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杀鸡儆猴
王宗沐对捉拿漕运衙门官吏时他们不服的情况,来之前早有预料,所以他提前知会了漕运总兵平江伯陈王谟。
后者也是欣然答应,大手一挥,直接调给王宗沐八百兵士。
倒也不是陈王谟爽朗,只是内阁提前给了通信,他此举既能听从了朝廷的命令,又能卖王宗沐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巡漕御史曾学义与漕运理刑张别候等之外,其他官员也是愤愤不平,其中也不乏一些漕运衙门的老人。
自己兢兢业业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新任总督到任,自己热情出来迎接,等了这么长时间,非但没有吃到好果子,反而还让兵士将刀架在自己脖子上,这是怎么个道理!
有些脾气大的官员当即指着王宗沐怒吼道:“王宗沐,你别欺人太甚了,老夫要上本弹劾你!”
一言既出,众人跟寻。
当下漕运衙门的官吏们开始哄动了起来,有的甚至开始动手与兵士推推攘攘,后者见状也是节节后退。
刀剑无眼,自己只是奉旨拿人,若是无意间误杀了某位官员,这罪名就摘不清了!
其他人见兵士并不敢与自己发生冲突,也是一时都壮起了胆子,纷纷挣扎,闹嚷了起来!
眼看局面即将控制不住,说时迟,那时快,王宗沐当即从身边兵士腰间抽出刀来。
一阵寒光闪过,只见一颗脑袋滚下地来。
“再有反抗拒捕者,皆如此状!”
随着王宗沐的一声大喝,手起刀落,漕运衙门的官吏瞬间都蔫了下来。
曾学义自打出任巡漕御史,何曾见过这种情况,此时手脚冰凉,身体控制不住的颤抖,恐惧已经笼罩全身。
张别候虽然任职漕运理刑,但平时都是坐堂审文,也不曾见过这种血腥的场面,此时也是嘴唇干涩,舌头仿佛粘到了上腭,“必须弹劾你”五个字迟迟说不出口!
其余官吏眼瞅见自己同僚,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这样没了脑袋,一个个都身体僵硬,仿佛被一股无形力量束缚住,登时都无法动弹!
王宗沐冷眼扫视群人,迎上曾学义紧张无措的目光,喝问:
“曾御史不服?陛下让我问问你,你忘记了自己当初离京时和先帝保证的誓言了吗?”
曾学义神情一瞬,思绪仿佛回到了四年前,那时隆庆帝还春秋鼎盛,一度被视为中兴明君!
自己当初也是雄心壮志,志在入淮,整顿漕运,可如今…怎么会变成了这样?
曾学义低垂下脑袋,一言不发。
王宗沐又看向张别候,后者昂着脖颈,翻了个白眼,别过头去。
“这月是秋粮入京的关头,户部的坐粮厅署,连发三道咨文来催,尔等怎敢如此拖沓?淮安灾发,秋粮既不入京,也不赈灾,尔等又是意欲何为?”
王宗沐一连两问,众人都顿时语塞,无法答上来。
平日里他们就是身在其位不谋其政,懒散惯了,前几年倒也没出什么幺蛾子,谁知今年发洪水影响了淮安各县,上面又突然催粮,他们已经在紧急筹备,但是平常就管理松,效率低下,这会儿再紧,也是紧不起来,因此才一再耽搁。
王宗沐此行主要有三个目的,其一就是整顿漕运,尽快让秋粮北上。
从漕粮收缴、起运,到漕船北上,抵达通州,漕督都要亲自稽核督查,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重要情况,都必须随时向皇帝报告。
那里面都是存放转运到北京城的粮食,都是朝廷在边疆战事紧急,或者有哪地发生灾害的时候,才会征用,并且是由漕运衙门根据户部的指示,来统一调拨。
同时也是北方九边的驻军军队的军粮,也是京城百万老百姓的日常食用粮
马上要过冬了,辽东、西北诸卫边军都需要漕运秋粮补给,这一点儿上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其二,就是将关在漕运衙门大牢的金学曾保护起来。
整个淮安洪水事件,金学曾是其中一道重要的枢纽,决不能让他有生命危险。
金学曾在明处,如若有人想让他永远的闭嘴,那也是易如反掌,反正死在牢里,到时候随便找一个理由就能搪塞过去。
只是金学曾一死,中枢就无法借此机会来彻底整顿南直隶诸部官场,到时候也只能被迫草草结案。
所以王宗沐在接到中枢旨谕后,就立刻马不停蹄的南下,甚至刚启程时都是保密状态,直到行至徐州地界,才命人通知任地接待官员。
其三,就是在淮安协助海瑞查案,漕运总兵陈王谟那里已经通过信,漕运衙门所下辖兵士也有一万多人,万一发生啥事儿,也能即刻发兵援助海瑞!
曾学义和张别候被擒,其它官吏此时早已大气不敢出,王宗沐大手一挥,命人将他们全部带了下去。
漕运衙门部署庞大,下辖常盈仓、造船厂、卫漕兵厂等,共约两万多人,其中文臣武将也多达一百余人。
但是真正能办实事的却只有寥寥几人,除了在外忙收粮的人员,今天在场迎接自己的官员大多都是沽名钓誉之辈。
王宗沐在任职前就已经在着手准备解决漕运衙门官吏不作为的问题。
今日之所以来这一出自然也是为了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当然对于那些冥顽不化,不知悔改的人,自己务必要做到彻底清理,对于那些能知错就改,幡然醒悟的人员,自己也会再给个机会。
毕竟这么大的衙门,每一职位上的官员都是能够维持这个庞大的“机构”运转的润滑剂,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人也是万万行不通的。
王宗沐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这几日忙着赶路都没有休息好,他蹲下来低头看了眼地上小坑积满的雨水,瞅见自己眼里都是血丝,尽管如此,自己也不能解衣脱衫好好睡一觉,还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做。
想到这,王宗沐朝随行的文书问道:“海御史那边有消息了吗?”
文书躬腰答道:“回藩台,今早来了消息,海御史一行人,昨日下午已经启程离京了!”