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经典第7辑:波兰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邀请那个波兰人的决定,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才最终做出的。(他的名字里有好多w和z,董事会成员也懒得搞清楚到底该怎么念,故而直接就叫他“波兰人”了。)不过,提议请他来的人并不是比阿特丽兹,而是她的朋友玛加丽塔,此人才是音乐会系列的主心骨,年轻时曾经在马德里的音乐学院深造,在音乐方面比她懂行。

玛加丽塔说那个波兰人在他的祖国引领了新一代的肖邦演奏者,还让大家传阅了他在伦敦举办演奏会后收到的评论。据乐评人说,对肖邦作品那种强硬的打击乐式演绎——把肖邦变成了普罗科菲耶夫[1]——早就过时了,不过是演奏者在那位法波混血大师被贴上“纤弱”“朦胧”“阴柔”的标签后,做出的一种现代主义反应。新兴的、符合历史真实的肖邦演绎,是音调柔和的意大利式风格。波兰人对肖邦的修正性解读,固然有些理性过头,但仍旧值得嘉许。

她,比阿特丽兹,有点儿拿不准自己是否愿意听一整晚“符合历史真实的肖邦”,但更拿不准的是那个呆板守旧的音乐会圈子能否接受这种演奏。不过,玛加丽塔是自己的朋友,又对此态度坚定,所以便选择了支持她。

就这样,邀请函发了出去,波兰人也接受了提议的日期和费用。现在,日子到了。他从柏林飞过来,有人负责在机场接他,然后送到酒店。当晚的计划是演奏会结束后,她跟玛加丽塔及其丈夫一起请他吃顿饭。

注释

[1]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Прокофьев,1891—1953):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他将钢琴视为打击乐,运用敲打性的触键方法,使得钢琴音色呈现出铿锵、尖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