱们进村去休息。”
一行人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缓缓朝村子走去。然而,眼前所呈现的景象,宛如一幅触目惊心的地狱画卷,狠狠撞击着众人的内心。但见村内四处横七竖八地布满了尸体,姿态各异,令人不忍直视。有男子俯卧在地,身躯扭曲得不成人形,仿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经历了极度痛苦的挣扎;女子侧身蜷缩着,衣衫破碎褴褛,面容上那惊恐与绝望的神情,仿佛时间定格在了她生命中最恐惧的瞬间;老人身旁,那根陪伴其多年的拐杖散落一旁,白发间干涸的血迹凝结成块,诉说着生命消逝的悲凉;孩童小小的身体被血泊淹没,原本应充满天真与活力的眼眸,此刻已永远失去光彩,紧闭着,像是对这残酷世界最后的无言抗议。
而在不远处,十多具鬼子的尸体也交错其中。他们有的双手仍紧握着枪支,似是临死前还妄图做最后的抵抗;有的则手捂着致命伤口,钢盔歪向一边,军刀出鞘,刀刃上还残留着未干的血迹,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刚刚那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空气中,浓重的血腥之气弥漫开来,刺鼻难闻,混合着死亡带来的诡异寂静,让整个村庄犹如一座被诅咒的死城,压抑得众人喘不过气来,仿佛连呼吸都带着无尽的悲痛与愤怒。
w
李枚目睹眼前这惨绝人寰的场景,心中似被重锤猛击,此刻,她才真正领悟李林一路沉默、心情沉重的根源。泪水瞬间不受控制,如决堤之水般簌簌落下,砸在布满尘土与血迹的地面,洇出一小片深色印记,宛如大地悲恸的泪斑。
但她旋即警醒,身为一团之长,责任在肩,不容沉溺于悲伤。她迅速抬手,用粗糙的手背一抹眼角泪花,动作干脆而决然。她在心底狠狠铭记下这血海深仇,暗暗发誓,定要让敌人为他们的暴行付出惨痛代价,定要为这些无辜村民讨回公道。这熊熊燃烧的复仇之火,必将在战火硝烟中淬炼成无坚不摧的利刃。
李枚眼眶泛红,神色肃穆凝重,大声说道:“同志们,大家即刻动手,将这些老乡的遗体妥善掩埋。另外,留四个人在村里仔细搜寻,看看是否还有幸存的老乡。”战友们听闻,齐声回应,声音干脆利落:“是!”那声音坚定有力,在这弥漫着悲伤与死寂的村庄上空久久回荡。
就在这时,一个男孩满脸焦急,一边朝着李枚飞奔而来,一边大声呼喊:“李教官,不好啦!有人情况危急,您赶紧过去看看呐!”
李枚循声定睛看去,只见那男孩约莫十七岁年纪,身姿矫健却并不高挑。他面庞上,一双星眸熠熠生辉,仿佛藏着无数故事,深邃而坚毅;双耳精致小巧,乖巧地贴于头部两侧;唇形稍显宽阔,透着几分坚毅果敢,下颌处稀稀落落的胡茬,恰似墨点随意洒落,既透着少年的不羁,又因那新剃未久泛出的青茬,多了几分硬朗。他身材魁梧壮硕,古铜色的肌肤犹如被烈日精心镌刻,散发着健康的光泽,利落的寸头短发更是为他增添了几分英气。观其身高,大约在一米七五左右,体重估摸六十七公斤上下,整个人恰似一座沉稳的小山丘,给人一种坚实可靠的力量感。他身着一身迷彩劲装,尽显军人的干练与利落,脚下踏着解放战靴,步伐坚实有力。身旁还伴着一只中华田园犬,名叫贝贝,正欢快地吐着舌头,摇着尾巴,模样威风凛凛。
W
李枚一转头,瞧见是肖二,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赶忙问道:“肖二,出什么事了?”肖二急得额头上青筋暴起,声音里满是焦虑:“李教官,您过去看看就明白了!”
李枚不敢耽搁,脚步匆匆,紧紧跟着肖二。两人快步来到不远处房子的转角。只见施文重伤躺在那儿,他身材中等,脸庞清瘦却透着一股坚毅,体格十分壮硕,一看就是经过长期锻炼。他眼睛不算大,但眉毛浓密,透着十足的男子气概。那利落的寸头短发大半被迷彩军帽遮住,身上的迷彩军装已被鲜血染得通红,像是被一场残酷的血雨洗礼过。脚下的解放鞋上也溅满了血迹,而他的手中,还紧紧握着一把 95式冲锋枪,仿佛即便在重伤之际,也未曾放下守护的职责。
李枚一眼就看出施文的伤势极为严重,在他身旁,一只毛色金黄的德国牧羊犬静静地蹲伏着,眼神中满是哀伤与担忧,旁边还有一只哈士奇,平日里活泼的它此刻也安静下来,似乎感受到了气氛的凝重。李丹梅正全神贯注地为施文检查伤势,神情专注而严肃。肖大则默默地守在一旁,像一尊沉默的雕像,眼神中透露出关切与焦急。而深爱着施文的黄微,正蹲在一侧低声哭泣,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簌簌落下,打湿了地面的尘土。
李枚深知施文的情况刻不容缓,当下果断决定前往附近的县城寻求支援。她立刻把高副团长叫到身边,两人简短地交流了几句后,便迅速召集了熊波、李林、李铭、王潇,还有谢红平、谢朝碧姐妹以及袁多嘴婆等数位战士,准备一同踏上这紧急的行程。
就在李枚准备出发的时候,林建奎匆忙跑过来,一把拦住了她。林建奎神色焦急,连说话都有些急促:“李教官,不好了!咱们在这儿发现了五名幸存者,有女子、小孩、小女孩,还有一位老人,这可咋整啊?”李枚微微皱起眉头,沉思了片刻,随后把林建奎拉到一旁,神色格外凝重地叮嘱道:“你马上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把这几位百姓安置好,多派几个可靠的人手,一定要严密看守。特别要注意,千万不能让村民看到咱们押送的日本鬼子。至于那些鬼子,挑几个信得过的弟兄,秘密押送到村外偏僻的地方,等我回来之后,再商量怎么处理。你办事一定要小心谨慎,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说完这些,李枚这才放心地转身离去。
w
林建奎神情肃穆,身子站得笔直,毫不犹豫地大声应道:“是,我保证完成任务!”声音坚定有力,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在这弥漫着紧张与悲伤气息的空气中震荡开来。
与此同时,其他留守的战友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即将出发去县城的李枚等人,眼中满是关切与担忧。他们看着那些即将远行的身影,心底涌起千言万语,最终都化作一句响亮的呼喊:“你们要安全回来!”这呼喊声汇聚在一起,如同洪钟般响亮,饱含着深厚的战友情谊,在村庄的上空久久盘旋,仿佛要为远行的战友们驱散前方未知的阴霾,带去最真挚的祝福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