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御大明](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92/51045292/b_51045292.jpg)
第94章 上架感言兼创作思路兼史论一种
跟编辑沟通过了,会在九月十一日星期三——也就是明天中午上架。
这本书的公众期写的算是比较长的,同期许多人在十几万字就上架,本书一直写了九十多章、二十万字。
这么长的公众期,推荐还是没有多少,只有两个。
第一轮试水推追读数据太差,就没能跟上后续的推荐,一直到三周后也就是本周,这才复活上了二轮推荐,卡到一半就要上架了。
现在的追读共有两百个,应该也不会有更多推荐了。
其实本书这个成绩,作者也有预料,毕竟本书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当时作者十分无聊,决定写点东西,首先冒出来的念头是写日常言情小说,不过想了想,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就放弃了。
正在神游之时,突然想到了写历史,而且要写明代历史。
说实话,并没有“明代官制官场对今天有启发意义”一类的创作动因,只是作者相对熟悉这个朝代而已。
然而,我既然熟悉这个,想要激发创作激情就只有从中找到陌生之处。
换句话说,就是我要写点不一样的。
众所周知,明代中后期的官制已经颇为成熟,在这个依托科举为选拔制度、依托吏部铨选为擢升制度、依托都察院评审为考核制度的官场,是几乎不能容下非常途经的官员的。
例如成化朝的“传奉官”,他们没有经过上述三道正常程序运作,直接被皇帝一道圣旨拔擢,说不上有什么权力,徒有荣耀恩典而已。
而嘉靖朝的大道士陶仲文虽说能够介入权力中枢,却更多只是充当一个政治掮客的角色,并没有什么直接被机制和潜规则赋予的权力。
于是,我就有了想法。
就是要在这个朝代,也只能在这个朝代,我要让一个道士在官场搅动风云,天下为之震颤。
如果不熟悉历史,或者是对其一知半解,觉得这不会有什么难度。
不就是让一个人登顶吗?那么多造反当皇帝的还有的是呢。
这是脱离环境、脱离历史的论断。
在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稳定的局面下,选择造反推翻这个体制,比起融入和凌驾于这个体制,说不定还是造反要更容易一点。
而且造反成功之后,在政治体制再度成熟的情况下,一个人选择成为超越体制的例外,也同样会被排斥。
乱世与治世、暴力与体制,它们是复杂的关系。
我想,在这么多乱世造反的书中间,在比较多治世改革的书中间,在一些科举官场的书中间,这样一本另类官场小说会脱颖而出。
然而,这只是我的感觉而已。
事实证明了大家可能还是更喜欢造反什么的,或者是连中三元的科举神话。
那么当一本书的成绩不能成为激励作者的因素时,能够让他继续写下去的,也只有两个东西了。
一个是自己的热情。
另一个是大家的鼓励与陪伴。
接下来,请大家继续陪伴热情写书的我,一起见证小杨登顶。
感谢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